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重庆8名落水小学生,全部溺亡,这些儿童安全问题 家长一定要重视!
-
2020年06月27日
2020年6月21日15时30分左右,重庆市潼南区米心镇报告:该镇童家村涪江河坝水域发现有人落水,当地政府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搜救。
截至6月22日7时10分,经全力搜救打捞,重庆潼南区8名落水青少年全部打捞出水,均已无生命体征。
初步调查,失踪人员均为居住在附近的米心镇小学学生,周末放假自发相约,到童家坝涪江河一宽阔的河滩处玩耍,期间有一名学生不慎失足落水,旁边7名学生前去施救,造成施救学生一并落水。
近期,全国各地气温迅速回升,汛期即将来临,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云南、海南、重庆等地出现多名学生溺亡事件,令人痛心。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自4月3日起,陆续发布2020年第1号、第2号、第3号预警,均与严防溺水事故、确保学生生命安全相关,教育部提醒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认真落实防溺水工作各项要求,尽最大努力防止此类事件发生。
落细落实落地 严防溺水事故发生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2020年第3号预警
暑假来临,天气炎热,加之汛期降雨强度加大,溺水事件进入高发期。6月21日,重庆潼南区发生8名小学生溺亡事件,令人震惊,令人痛惜,给各地各校再次敲响了警钟。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特发布2020年第3号预警,提醒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学校务必引以为戒,认真落实防溺水工作各项要求,尽最大努力防止此类事件发生。
一是宣传教育要落细。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结合当地实际,广泛宣传防溺水知识和溺水危害,引导广大学生珍惜生命,远离危险水域。要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提醒学生在放学后、周末和节假日不要私自下水游泳,更不要到无人看护水域玩耍;遇到他人溺水要沉着应对,以最快速度寻求大人帮助,不要贸然盲目施救,造成更大悲剧。
二是家长监护要落实。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运用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通过家访、家长会、电话、短信、微信、发放告知书等方式,及时向家长进行防溺水风险提示,督促家长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准确掌握孩子行踪,切实做好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监管,严防离校期间溺水事件的发生。
三是风险防控要落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重点水域隐患治理。特别是南方河网密集地区,要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和预警,完善各类安全防护设施,加强日常巡查,切实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妥善做好应急处置。
面对不断发生的溺水事故,面对不断上演的溺亡悲剧,我们究竟该拿什么保护孩子?我们究竟该如何赶跑溺水之殇?
1、千万小心这个时间和地点
据统计,5起溺水事故中,就有3起发生在周六、周日,占溺水事故中的6成,另外4成则分别发生在放学后,以及节假日。而孩子们发生溺水的时间基本都集中在下午,时间段集中在下午16:00-18:00前后。
这在警惕我们:溺水事故绝大多数发生在周末、放学后和节假日期间;下午16时至18时可能是事故高发时段,这是家长和孩子安全意识最容易发生懈怠的时间!所以,在这期间,大家一定要监护好自己的孩子!
另外,我们也不难发现,孩子们都是因为到河边、水库等野外水域附近玩耍、游泳而溺水的。
孩子们呐,我们能理解你们天热想要去河边、湖边等水域附近乘凉、或下水纳凉的心情。但玩水务必要让家人陪你到安全系数相对高一点的正规游泳场所或是有救援人员的水域玩耍,而不是暗藏风险的野外水域啊。
要知道,野外水域虽然表面看上去风景宜人,宁静美好,但在水下,却充斥着各种不安全因素,诸如缠人的水草、诡异的暗流、吃人的水中旋涡……
当你下入水中,它会用水草缠你的腿、用低温让你抽筋,挖坑洞让你踏空,用尽一切手段伎俩迫害你。
所以,千万要远离野外水域,不要结伴或私自到野外水域嬉戏。
也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们,野外水域存在不小的溺水风险,带孩子外出游泳时,应到有专业救援人员的场所或正规的游泳馆,同时,要在一旁看牢孩子,别让孩子离开你的视线。
2、预防溺水,必须走出这五个认识误区
3、还有这些防溺水安全知识,家长老师看过来!
除此之外,近期由于疫情原因,一些孩子不用上学,独自在家的时间也比平时多了。因此,家长要更加重视孩子们的安全问题。
转发,
别让痛心的事再发生!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教育、教育部网站等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