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人 物
全部
重庆学习平台作者:赵伟平                                                              蒋丽英 重庆田中秧农业科技股份合作社负责人,近年来,合作社通过提升优化农业生产保姆式托管服务,成功解决了上万农户“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                     6月24日,梁平区仁贤街道五一社区,蒋丽英团队的无人机飞手在操作植保无人机进行水稻施肥、喷药社会化服务。特约摄影 刘辉/视觉重庆                    蒋丽英在检查无人机。(受访者供图)“丽英,啥时候才轮到农机手上我家犁地?”“马上安排!”见几天前预约的农机手还没上门,12月12日一大早,重庆市梁平区碧山镇龙桥村的种粮大户张志同急忙给重庆田中秧农业科技股份合作社(以下简称田中秧合作社)负责人蒋丽英打去电话。在当地,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体有数十家,且很多的服务费比蒋丽英便宜,但张志同为何宁肯排队、多花钱也要找她?“还不是因为蒋丽英他们技术过硬,做事我们放心。”张志同解释。蒋丽英介绍,今年田中秧合作社累计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20万亩,为梁平、长寿、酉阳等10多个区县以及四川、贵州等地上万农户提供保姆式托管服务,营业额增长了10%,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蒋丽英的种粮“账本”是怎么记的?12月12日,记者采访了“田保姆”蒋丽英。情感账:优化服务千方百计为农户着想初次见到蒋丽英时,46岁的她头扎马尾,身着运动服,正在田间地头指导学员为冬油菜打药。看起来很时尚、很干练的她,是一名有着10多年从业经历的“田保姆”。2010年,蒋丽英回到梁平区碧山镇龙桥村老家创业,其间熟练掌握了很多农用机械的使用方法,并考取了相关专业证书。后来,见很多村民随着年龄增大,种地成了件难事,她便成立了田中秧合作社,干起水稻社会化服务:农户支付一定的报酬,她便为其提供耕种管收等服务。见收益有保障,不少村民便将自家的农田交给蒋丽英打理。蒋丽英探索的“全程保姆式托管让农民当‘甩手掌柜’”代耕代种模式,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有了这块金字招牌的加持,她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但好景不长,随着当地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增多,同行间开始互相杀价,有的甚至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吸引农户。“(只看低价)吃亏的是村民。”蒋丽英说,“尽管我们没有价格优势,但只要把服务提上去,让农户省心,就会得到市场认可。”比如,针对服务效率低的问题,田中秧合作社要求机手提前一天检查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以及相关物资配备是否充足;服务前,机手要提前与农户沟通,告知工作流程等;服务后,要邀请农户对机手服务质量、工作态度、效率进行满意度测评。服务水平的优化得到农户的认可。张志同是蒋丽英的老客户,他回忆,过去机收,机手都是到点下班。今年8月的一天,下班时间已到,但他家的水稻还有10多亩没有收完,机手冒着酷暑,加班加点把水稻收割完,让他觉得特别暖心。由于服务周到,今年当地找蒋丽英代耕代种的种粮大户增加到30多家。增收账:提升技术水平减损增效不光服务周到,蒋丽英还着力提高技术水平,让农户多收粮,增加收入。多收粮,首先要确保水稻机收颗粒归仓。“水稻机收效果自然不用多说,省时、省力还省钱。”蒋丽英说,但机收也有不足之处——容易造成浪费,很难实现颗粒归仓。“一亩田多的要损失数十斤,少的也要损失10多斤。”蒋丽英说,造成浪费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农机手操作不当,有的农机手驾驶农机在稻田里转弯掉头时幅度过大,造成水稻碾压面积过大,不易收割;二是农机农艺不配套,有的稻田没有预留农机下田的坡道,农机下田时会碾压部分水稻。这些损失的稻谷,在总产量中所占比例并不高,但累积起来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因此,蒋丽英一直在思考如何减少水稻机收损失:例如,收割机在转弯掉头时,她要求农机手按照操作规范在稻田里来回平行作业3次,这样一来为农机掉头腾出更多空间,减少农机对水稻的碾压。