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90岁袁隆平3位孙女曝光,看她们打扮,我不淡定了…

2020年09月13日
淡云风轻
关注

一提起袁隆平,大多数人都对这个名字充满崇拜之情,认为他是时代的偶像,是教科书里的了不起人物。

作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

1930年出生,今年90岁的袁隆平,帮助中国创造了一个奇迹,用全世界不到九分之一的耕地面积,养活了世界将近五分之一的人口。

在课本上,在新闻里,这位老先生是一位斩获无数奖项的科学家,是一位潜心钻研的水稻专家,是一位审慎言行的教育者。

最近看了名为《时代 我》的人物纪录片,第一季的主人公就是袁隆平。

                          

感触颇深,因为我们在这个记录片里看见了不一样的“90后”袁隆平。

在课本上,在新闻里,这位老先生是一位斩获无数奖项的科学家,是一位潜心钻研的水稻专家,是一位审慎言行的教育者。

最近看了名为《时代 我》的人物纪录片,第一季的主人公就是袁隆平。

感触颇深,因为我们在这个记录片里看见了不一样的“90后”袁隆平。“我爷爷是看天气预报的!”

节目的一开始,画面上出现了三个天真活泼的女孩子。

她们是袁隆平的孙女,这也是媒体第一次曝光她们的面孔。

第一眼看见她们,可爱地就像是我们身边的邻家女孩。

没有华丽的名牌,也没有难以靠近的姿态,话语间充满了童真与朴实。

三个小孙女分别名为袁有晴、袁有清和袁有明。

袁隆平为二孙女取小名“大米”,小孙女取小名“小米”,起两个名字是源于他毕生的梦——“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大多数人会想:有一位这么了不起的爷爷,她们心里一定会很自豪吧!

事实上,这几个小姑娘直到上了小学,才从老师的口中得知:自己爷爷好像和别人的爷爷不太一样。

在学校,老师问她:“知不知道你爷爷是干嘛的?”

女孩摇摇头说:“我爷爷是天天看天气预报的。”

难以想象,一个如此有名望的人物,行事却如此低调,就连孙女小时候也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

即使爷爷工作繁忙,也没忘记关心孙女的学习。

画面中记者问道:“爷爷会关心你们的学习吗?”

三个女孩齐声道:“会!”

“爷爷最关心的科目是什么?”

“英语,因为爷爷英语很好!”

“爷爷还关心什么科目?”

“数学,因为爷爷数学好像不好,哈哈哈哈......”

在整段采访中,三个女孩聊起天来都落落大方,像个亲切可爱的邻家女孩。

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家庭背景而展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

袁隆平低调为人、吃苦精神、坚韧品格对孩子们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成为了孩子们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

“好久不见呀,我真的太想你们啦!”

这个一心扑在水稻田里的男人,把水稻看作他的孩子。

领奖前他特意去跟超级稻告别:你们乖乖的哇,我过段时间就回来啦!

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田野里:好久不见呀,我真的太想你们啦!

就连晚上做梦也在念叨着:哎呀,今天外面下雨,不知道长得怎么样了!

不仅如此,这些“孩子”还常常出现在袁隆平的梦里:

他梦见试验田里的水稻高得像高粱,稻穗长得像扫帚,谷粒大得像花生米,他和助手就坐在瀑布一样的稻穗下乘凉……

老人将它称为:禾下乘凉梦。

老人实现了。

还有一个梦,老人还在持续坚持着:覆盖全球梦。

世界上50%的水稻田都种上了杂交水稻,全球稻米产量再增加1.5亿吨,增产的粮食能多养活四五亿人。

为了这两个梦,老人用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喂饱了全世界21%的人。

这样抱有远大理想的人,在生活中简朴得像个普通的爷爷。

早上起床,他推开门站在阳台上,面对着“心爱的”稻田,活动筋骨。

遇到河里游过一群鸭子,像个孩子一样学了声鸭叫“嘎嘎嘎……”

没有工作的时候,出门逛逛超市,巡视一遍米价,发现价格不高,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作为国家成就重大突破者,拜访袁老师的人当然络绎不绝。

当助理告诉他,今天有访客,他便小声嘀咕,抱怨道:“天天有人来…”

参加会议的时候,有太多的媒体想采访他、与他合照,他便假装没听见,似乎想拒绝这无聊的应酬。

但当他听到有孩子想见见“教科书上的人”。

90岁的老人,立马强打着精神站了起来,关心的问:“他们在哪里?”

其实,这并不是袁老师第一次给孩子们“开特权”。

农学院的大学生正在拍毕业照,很多孩子都想和袁隆平爷爷合照,但考虑到人数太多了,一旁的助理怕老人的身体坚持不住,想要拒绝。

但是,老人并没有表现出不愿意。这个90岁的老人,愣是在原地站了40分钟。

长时间的站立,让老人体力不支,他开始躺下休息,静静的带上氧气管开始吸氧。

事实上,老人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但他自己始终不愿意承认。

只要身旁有人提起“退休”两个字,爷爷便情绪激动:“我不会退休的,退休干什么?我又不是动不了了…”

“让更多的人吃饱饭!”

1959~1961三年困难时期,是中国最为困难的时期是“断粮期”。

那段时期因为自然灾害,很多人没有东西吃,人们为了活命,便出现了见啥吃啥的现象,抢树皮,抢毒草,抢泥土……

凡是能用来填肚子的,不管有没有毒,都往肚里塞!

因为不吃,就会死。

回忆起这段经历,他眉心紧蹙,眼中泪光闪烁,“吃不饱”“饿死人”,“吃不饱”的这段梦魇,萦绕在袁老的心头。

从此,他心里就下定决心:要让更多的人吃饱饭!

中学课本里有一张袁隆平照片,照片里的他手握稻叶,聚精会神地看着水稻的生长情况。

当时的他大概五六十岁,鬓角还有一丝发白,却把所有心思都扑在了稻田里。

知乎上曾经有过一个热搜:“袁隆平是否被过誉了?”

看到一个回答,深以为然:

“不是袁老被过誉了,而是像袁老这样的人,和他们一样的科研工作者们,受到的关注实在太少太少了。”

袁隆平就像了一个“问天要粮”的侠客。看着他被岁月压弯的腰背,让人不由得感到一丝心酸。

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换来的是孩子们如今的挺拔成长。

最后,我想说:

我们非常幸运生活在一个不愁吃饭的年代;更有幸和时代一起见证这样的伟人。

亲爱的袁隆平爷爷,您是我们的时代偶像!

祝您身体健康!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