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被困猫仔获救记 ——猫咪纪事之五

2020年11月03日
人民新媒网
关注

被困猫仔获救记

——猫咪纪事之五

作者/马 平 

我们喜欢猫咪,妻子尤甚。妻子姥姥、母亲、姊妹喜爱猫咪,一脉家风传承下来。笔者曾从业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十年,关爱野生动物、关爱一切生命已然成为职责和习惯。

我们原来住在七十年代建的简陋逼仄的楼房里,窄小的厨房窗外是邻着市场的外走廊。那时家里一直养猫,为了方便猫咪出入,在厨房窗玻璃上留了一个洞,冬天钉一块布帘遮挡风寒。

新世纪初,我家搬进新建住宅小区五楼,楼下单元门紧闭,猫咪无法自由出入,遂不再养猫。不过妻子爱猫之心不已,转而喂养小区院子里、浑河河堤上的流浪猫。先是在市场买了鱼回来,不加调料不放盐炖了,仔细将大刺儿挑出去,连汤带鱼拌了大米饭喂猫。我曾调侃道,我家吃鱼,好部位、好肉给猫吃,新焖的大米饭留给猫,我们吃剩的或者带锅嘎巴的。不过我说的也是实情。后来流浪猫的待遇上来了,妻子在网上买了猫粮,还给怀孕的生病的小猫喂猫罐头。每晚出去散步,我们拎着装了猫罐头、猫粮和水瓶的兜子,于流浪猫投食处为猫咪分发食物和水。时间久了,小区里、河堤上的猫咪熟悉了我们,听见我们说话或者妻子鞋跟敲地的“嘚嘚”声,它们就会欢快地跑过来,在你的脚下和裤腿上蹭来蹭去,亲昵极了,可爱极了。如果哪一天跑来吃东西的猫咪少了,妻子会大失所望,沮丧不已。如果猫咪蜂拥而至,数一数有十几只之多,我们就会心花怒放,连脚步都轻盈起来。

十几年来,我们为数不清的流浪猫送食物和水,为许多怀孕、生产的猫咪准备纸盒箱子和棉垫,其中让我们最喜欢和牵挂的是流浪猫花儿、肉滚滚儿和妞儿。

在院子里和紧邻小区的河堤上,有一只半岁左右的小公猫,我们叫它花儿。花儿是灰色狸花猫,三条腿是白色,左前腿是灰色狸花纹。妻子笑着说,花儿是穿了藏袍呢。花儿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状态下,总是被其他成年公猫撵得狼狈逃窜。一次,妻子见花儿被一只大橘撵上了树。妻子心疼花儿,不忍它被欺负,于是扔树枝、撇石头,喝退了大橘。由于花儿的瘦弱胆怯,我们隐隐地感到和花儿相处的日子不多了,因此常常单独给花儿喂食。花儿远远地听见呼唤,不顾小路上穿梭的行人,飞快地扑到我们跟前,让你的爱怜和欣喜溢满心头。后来,花儿还是被院子里称霸的成年公猫赶走了,我们失落了好长时间。不料,一年多后,花儿突然出现在小区院子外,听见我们的说话声,竟呼唤起我们来。妻子兴奋地大声喊着花儿,花儿朝着我们飞奔而来。它居然还记得我们!此后,花儿常躲在楼下一个车库里。我们每天召唤花儿,它从车库门下面窄窄的缝隙钻出来,绝不会直奔食物,总是先在地上打几个滚,在我们腿上蹭几个来回,然后才大嚼我们喂它的罐头和猫粮。

河堤上有一只小橘猫,长得胖胖的,招人喜欢。妻子叫它肉滚滚儿。我们每天傍晚去喂它。肉滚滚儿或者趴在河堤水泥墙上,或者卧在河堤步行道边的树丛下。听见我们叫它,不论多远,肉滚滚儿都会迅疾跑到我们跟前。我们相遇后常常要走几十米甚至更远,才到达它每天吃东西的地方,肉滚滚儿会颠颠地跟在我们身旁身后。此时,人猫对话、人猫同行成了小路上一道温馨的风景。肉滚滚儿对我们的那份信任、那份依赖真的让人心生感动。一天,我们喂肉滚滚儿时,一个和肉滚滚儿一样胖墩墩的大男孩坐在它旁边,低头玩着手机。一种不祥中掺杂些许期盼的情愫涌上心头。果然,第二天肉滚滚儿不见了。我们依旧天天带着罐头和水赴约,肉滚滚儿却再也没有出现过。我们为此失落了好久。一年过去了,有时在河堤散步,我们还会下意识地呼唤肉滚滚儿,不停地说起肉滚滚儿。心里总是想着,它一定是被好心人收养了,因为肉滚滚儿多么惹人喜爱啊。