通过努力,如今合作社每亩稻田可多收50多斤稻谷,为农户增收近70元。多收粮,第二个方面就是要依靠新技术、新装备,工厂化育秧的运用便是其中一项。为确保水稻增产增效,今年3月,蒋丽英和朋友一起合作进行工厂化育秧。“工厂化育秧只需要15—25天,不仅减少了种子浪费,还不受天气影响,提高了育秧效率和秧苗成活率。同时育出的秧苗苗质均匀,有省水、省肥、省地、省工、用种少等特点。”蒋丽英说。蒋丽英算了笔账,通过提升技术水平,如今,农户每亩地种植成本节约200余元,水稻增产200余公斤,每亩累计节本增收700余元。人才账:因材施教培养三级农机手合作社今年能取得亮眼成绩,最大的功臣莫过于蒋丽英通过产教融合培养的农机手团队。团队中,农机手王洪林的业绩最为突出。王洪林今年只有20岁,从业时间还很短,但已经成为团队第一梯队的成员,今年1—10月,他从合作社领到7万元工资,比其他农机手高出一截。“我们想通过对农机手的梯队培养,打造一支懂业务、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机手队伍。”蒋丽英说。近年来,随着合作社代耕代种业务的增加,农机手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2021年,蒋丽英投资百余万元,联合梁平职教中心创办了田中秧智慧农业产业学院,共同培养农机手。“但由于培养方式比较单一,学生除了会开农机外,缺乏农机管理、运营以及与农户沟通交流的能力。”蒋丽英说,因此她一方面将原来的大班教学分成10人一组的小班教学,另一方面编写了农机实用教材;同时将合作社的机手分为三个梯队,因材施教。王洪林就是通过精细化培育,从“农机小白”成长为大咖。如今,合作社拥有一级农机手12人,二级农机手18人,今年新培养农机手100人,初步建立起三级机手培养体系,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数读·“田中秧”的农业生产保姆式服务今年新投入50余万元,购进无人拖拉机、插秧机等4台智能化农机装备。今年3月,首次采用工厂化育秧方式,目前已接到4000亩秧苗预订订单。今年累计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20万亩,为梁平、长寿、酉阳等10多个区县以及四川、贵州等地上万农户提供耕种管收服务。今年累计提供粮食烘干服务4000多吨,同比增加500多吨。今年新培养农机手100名,目前拥有一级农机手12人,二级农机手18人。通过提升技术水平,如今,农户每亩地种植成本可节约200余元,水稻增产200余公斤,每亩累计节本增收700余元。来源:重庆日报责任编辑:卢芳总平台审核编辑:徐睿明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2024年12月22日
浙江学习平台作者:杨阳 江珊 周玲玲11月30日,赵明飞作为中组部浙江省第十一批(第二期)“组团式”医疗援疆专家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医院领导和同事在迎接他时都说:“欢迎回家”,而不是“欢迎新同事”。原来,赵明飞作为援疆专家已在第一师医院神经外科援疆一年半,这是他第二次援疆。                在援疆专家这支队伍中,赵明飞夫妻格外引人注目。援疆专家徐航娣追随丈夫赵明飞的脚步,这对伉俪一起来援疆了,他俩是浙江大学“组团式”医疗援疆帮扶第一师医院第一对援疆夫妻,第一对博士,也是第一对浙江大学校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有国才有家。所以,我们山一程,水一程,从杭州市来到阿克苏市。”赵明飞说。徐航娣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我与第一师医院有不解之缘。”说起援疆,徐航娣这样说。她的姑丈周本江曾在1992年至1998年任第一师医院党委书记,徐航娣从小在姑丈的讲述中了解到新疆的壮美与神奇,更得知由于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新疆在医疗、教育等方面迫切需要大量人才到边疆建设,徐航娣和赵明飞在心中默默种下了援疆的种子,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援疆,去看看姑丈年轻时工作过的地方,也让自己的青春在祖国的边疆绽放,这也成为他们前行的动力和信念。因此在赵明飞第一次援疆之前,徐航娣坚定地支持,“这次,你先去吧。我一定会尽力照顾好家里,不要有后顾之忧。等将来有机会,我们可以一起援疆!”在尽心尽力照顾好家中老人及孩子的同时,徐航娣的心始终牵挂边疆。