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散文】 老白山随想

原创
2020年11月22日
渤海纪行
关注

    我们敦化市红石乡的一帮同学约十余人,约定明天周六畅游老白山,也不能从小到大只认识家乡的红石砬子,对近在邻乡的老白山却熟视无睹。

    老白山地处黄泥河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该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占地14122公顷,西北与黑龙江五常市交界,老白山是东北地区张广才岭的主峰,海拔高度为1696.2米,是东北第三高峰,号称长白山的秭妹山。高大的山体,冷湿的气候,茂密的森林,奔腾的溪流和飞流的石瀑构成保护区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其主要特点是植物垂直带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湿地类型独特……等等,等等,这些我都能背下来了,但身临其境如何,这要看明天的了。

    周六早晨我们走的时候还是艳阳高照,但到额穆镇的时候却淅淅沥沥地飘下了小雨。我问大家是谁选的日子,可大伙都欲言又止王顾左右而言他,尤其是“小叛徒”卜兆伟更是笑容可掬、灿烂,但就是支支吾吾地不说,我便明白了,这一定是杨文有选的,想说他是属螃蟹的,但还是嘴下留了情。

    面包车左拐右拐地向前飞驰,“望山跑死马”,虽然老白山依稀可辨,但却跑了半个小时才到。

    站在老白山的脚下,整个感觉就是静,没有车,没有人,整个世界为我们而寂静,为我们而孤单,在车上满满的,挤挤的我们,面对着巍峨高大的老白山,竟渺小稀散到了极点。而这充满着神秘的老白山,面对这些突然来到的访客,缄默得坐在那里一声不吱。

    雨点变稀了,这对于登山者来说是老天给予的莫大恩赐,虽然是在深秋,但在阳光的照射下爬山,还是需要付出一定汗水和热量的。所以说,这稀稀啦啦的小雨是及时的,也是必需的。沿着坎坷的石头小路慢慢往前走,山林愈加浓密起来,深秋的红叶在苍翠之中也愈加鲜艳,像一团团的火苗,层林尽染。瀑布流成的小河因雨季的结束而裸露着一块块的大石头,坦露给我们一段前行的道路和曾经激昂的流程。

    再往上走,脚下踏着的是用一截截的树杆钉成的木质台阶。这样我们在这浓密的山林终于看到一点人工的痕迹。前方的瀑布水流虽然细小,但那前赴后继奋然下落的精神依然还在,终于用粉碎的身骨在我们脚下倾泻成一方水潭。这毫无牵挂的流泻,就像头上的悠悠白云,在自然界里演绎着它们不变的轮回……

    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我们一行人行成了稀疏的队伍,前面的宋庆河,王佰玉他们已近山顶,而我和徐理刚却不如几个女生,远远地落在后面,我俩一边擦汗,一边向上走去。

    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籍以第二处瀑布的美景我得以一边挥汗成雨,一边观赏这略大的飞瀑。瀑流飞落在石池当中,发出密集的叮叮咚咚的声音,这声音绝不拖曳,但主音相连,绝不同南音轻板,却似胡琶快捻,珠圆玉润之中透着高山流水的雅致,急筝快箫当口隐隐有十面埋伏的剑戟。掬一把清泉,甘甜如蜜,我们在嬉笑当中又拾阶而上。

    到了山顶以后,我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山风也恰巧吹过来,我敞开衣衫,尽情领受风的抚慰,真是个沁人心脾,凉入肝肠,爽极了,放眼望去,远山青黛,隐隐约约,一片松翠尽收眼底,此时才真正领悟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真正含义。头上白云在风的驱赶下,急速地飘走,天离我们更近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从这望下去,老白山是三面山峰围着一个深深的峡谷,这使得老白山像一个坐禅的隐者,是在坐思清净无为的道妙,抑或是色空互变的禅机,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只是觉得人世间白云苍狗,功名利禄不过昙花一现,与这坐穿历史的隐者相比,不过一把尘土,一片飞灰罢了。耳畔此时也响起这陷者的声音:有情世间,如梦如幻,苦海回头,永不轮回。