去年下半年,我们在院子里一直喂着一只腿部受了伤的公猫、一只母猫和他们的孩子。后来受伤的公猫和孩子跑掉了。那只母猫妻子叫它妞儿。夏天时妞儿怀孕了,我们便格外关照它,每餐都给她开小灶,水也供得足足的。终于有一天妞儿不见了。妻子说,它找个安全隐蔽的地方生孩子去了。两周后,妞妞回来了,身材苗条了许多,见到我们欢快地叫着,不停地在脚下蹭来蹭去,然后狼吞虎咽地大快朵颐。妞儿急急忙忙地吃了,很快就跑走了。

大约过了一个月,妻子担心妞儿的孩子,四处寻找妞儿母子的藏身之处。后来,小区里一位大姐告诉我们,妞儿和她的两个孩子在小区一幢楼下南北车库间窄窄的过道里。过道里满是住户装修后丢弃的废旧材料。担心妞儿的孩子睡得不舒服,妻子找了一个大纸盒箱子,四面剪了通气孔,留了供妞儿和孩子出入的洞口,铺了厚厚的软软的棉垫,费了好大劲把箱子送到妞儿和孩子的栖身之处。我们还担心那单元防盗门关了,妞儿无法进出,不时去看看那门,见门下被人塞了石块开着,这才放下心来。国庆后气温下降,天渐渐冷了,那扇单元门经常关得严严的。妻子更担心妞儿和她的孩子了,如果不是家里已经收养了四只猫咪,而且我们的老人都已八九十岁了需要照顾,妻子几乎动了把妞儿娘仨抱回家里的念头。

又过了几天,我们在喂妞儿的地方看见了她的两个毛茸茸的小猫仔。听到一点儿动静,它们就急忙躲了起来。妻子挤了一点儿肉糜,放在浅浅的小碟里,轻轻地送到猫仔跟前。见猫仔试探着凑到碟子跟前舔舐起来,我们便悄悄地离开了。

国庆长假的一个傍晚,我们喂了妞儿,妻子去参加同学聚会,我陪她走了一段路。独自一人回家的时候,我突然听见妞儿凄厉的叫唤。怎么了?我担心地向妞儿奔去。远远地看见妞儿站在楼下朝南的一个车库门前,仰着头不停地叫着。我不知所以,也不敢上前,因为妞儿见了你会一直缠着你的。晚上,我把妞儿的反常告诉了妻子。第二天,妻子到楼下喂妞儿,回来说,妞儿的一个孩子被关在车库里了!她听见了车库里猫仔委屈的叫声。车库主人是个老妇人,在车库门前的水泥地面晾晒中草药材。车库门开着,不知何时猫仔跑了进去,藏在哪个角落里。老人把药材铺开,关了车库门径自走了。妻子几经询问,方知老人把车库楼上的住房卖了,搬去别处居住。妻子只好请一楼住户的一位女邻居想办法联系车库主人。所幸车库门一侧下面有一道一指多宽的缝隙,妻子找了两个小碟,一只装了肉糜,一只盛了水,费劲地塞进去,水却洒光了。妻子又找了两个纸质浅碟,拴上细绳,装了肉糜和水塞进车库。估计猫仔吃了喝了,再拽着绳子将小碟拉出来。那位女邻居一直没有联系到车库主人。我们找了一张A4纸,用粗重的彩笔写道:车库主人,你的车库里关了一只吃奶的猫仔,请赶紧放它出来吧。谢谢!并留下了我们的电话,以方便联系。

妞儿每日立于车库门前,焦急凄切地呼唤自己的孩子,终于感动了邻居。一位老者手持一根撬棍,对陪伴在妞儿身边的妻子说,管不了那么多了,把车库门撬起来点儿,先救猫仔出来。出了问题,我们俩担着。妻子大为感动,连声称谢。于是,老者用力撬起车库门,妻子在门下塞上石块。如此几次之后,终于看见猫仔的脑袋了。妞儿在门前兴奋地大叫,猫仔在车库里奶声奶气地回应着妈妈。一番努力之后,猫仔奋力挤出车库门。妻子抱起猫仔,叫着妞儿,向另外一只猫仔藏身之处跑去。妻子把猫仔放下,猫仔欢叫着,缠着妈妈,不停地探寻着要奶吃。妞儿蹲坐着,任猫仔吮吸乳汁,仿佛在给失散多日的孩子以补偿。看着妞儿母子重逢的幸福情景,妻子几乎泪奔。被困在车库里的猫仔成功获救,我们悬了四天的心终于落地了。

作者简介

马平,辽宁作协会员,辽宁文艺理论家协会理事,辽宁散文学会理事,辽宁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辽宁音乐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抚顺作协顾问、评论委员会主任,抚顺散文学会副会长,抚顺传记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有文集《与书为伴》面世。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