今年4月6日至7日,在兵团医院与浙大邵逸夫医院共同承办的“介入呼吸病学新进展培训班”上,徐航娣就呼吸疾病介入诊治技术和新进展情况进行了交流;8月3日,兵团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南疆呼吸道疾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暨浙江省医疗援疆呼吸内科专科联盟会议”在第一师医院举办,徐航娣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南疆的医生们授课解惑。同时,她对当地医院亟待提高的医疗条件和水平有了更深的印象。经过多番努力,今年11月,徐航娣终于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中组部浙江省第十一批(第二期)“组团式”医疗援疆这支队伍,踏上了前往南疆的征程。                  “为何他会选择携妻子一起援疆?”“他们是如何作出这个艰难决定的?”面对同事、朋友的担忧和疑问,赵明飞和徐航娣淡然回应:“工作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无论在杭州市还是阿克苏市,我们都是投身医疗事业。而在边疆工作的这段时间,我们把优质医疗的‘种子’播撒在南疆这片土地上,一定会开出医疗戍边的花,感觉特别有意义。而这一段生活和工作经历,也必将成为我们宝贵而又美好的回忆。”说起丈夫的两次援疆,徐航娣十分骄傲和自豪,“在这里听到他们聊起之前的援疆队伍,夸奖我的先生赵明飞,感谢他不遗余力地助力徒弟们拔节生长,帮助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创造一个个医学奇迹,这对我也是一种激励,我要努力让一年半的援疆生涯成为人生的亮点。”徐航娣说。责任编辑:李晓波 李玲玲总平台审核编辑:徐睿明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2024年12月17日
新华社2024               9月20日,黑龙江省宁安市上官地村第七届丰收节举行,村民们唱丰收、绘丰收、助丰收、品丰收,又是一年好“丰”景。35岁的“种米姑娘”陈雨佳成为丰收节上最忙碌的人,开镰收割水稻、网上直播卖米、策划丰收节、组织村民活动、签订大米订单,带领村民们又收获一岁好收成。从第一届到第七届,上官地村的“丰收节”越办越好,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2016年,当时还是体育老师的陈雨佳看到村里优质大米销路不好,成了困扰村民的心病。思来想去,她辞职返乡创业,担任黑龙江省宁安市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销售经理,成为一名每天与农田打交道的“新农人”。虽然长在农村,却没有获得村民信任。为了解决难题,她白天在地里和村民们育秧、插秧、施肥,晚上回家研究销售办法,成了名副其实的“新农人”。  9月20日,在宁安市上官地村第七届丰收节现场,陈雨佳和村民一起庆祝开镰。9月20日,在宁安市上官地村,陈雨佳在进行直播。9月20日,在宁安市上官地村第七届丰收节现场,陈雨佳和客户进行签约。这些年,她坚信“黑土地不缺农民,缺卖好产品的‘新农人’”。她推广石板大米,带领村民发展观光农业,通过不断改进销售模式,升级服务体验,将万年火山、鱼米之乡、有机水稻呈现给客户,推动订单式种植模式。取得成功的陈雨佳,成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入选2023年“最美巾帼奋斗者”。9月21日,在宁安市上官地村,陈雨佳和村民一起收割水稻。9月21日,在宁安市上官地村,陈雨佳和母亲褚丽娟在探讨收割水稻的事情。9月20日,在宁安市上官地村,陈雨佳在恒温冷库中检查存米情况。如今,宁安市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社”,吸引本村及周边村民157户入社,带动本村及周边农民就业。石板田有机水稻种植规模也从最初50亩扩大到1800亩,亩收入近10000元,每年销售大米300余万斤。(记者张涛)这是9月20日拍摄的宁安市上官地村第七届丰收节现场(无人机照片)。9月20日,在宁安市上官地村第七届丰收节现场,孩子们展示自己收割的水稻。9月20日,在宁安市上官地村第七届丰收节现场,孩子们在制作种子画。9月20日,在宁安市上官地村第七届丰收节现场,陈雨佳和村民一起参加拔河比赛。9月20日,在宁安市上官地村第七届丰收节现场,陈雨佳和孩子们合影留念。责任编辑:刘思远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2024年12月17日
