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请你告诉妈妈,为什么你要轻贱自己的生命?
-
2020年09月22日
最近几年孩子跳楼、跳江的事件屡有发生,无论是上小学的孩子,还是上中学的孩子亦或是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湖大硕士生因女友分手而跳江殉情”的事件。都
9月17日,武汉江夏一中一名九年级男生跳楼身亡。跳楼原因只是因为他上课打扑克被老师找家长谈话,母亲气愤当众打了他两个耳光就导致他选择跳楼自杀,如此地轻贱自己的生命,毫不顾忌母亲的感受,只因一件小事就跳楼自杀,这样脆弱甚至连自己的母亲批评教育都承受不了的孩子,即便长大后步入社会也很难面对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最终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而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
那么,问题的根源究竟出现在哪里?为什么孩子如此地轻贱自己的生命?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
接下来我们在传统文化古圣先贤的智慧当中来寻找答案。
01 对生命缺少认知。
纵观整个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能够比中国的祖先更懂得教育。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叫“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古时候也有这样的言语叫”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但现在的教育是教孩子学知识才艺居多,而古代是教孩子学德行、学做人,教会孩子待人接物、认识人、宇宙与自然。
在孩子三岁开始时,就会教孩子一些童蒙养正的读物并层层递进,孩子不仅会学习《弟子规》、《三字经》还会学习《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书籍。
有一句话叫做“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可以想象仅仅是这两本书就囊括了多少的人生哲理与世间万物。当孩子对生命有了认知,就会珍惜生命的可贵,当孩子对自然有了认识,就会对自然产生敬畏,一个敬畏自然、尊敬别人的人、自然也就会尊重自己的生命。
02 缺少挫折教育。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因为贫穷、遭受了很多的磨难,所以孩子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会磨炼他的意志力与不屈不挠的精神,当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他就有能力去独当一面有乘风破浪的勇气,为了摆脱这种苦难的命运,他就会比常人付出更大的努力和辛苦,这就是以前常说的“寒门出贵子”。
然而现在的寒门已经不在出"贵子",甚至出的是败家子,究其原因是因为现在的生活水平普遍都提高了,已经没有了过去意义上真正的“寒门”。父母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创造出最好的条件,却因为不会引导一味溺爱,而导致孩子遇到挫折就退缩恐惧甚至是逃避。
03 没有吃过苦。
中国古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中国人一直都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就是因为我们的父辈吃过了太多的苦,所以就希望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多享一些福,从而替孩子包办一切事宜,从小就舍不得让孩子干活,孩子犯了错误也舍不得严厉管教,当面对孩子的哭闹,望着孩子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更是舍不得动孩子一根手指头,正是这种舍不得娇惯了孩子,同时也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中国的父母是宁可苦了自己也不愿意苦了孩子。
04 缺少
生而为人,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活着?我们的人生理想是什么?范仲淹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济世利民的大爱;周总理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胸襟;文天祥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魄。
这都是因为他们有一颗为国尽忠的忠心。即便是离我们最近的七八十年代,孩子的人生志向都是"长大后,我要当医生、我要当警察、我要当科学家……”而现在的孩子人生志向是"我要当明星、我要当网红……”还有一些孩子连人生目标都没有,每天浑浑噩噩的度日。“没意思”三个字也越来越被孩子们所提及。
没有人生志向的孩子就会缺少斗志,缺少奋斗目标,遇事就不会坚持下去。
05 不懂得感恩。
百善孝为先,母亲十月怀胎含辛茹苦的将孩子养大,父亲日复一日的劳作撑起一个家,无非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生活的更好,但孩子被溺爱地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应分的。
那么,一味只知索取不懂感恩的孩子,他贪婪自私的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膨胀增大,直到有一天,孩子遇到了自己无法越过的人生障碍,他根本就不会想到自己的一个举动会给父母带来怎样
如果懂得感恩,无论他做什么事情之前,都会先考虑父母的感受,会先想到父母会不会伤心难过,那么即便他遇到天大的困难,只要想到父母就都能扛过去,即便想要轻生,一想到父母会难过,也会放弃轻生念头转为奋斗的动力,可见培养孩子的感恩心有多么的重要。
问题的根源找到了,那么,该怎样的从小去塑造孩子的性格?培养出遇到险境能够遇难呈祥、百变成钢、刀枪不入的孩子呢?
01 1岁前一定要自己带孩子
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不管再怎么累,一定要自己带孩子。正确塑造孩子的性格和最早期的习惯雏形,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只有几个月什么都不懂,三岁定八十,七岁定终生。正因为小,他在潜意识里形成的习惯,将会影响其一生。
02 6岁前要对孩子说"不"
6岁之前要对孩子说“不”,要让他有痛苦一顿的经历。让他知道很多东西,不是自己想要就能够得到的,更要让他知道不能利用父母对他的爱,来威胁你,这是无效的。
03 带孩子多走进大自然
父母要带孩子多亲近大自然、教会孩子与自然和谐相处,懂得关爱小动物。教会孩子各项生活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语·子路篇》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齐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特别是在孩子面前。在家庭中父母要尽量展现出善良与榜样的形象,举止文明,待人谦和有礼。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复制在自己身上。
孩子的童年没有重来,孩子的人生更没有重来,懂得教育的父母,孩子就能够勇敢的承担一切,不懂得教育的父母,孩子就会逃避一切。让我们重新学习教育,学习圣贤智慧,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一切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孩子的一生保驾护航,更是为了保住中华民族的命脉。
文章来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