    再往前走,是成片的偃松簇拥在我们面前,就像伏倒的士兵在严阵以待。它们的枝干大都不超过一米,且沿山势斜斜地生长,这浓翠欲滴的偃松让人精神一振,疲劳尽消。那油油的绿,绿得乍眼,绿得可爱,此时才突然领会到这一路景观的变化。由于老白山山势较高,从山脚到山顶,随着高度的增加,形成了由温带到寒带的四个景观带,在这里有多种极地埴物,如偃松、牛皮杜鹃、黑果天芦、越桔、高山桧等,这种自然多彩的垂直景观带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真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穿过几片偃松林,扑入眼帘的是好大好大的一片岳桦林,岳桦林长在这高高的山顶上,本身就是奇迹,再由于气候的影响,桦树长势不高,且矮曲多结,虬枝斜出,奇形怪状,神态各异,就更让人叹为观止了。那棵棵桦树,尽显其能,像飞鹰、似奔马、赛白云、比群羊、若浪花……人行其中,如临仙境,会让人醉在其中,流连忘返。望着这大自然的杰作,不由有一种庆幸:亏得老白山离我们城市稍远,不然的话,也许就会变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如昨日黄花,只在忆中得。

    前面传来张志杰,周海霞细细的叫声,是出什么事了吗?等我们急急地赶过去,不觉惊呆了,只见前面有几公倾大的石头场子,沿山势形成了石流坡,大的石块有2—3立方米,小则几十公分,石头呈黑褐色,石质坚硬,为山体自然风化和水溶作用而成。这成片的石头,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有的像卧牛,有的像麋鹿,密密匝匝,连成一片,站在这偌大的石海当中,不禁浮想联翩,是武候重生,布下这八卦石阵?还是天降石海,要淹没满山松茸?此时,你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老白山很古老,因山顶积雪时间长,故人称老白山。这里山峰叠障,林密树高,有许多奇禽、异兽、珍草,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保存着完整的天然原生植被和多种生物群落,是吉林省珍稀、濒危的动物物种的基因库,不过也是游人渐渐增多的因素,在白天是很难看到野兽的。

    这时,我们看到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大娘背着孩子来到山顶,我们都非常吃惊,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五常县的,从山的那坡上来的,那坡的山势较缓,上山来也就半个小时,而我们则要走上2-3个小时。同样的一座山,却呈现给人不同的两面,就像所有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对你所长,对我所短,我们每个人是不是也具有两面性呢?人前人后,家里家外,看来每个人要做到心地澄明,表里如一是很难的。

    往五常方向走,则是一片开阔的平地,大部分是高山湿地,走在上边,软软的好不惬意。湿地面积有6公顷,在这高山之巅有这么大一片湿地,若非亲眼所见,真是让人难以置信。行走在湿地间,忽忽悠悠,再加上山顶的高山偃松、牛皮杜鹃、岳桔等在风中摇曳,我真以为到了仙境,“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们欢呼,我们歌唱,我们每个人都在这留下了一张张青春的倩影。

    站在这高山之颠,会油然引发我们的深思,在这远离喧嚣,远离人类的地方,才能真正领略自然之美,才能真正地感受大自然的恩赐,不见一点人工的痕迹,还大自然的本来面目,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课题一一环境保护,那么我们的远山近水能不能像老白山一样充满无穷的魅力,充满神秘的色彩呢?

    满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森林多拔地撑天,林木茂密,参错罗列,苍苍郁郁,远望之恰如天里云,横遮眼底……”清代时这里受到保护,封禁200多年,老白山的偃松、牛皮杜鹃、狭叶棉花莎草、泥炭藓沼泽等湿地植被都是中国首次发现的,可能正是这封禁的缘故,才使得老白山具有美丽自然的风貌。不过,老白山脚下,却一直是满族人居住生活的地方,正是发源于老白山的珠尔多河养育了这一片富庶的土地和人民。如今,探险者,生态旅游者纷至沓来,使老白山声名大噪,但愿老白山这名山中的隐士能看破红尘,禅心清净。

    听来过的同学讲,我们这个季节来登山,不是最好的月份,若是七、八月来游玩,则会看到又一奇景,就是杜鹃花开。花开时,满山奇香,红萼遍地,红绿相映,美不胜收,人在花间走,花香身上留,这真是一幅只可意会的绚丽图画啊!不过,眼前这一切已足以让我们恋恋不舍,步步回头的。我们几个同学相约,来年的八月再来,再来看一看满山红遍的杜鹃花的。

【作者简介】

杨树,原名杨晓华,鲁迅文学院第十五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

作品散见《人民文学》《作家》《文艺报》《诗刊》《诗选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诗潮》《绿风》《诗探索》《山花》《歌曲》《词刊》等一百多家报刊。

获延边“金达莱”政府文艺奖、第八届“石花杯”延边文学奖、中国鲁黎诗歌奖、吉林文学奖等奖项。

著有诗集《渤海的月亮》《鲁迅的院子》等6部;散文集《留不住斜阳》《咀嚼人生》;长篇小说《决战东宁》《往生泉》《和平饭店》三部,长篇非虚构作品《唐朝的影子》,电影、电视剧剧本等。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