中国妇女杂志2024-12-02订阅 0:00 / 04:10十年寻找最美,十年拓展深化。各级妇联组织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来自城乡社区、各行各业的1648万户最美家庭,在平凡中演绎着不平凡的故事,呈现出家家幸福安康的美好图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华诞,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中国妇女杂志社联合推出“探访最美家”系列短视频,以写实记录的形式,生动讲述最美家风故事,引领广大家庭礼赞新中国、激扬家国情、奋进新征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西藏的沈建兵家庭。走进沈建兵家,他正在厨房里忙碌。一个江苏扬州人把藏菜做得这么色香俱全,而且致力于在藏区传承创新西藏民族餐饮文化,记者难掩心中诧异,沈建兵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来西藏这么多年,已经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我所有的荣誉都源于西藏,所以我一定要为西藏做点什么。”任西藏自治区烹饪餐饮饭店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他,操一口柔和的江南口音,娓娓道来他和西藏的故事以及他在西藏的六口之家的故事。沈建兵家庭入选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爱在西藏1997年,扬州小伙沈建兵来到西藏,为江苏援疆干部制作淮扬菜。后来,他应聘至西藏拉萨山南地区湖北大厦担任厨师长,并结识了同在此地工作的西藏女子次仁仓决。后来,她成了他的妻子。结婚后,沈建兵和妻子的父母同住,一家人相亲相爱。沈建兵的岳母早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老两口退休前都是当地的公务员,他们知书达理,体贴温和。当地人早餐习惯吃酥油茶和糌粑,为了照顾女婿的口味,只要沈建兵在家,岳母都会询问:“要不要给你熬稀饭?”每每出差回家,岳父第一句话都是“孩子,你回来了,辛苦了。”  夫妻恩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沈建兵一直记得小儿子出生的时候,正赶上他事业的上升期,整年不停地出差,奔走各地参加厨师长培训班,星级酒店管理人才培训班……学习、交流、参赛,直到担纲评委,家中养育孩子的重任全落在了妻子和岳父岳母的身上。“非常感激爸爸妈妈对孩子们的照顾,更感激妻子对我的理解、包容与扶持。”沈建兵一直将岳父岳母亲热地唤为“爸爸妈妈”。在妻子次仁仓决眼里,沈建兵有责任感,有担当,自己脾气不太好,但沈建兵总是包容着自己。她说:“我们俩以后要更加努力地维护好家庭的和睦,做好民族团结的典范。”沈建兵和他的两个儿子如今,两个儿子一个在拉萨工作,一个考入华东理工大学,堪称“老夫老妻”的沈建兵夫妇近二十年竟然没有红过脸。儿子们说:“爸爸爱妈妈,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教育。”光大藏餐在沈建兵心里,西藏不是异乡,而是他愿意为之奋斗的家乡。他曾带领西藏队参加过全国烹饪大赛,获得团体银奖、个人热菜银牌,参加全国比赛的经历让他意识到藏餐传播的滞后。他开始从文化入手,将西藏文化、西藏故事融入菜品之中。沈建兵师门夏季菜品交流活动2006年,西藏自治区烹饪餐饮饭店业协会成立,沈建兵担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我终于可以大展拳脚,整个工作思路都被激活了”。他将西藏特有的食材在传统的烹饪方法上进行创新。8848米是珠峰的高度,各国登山者租用牦牛来驮他们沉甸甸的设备,向珠峰进发,实现自己的登山梦想。沈建兵因此创了一道最受欢迎的“8848”手抓牦牛蹄,口感松软、味道咸鲜,同时象征勇敢和挑战。还有一道菜叫“丰收江孜”,江孜是青稞的主产地,当地老百姓在青稞收获的季节庆祝丰收,会在田间地头喝酸奶和青稞酒,这道菜正是用酸奶和青稞做原材料,口味地道,同时寓意丰收。得益于当地的阳光和土壤,西藏日喀则市江达县的水果又脆又甜,雪白透明的萝卜丝加上雪白香浓的奶渣,再加一点盐激发出萝卜的清甜,这道菜也深受好评。沈建兵以创新藏餐的方式表达着对西藏的爱:“我希望客人来到西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品尝当地可口的藏菜。”2015年12月28日,西藏厨艺精英联盟正式成立,沈建兵当选联盟主席。他将很多精力投到餐饮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的建设上。