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安法院】普法“零距离” 安全“沁民心”
-
10月01日
9月15日至21日是第12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乾安县人民法院紧紧围绕“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主题,组织法官和宣传干警深入校园、走进商铺,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暖民心的网络安全普法宣传活动,以法治力量为群众筑牢网络安全防线,获得广泛好评。
在水字镇第七小学,法官李健平与宣传干警以一场生动的“钓鱼短信阻击战”拉开课堂序幕。干警们以学生“小明”的经历为叙事主线,真实还原了诈骗分子冒充学校发送虚假短信、诱导点击钓鱼链接的全过程。借助情景对话与流程图解,法官细致剖析了骗局背后的运作逻辑,引导学生们认清陷阱、提高警惕。“不轻信、不点击、先核实”——法官用九字口诀总结防骗要领,学生们认真聆听、积极回应,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识别诈骗、自我保护的能力。
校园课程结束后,法官又来到了水字镇临街商铺,利用群众休憩、散步较为集中的时段,设置普法咨询点、发放宣传手册,围绕网络谣言防范、个人信息保护、手机支付安全等热点问题开展法治宣讲。手册内容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吸引不少群众驻足。法官主动走近人群,“一对一”讲解、“面对面”答疑,把法律知识转化为日常语言让网络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一位奶奶关切地询问:“我家孙子玩游戏老是偷偷充值,该怎么管?”干警耐心建议:“您可以通过设置支付密码、开启‘青少年模式’,限制游戏消费功能,同时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沟通。”这类看似细微的民生“小问题”,恰恰反映出网络安全治理与普通人生活的紧密关联,也体现了法院普法工作与群众需求的同频共振。
网络安全无小事,法治护航是关键。本次宣传活动不仅是乾安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切实举措,也是以“小切口”解析“大主题”的生动实践——从一条短信、一次充值、一个链接入手,展现法院在维护网络清朗、保障群众权益方面的积极作为。
下一步,乾安法院将继续深化网络安全普法工作,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拓宽覆盖领域,推动网络安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努力营造清朗、稳定、有序的网络环境。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