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素食夜市”全台巡迴,掀起吃素排队热潮
-
2020年10月05日
台湾夜市文化非常兴盛,由10几辆餐车组成、专卖素食的移动夜市,所到之处吸引大量人潮,人气摊位甚至要排队至少3到4小时。为什么只卖素食的夜市,人气这么高?
其中一辆橘红色餐车飘来阵阵香味,车身上菜单列着:费城奶酪牛肉、黄金猪、香橙烤鸭等。
仔细观察,这些汉堡竟然是素食的。不仅如此,一旁香椿饼、章鱼烧、炸物、小笼包也均是素食。
这是去年开始,由10多辆餐车组成、全台湾巡回流动的素食夜市,所到之处每每吸引大量人潮。
据当地居民称,这处停车场每到周末固定都有夜市摆摊,但如今素食夜市带来的人潮,是平常的10倍,每个素食餐车的摊位至少都要排队一小时才可能买到。
人气爆棚的素食夜市
那么这个吸引粉丝南北追逐、人气爆棚的素食夜市,是怎么出现的呢?
素食经营不易,团结力量更大故事要从两个吃素的男人相遇说起。
「树巢蔬食」餐车的老板黄
黄玴贤是「树巢蔬食」餐车的老板,也是素食小夜市的联合发起人。
黄玴贤从小因家中信仰而吃素,4年前,和妻子在苗栗县竹南火车站附近开店经营香椿饼,推广吃素理念。
不过在非都市区开素食餐厅,很快便遇到瓶颈,竹南人口不过18万,素食者则更少,想要继续经营餐厅很难。
在他吃力经营餐厅同时,另一名素食夜市发起人、素食汉堡老板乔治,正开着餐车全台巡迴。
乔治是美国华侨,小时候因生病开始养成吃素习惯。2008年他回到台湾,发现美国速食店常见的素汉堡,在台湾却没人卖。于是他自行创业,在八里渡船头、辅大花园夜市摆摊卖素汉堡。
经过电视节目报导后,乔治素食汉堡在台湾一炮而红。中南部消费者反映也想品尝素汉堡,他便收掉摊位、开餐车服务各地素食者。
被比喻为「不吃素也要排队抢吃」的乔治汉堡,光看菜单名称就让人流口水,费城奶酪牛肉素汉堡、古巴三明治素汉堡、香橙烤鸭素汉堡….
美味的素排加上浓厚的特调酱汁,很多人两三下就解决一个汉堡。「超好吃」、「值得排队」、「吃完朝思暮想会回购」、「第一次吃素食就上手」这是大部分人给乔治汉堡的评价!
乔治汉堡有分为奶蛋素和纯素,购买时可仔细看店家
乔治回忆,2年前他的餐车驶到竹南,认识了黄
为了更好的推广素食,当时
乔治说:“在乡下地区,卖素食如果孤军奋战,有些都撑不久。把大家聚在一起,加上我在
随着工资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黄玴贤也决定收掉经营困难的餐厅,加入巡迴餐车行列,3台餐车形成素食夜市的雏形。
素食者可以安心逛的夜市
至今合作餐车的班底已经扩增到12辆、素食夜市也办了近百场,每到周末人潮爆满。在南港曾举办的素食夜市,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多达17辆餐车参与。约4个篮球场大的场地,涌入超过3000人。
这样的热度,一方面反映了素食者的用餐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还有很大的空间没被满足。
据统计,台湾素食人口约占10%~12%。台湾吃素人口不但逐渐增加、吃素的原因也更多元。从早期的宗教因素,到现在则为了个人健康及环保意识。
但在日常生活中,要找到专卖素食的餐厅不太容易,在夜市更加困难,往往整座夜市卖素食的摊贩不超过3家。
因此,当素食夜市出现时,素食者眼睛都发亮了。家住台北的素食者陈小姐称:“得知素食夜市要到南港,感到即兴奋又幸福,逛夜市终于不用一直盯着菜单找素食、担心地问老板菜里有没有含肉了!”
她和先生特别做足准备,下午3点多就到现场排队,最后幸运地买到了乔治汉堡等美食。现场除了素食者,还有很多人不是素食者,但尝过素食小吃后立刻成为粉丝。还有人是看到脸书粉丝专页、社团公布的资讯慕名而来。
点进素食小夜市公开脸书社团,成员数高达5万人,夜市能够周周人气不减,透过网络经营素食者社群也是重要的关键。
全台巡回,素食者的福音
负责管理社团的
素食寿司
每当素食夜市发文公布行程,网友迫不及待分享、转发,消息便快速散播。除了当地民众,甚至有很多跨县市素食朋友,专程开车来排素食。
当然,素食夜市成功的背后,也有许多消费者看不到的辛苦。
平时
这种全台湾巡迴的模式,精力和体能消耗很大。此外餐车备料有限、燃料消耗大,所以谈不上是大生意,重点是推广素食的理念。如果不是真心想推广,长期舟车劳顿身体也会吃不消。
家住台北的乔治称:“若夜市在南部举办,凌晨2、3点就要买菜、备料。天亮后小歇一会儿,再开数小时的车到目的地准备。傍晚开始不间断地服务顾客,收摊回到家都已经凌晨。
「汉堡不要吃太多,旁边还有好多摊可以吃,」乔治总对买到汉堡的顾客这么说。
对素食摊贩来说,比起单打独斗,素食夜市藉由网路推广号召大量素食者,成功带来人潮、满足市场需求。
对素食者而言,从来不敢想像可以在夜市轻松大谈美食,正是因为素食夜市的出现让素食者获得了全新的体验,也扭转了台湾夜市吃不到素食的现况!
看来推广素食想要成功真的需要团结!
- END -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