受益人数超过3000人,厨师整体水平大大提高,形成了符合西藏发展的藏菜传承体系。目前,他志在打造西藏第一所高级技工学校,为藏区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除餐饮培训,还涉及客房、服务、电工等各类培训,90%的师资、70%的学员均来自藏区。以善传家沈建兵认为,做人要“利他”。他带领师门弟子探访养老院、孤儿院,也为残疾人服务。西藏昌都市八宿县吉达乡大骨节病区异地育人幼儿园的患儿,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而且因为厨师水平有限,孩子们饮食单一,沈建兵组织捐献了一批厨房设备,为这里的儿童设计营养食谱,并带大厨们制作营养餐,且每隔一段时间对厨师进行技艺指导。虽然每次开车往返超过900公里,但沈建兵和伙伴们非常开心:“这是我们联盟成立以来做的最好的一个活动。”沈建兵的善行深深影响着全家人。每逢在电视上看到女婿献爱心的画面,爸爸妈妈总会第一时间致电给他鼓励;两个儿子也主动要求加入爸爸组织的献爱心活动中,跟着一起捡拾垃圾、打扫公厕,并通过公益读书会活动走上讲台。自2012年以来,沈建兵一家一直资助一位四川凉山的贫困孩子,从小学直到大学。最令沈建兵开心的是,小儿子因为乐于助人、乐善好施,还在学校获得“民族团结优秀标兵”的称号。旅途也是教育课堂,给孩子们讲“服务”,讲“利他”每年冬天沈建兵带着妻子和儿子回江苏扬州省亲,旅途就是他对儿子们的教育课堂,一路上,他讲“服务”,讲“利他”,讲“助人”,讲“感恩”。他说:“我所有的荣誉都源于西藏,来自身边人对我的爱与帮助。”一家六口,以爱为本,以善传家。来源: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 西藏自治区妇联家儿部责任编辑:陈昊晴 柳亚敏总平台审核编辑:张燕云
发布者:Summer
2024年12月09日
新华社2024-05-13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12日电 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的82岁老人都贵玛,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草原最美的额吉”,她与28个“国家的孩子”的故事曾感动了无数人。2019年9月2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都贵玛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在都贵玛善良与无私的母爱背后,她还有着大众并不熟悉的一面:她爱手机上网,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对家乡有着深沉的爱。5月7日,都贵玛曾抚养过的扎拉嘎木吉去看望他的“嬷嬷”。扎拉嘎木吉说,别的“国家的孩子”都叫都贵玛为额吉,只有他叫“嬷嬷”,因为“我的养父母和嬷嬷是邻居,嬷嬷是看着我长大的”。5月7日,都贵玛(右)给扎拉嘎木吉看她最近关注的新闻。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看到扎拉嘎木吉,都贵玛很高兴,她询问扎拉嘎木吉最近在忙什么,又招呼他坐下喝茶。当得知扎拉嘎木吉这几天在打牌时,都贵玛笑着说:“这可不好,不要老打牌。”5月7日,都贵玛(左)和前来看望她的扎拉嘎木吉聊天。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64岁的“国家的孩子”孙保卫至今都记得第一次见到都贵玛的情景,“那是2006年,也是我第一次见到额吉。”孙保卫回忆说,尽管是多年来第一次见面,但丝毫没有生疏感,好像她一直就在等我们回家,“额吉远远地出来迎接我们,拉着我们的手进家,把一早就准备好的奶茶、手把肉端上来,问我们家庭和工作的情况、孩子们的情况。”每当有“国家的孩子”来看望都贵玛老人时,她都会叮嘱他们好好工作、以身作则、成为下一代人的榜样。“看到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成绩,照顾好草场和牛羊,看到他们有了第三代、第四代孩子,我都很高兴。”都贵玛说。虽然上了年纪,但都贵玛新媒体产品玩得很“溜”,她所有的信息和对外联络都靠手机。“刚刚换了手机,跟这些孩子们用微信联系,看新闻都用手机。”都贵玛说着,打开微信上她关注的公众号,给我们翻看她平日里关注的新闻。由于身体不好,近年来,都贵玛已经搬到四子王旗乌兰花镇的楼房里生活,但她非常惦记家乡的草原。5月7日,都贵玛在家中。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出席各种隆重场合时,都贵玛都是身穿紫色蒙古袍,头戴橘红色头巾的形象,这也已经成为都贵玛标志性的装扮。“紫色的蒙古袍、橘红色的头巾是我最喜欢的。”都贵玛说,用头巾包住头发并将左侧的头巾挽成一朵花是她从小以来的习惯,尽管家里有很多别人送的各色头巾,但都贵玛说自己只喜欢橘红色的头巾。5月7日,都贵玛在家中翻看手机。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尽管都贵玛紧跟时代、用手机上网“冲浪”,但她依旧喜爱那些草原上的老歌。“那些老歌都很好听。”都贵玛笑着说。(记者王春燕 刘懿德)责任编辑:刘思远
发布者:Summer
2024年12月09日
河南日报2024-11-29“的哥”是司机、是导游,也是一座城市流动的“名片”。在河南郑州,有一位“的哥”张金钟,除了日常给予老年乘客诸多优惠和便利,还会到机场和高铁站接送一些外地患者,分文不收还常常主动陪诊,有时还免费载着他们旅游。张金钟正在准备为出租车充电张金钟常说:“咱啥也不会。”但来自五湖四海的乘客为他点赞:“小小的善举,让人感受到了郑州的温暖!”老年乘客让他想起母亲11月21日,记者见到了张金钟。他的出租车副驾驶位置前方,粘贴着一张醒目的“1号敬老出租”牌子,上边写着“75岁以上免费乘坐,有人陪同减半”。“2020年7月,我跑出租车不久,在秦岭路附近接到一位老人,乘车过程中老人一直怀疑我绕路。”张金钟向记者回忆。他跟老人解释,但并未打消老人的疑虑。张金钟索性不收钱,还搀扶着他上了楼。那之后不久,他制作了“敬老出租”的牌子。起初,牌子上只有“敬老出租”几个字,后来又加上了“1号”,意思是希望自己在这方面当好表率。今年47岁的张金钟,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阳城镇刘吾村人。已经有些花白的头发,见证了他的人生经历:跟着叔叔学过木工;16岁到郑州的工地上搬砖、铲灰;还曾在新疆收废品、在荥阳开车床,也当过电焊工……在多个行业的辗转经历,让他更能感受到人间冷暖。“有时候在大街上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想去搭把手,但对方对陌生人很警惕。”张金钟说。成为“的哥”后,张金钟发现,这个行业为帮助他人提供了天然便利。一开始,他做的牌子上写的是“70岁以上免费乘坐”。考虑到他要养家,不断有乘客劝他把年龄门槛提高一下。那一年,他的母亲75岁,他就顺便改成了75岁,“老年乘客会让我想起母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小学3年级就因故辍学的张金钟,并没有听说过这句话。“小时候天天吃玉米面、窝窝头,尽管家里穷,父母还是教育我,白面馍要留给客人吃。”善念的种子,早已在他心中种下。一些出租车司机对老年乘客有戒心,“加钱也不拉”。“有次在佛岗新居附近,一位83岁的老太太一上车就说,好不容易才拦到一辆出租车。”张金钟说,看到“敬老出租”牌子,她直言“感动、想哭”。“老年人是最需要帮助的群体,不该被‘嫌弃’。”张金钟说。对于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即使不到75岁,他也免单。有时候,他看到陪同的子女对老人孝顺,“减半”也会改成“全免”。从业以来,在他这里免费乘车的老人已有300余位。病友信任的“张哥”见到张金钟,是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东院区。当天一早,他从位于郑州市南三环连云路的家中出发,去机场接了一对从长春过来的老年夫妇。临近11点,他的车停在医院门口。见老太太执意想付钱,他赶紧收起副驾驶座椅背后的收款码,“阿姨,真不用给,您留着钱看病吧”。老太太患有梅杰综合征。这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大多肌肉无力、麻痹,且眼睑下垂,视力受影响,国内能治疗的医院也很少。免费接送梅杰综合征患者,正是张金钟坚持了两年多的“微公益”。2022年8月,一位朋友将张金钟拉进了梅杰综合征病友群,说患者遍布全国各地,大多数会到郑州治疗,且行动不便,往往会选择打车。听起来,这能让“的哥”多赚些钱。“我接到的第一个病号来自甘肃酒泉,一位40多岁的女士,看着就让人心疼。”从患者口中,张金钟了解到梅杰综合征的相关知识,很同情他们。将患者送到医院后,他没有收费。当天,他在病友群里发了条信息:有人到郑州看病,需要用车尽管找我,免费。截至目前,他已经加了6个梅杰综合征患者交流群,累计帮助了近700人。重庆、广东、云南、西藏……来自各地的患者联系他,除了接送,还会提出各种需求,比如陪诊、当向导、找酒店等,他都尽可能满足。一些患者在治疗之余还想去少林寺、清明上河园看看,他也全程免费服务,还常请人家“尝尝河南烩面”。呼和浩特患者白杨(化名)是几个梅杰综合征病友群的群主。白杨也曾来郑州就诊,得到张金钟热情接待。有段时间,白杨觉得张金钟免费接送病友影响赚钱,过意不去,把他从病友群“踢”了出去。张金钟不厌其烦地与白杨沟通,终于说服对方再次将他拉进病友群。“他真是个大好人,是病友们信任的‘张哥’。”白杨说。让温暖实现双向奔赴去年,阿里公益的工作人员在媒体报道中看到张金钟的事迹,授予他“天天正能量”特别奖并颁发10000元公益金。颁奖词这么写道:“生活不易,仍想为别人撑把伞。”“时光把点点滴滴的善意汇成一份了不起的壮举,也让我们看到一个普通人心底的‘英雄主义’。”对此,张金钟憨厚一笑:“咱啥也不会,算不上英雄。”他和爱人以及两个孩子生活在郑州,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出租车也是“大包”来的,每个月承包费得三四千元。一开始,身为普通工薪族的妻子不赞同张金钟搞敬老出租车,也不支持他免费接送患者,但终究拗不过他,“反正不是去干坏事,后来也就不管不问了”。也有同行说他傻,“有钱不赚,图啥?”这些并没有成为张金钟做好事的障碍。因为他有着坚持下去的底气。2020年7月那次出车,他把误解他的老人送上楼,被老人的妻子拦住,硬是要支付车费,不收钱就不让走。一些梅杰综合征患者来郑州前会准备好现金,乘完车直接塞给他;还有人悄悄把钱藏在出租车上,离开后再告诉他,他在接送患者时不得不小心“提防”。“张哥我到家啦!谢谢你对我的关心,随时欢迎你来我家玩!”张金钟的微信经常收到这样的留言,而大部分人的名字,他并不知道。被他温暖过的陌生人,也在温暖着他。“收入确实会受影响,但要看这个账怎么算。”张金钟认为,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开心,开出租车虽然发不了财,但尚能养家糊口,“在外边跑一天,收获的是开心和被尊重,值!”“希望有更多司机加入进来。”不止一次,张金钟跟人说,自己75岁时,也想在大街小巷一招手,就能坐上免费的敬老出租车。“张师傅忙着没?”初次联系到张金钟时,记者加了他的微信并询问。“正要去机场接人!”张金钟回复,随手拍了一段几秒的视频发给记者。视频里,天空湛蓝,阳光洒满了路面。充满了电的出租车笼罩在温暖的光芒中,正准备出发。(记者赵大明)责任编辑:徐睿明
发布者:Summer
2024年12月09日
“曾祖父是在1948年穿上军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还没来得及洗去军装上的征尘,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这段开场白牛子壬再熟悉不过了,作为小小宣讲员,她得空儿就向社会各界讲述着自家“三代军装换新”的爱国故事。10后的牛子壬是一名“军娃”,她的父亲,祖孙三代都是军人。生长在部队大院,每天听着军号响起、军歌嘹亮,长辈们与军装的故事,牛子壬从小耳濡目染,爱国“种子”在心中早早生了根。小学六年级的某天,牛子壬翻看着旧时影集,那些被家人小心珍藏的闪光记忆,深深吸引着她——从黑白照到全彩照,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75年后的今天,一家三代人的青春模样,浓缩在一张张军装照里。牛子壬(左三)在文林山烈士陵园宣讲并带领同学宣誓。受访者供图“我的曾祖父曾穿过志愿军军装,爷爷穿过老式‘三点红’军装,爸爸现在穿的是最新的‘21式军服’。”说起父辈们的从军路,牛子壬有些骄傲,“曾祖父那时的军装很简朴,不足以抵抗冬日的严寒;爷爷的军装除了鲜红的领章就是单调的绿色;但爸爸的军装,款式丰富、质地多样,军装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武器装备。”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军装的更新换代从未止步。“三代军装”背后,可以窥见祖国从一穷二白、筚路蓝缕的建设,到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发展。望着泛黄的照片,想着光荣的岁月,牛子壬有了“好点子”:在母亲的帮助下,她耗时一周,把自家的故事写成了宣讲稿——《我家的军装》。“虽然生逢盛世,但我深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牛子壬就当上了小小宣讲员。过去,她学党史、讲党史,诉说着革命先辈的红色故事;如今,她希望父辈这份跨越大半个世纪的爱国情怀,也能被广为传颂。有了《我家的军装》的成功经验,牛子壬开始从身边的人和事中汲取灵感,并结合党史,创作了更多爱国爱党、服务社会的好作品。她举例介绍,《我的“网红奶奶”》写出了宪法在新时代对“慢行者”的关怀;《好兵张楠》讲的是驻索马里大使馆中武警战士张楠的故事;《以红领巾的名义唱响宪法赞歌》从“小我”的视角,记录了少年儿童对“五四宪法”的理解。正说着,她便展示起来:“我奶奶今年70岁啦,大家都叫她‘网红奶奶’。为啥?因为我奶奶有一手绝活儿,剪‘法治’窗花——随意打开视频,就能刷到我奶奶的作品。她剪的‘尊法、学法、用法、守法’,可漂亮了。”“这个故事发生在全家要去旅游的前一晚,奶奶收到了诈骗信息,但被我点破了。”牛子壬回忆,当时她给奶奶编了一条顺口溜,并用快板说唱,“奶奶把顺口溜发到了微信群,大爷大妈们都为我点赞,我觉得特自豪,因为我真真切切用法律守护了大家。”牛子壬在校史馆讲解。受访者供图这几年,每逢假期,牛子壬就来到三坊七巷、镇海楼等福州各大景区宣讲。“每次话音落下,身边的听众总会露出严肃神色,或默默流下眼泪。”在牛子壬看来,这样的宣讲,能将爱国情怀润物无声刻进每个人心中,她也希望在和平年代,大家依旧砥砺前行,懂法遵法守法,让祖国的发展更澎湃、更壮阔。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如今,牛子壬是少先队福州第十九中学大队的大队长。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她仍怀揣着热腾腾的初心,沉甸甸的抱负。“长大以后,我想当外交发言人,想让全世界都看到祖国的繁荣昌盛,看到航天科技发展的蒸蒸日上,还有大国基建建设的如火如荼。”谈及理想,牛子壬眼里泛着“光”,“现在,我会积极入团,18岁后,也会努力入党,我会学着父辈的样子,走好新时代红色之路。”从听到说,从想到做,小小少年心中的热忱的爱国枝叶,正繁茂生长。责任编辑:黄伉玎 王琼总平台审核编辑:刘思远
发布者:Summer
2024年12月09日
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是图书馆的模样”。图书管理员这个令人心动的岗位,一度在社交平台上受年轻人追捧。带着“职业滤镜”,我们找到了一个“95后”图书管理员,看看她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毕杨清晓,云南昆明少年儿童图书馆工作人员,负责图书馆管理兼对外宣传工作。当记者满怀羡慕地将镜头对准她,以为她有大量时间接受采访时,却“意外不断”。毕杨清晓服务小读者跟“清闲”不沾边从上午9时开始,毕杨清晓便投入整理、收纳、外借、记录、上架、读者服务的“无限不循环”工作中。馆里有读者来了,借还书的工作便忙活起来,一本本录入信息,检查借还信息;对读者归还的书,要及时整理归柜……一件件琐碎的事接连而来,这份工作似乎跟“清闲”二字沾不上边。等小读者来得多了,不断被打扰就成了毕杨清晓的工作常态。她需要维持图书馆的秩序,在小朋友们阅读过程中适当提供帮助。当有小读者需要查找图书时,她要快速找到图书并取过来。虽然有电脑可以辅助查阅,但很多读者在翻阅书籍后,可能会错位摆放,在此情况下,仅凭电脑上的信息很难找到需要的图书。为了能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回答读者咨询的问题,毕杨清晓每次给图书归位时,都会把周围的书籍记下来。事实上,图书管理员比我们想象中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同时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者,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以饱满且良好的状态面对读者,要让小读者们感受到轻松和温馨,觉得阅读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图书管理员“能够按时上下班”,让很多人羡慕不已。但由于图书馆常年开放,图书管理员通常需要在节假日值班。毕杨清晓说,这意味着“完整的假期不一定会有,正常的周末可能也不常有”。万千工作的一个缩影中午人少一些,毕杨清晓不仅要做回复读者咨询、借还书及图书入藏登记等分内之事,还要和同事一起负责图书馆的“内容更新”专栏,内容包括馆内策展、专题书架、宣传栏、书目导读、新书推荐等。下午4时左右,与同事完成交接后,毕杨清晓来到办公室,还有一些工作需要完成:为图书馆工作撰写简报;检查图书馆公众号的运维情况;对接组织附近小学的老师,每周来参加图书馆开展的“小桔灯”阅读推广活动。完成这些工作,已经是下午6时左右。去掉了“职业滤镜”,图书管理员不过是万千普通工作的一个缩影。他们管理着数万本图书,服务成千上万个少年儿童,还不时有新面孔加入到阅读的行列中来。在毕杨清晓看来,图书馆的每一天都是重复而又新鲜的。下午6时30分,毕杨清晓完成收尾工作,关上图书馆大门,踏上回家路。(开屏新闻记者蓝灏 通讯员赵荣荣)责任编辑:吕世成 何晓宇总平台审核编辑:刘思远
发布者:Summer
2024年12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