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之边
-
原创2020年11月27日
最早对“边疆”一词的接受和偏重,是缘于歌曲《红太阳照边疆》,这首几乎是我生下来就会唱的由韩允浩作词、金凤浩作曲的红歌,当时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我四、五岁的时候,常到爸爸当教师的小学校去玩,那时的老师都跳忠字舞,唱革命歌,这首延边歌曲自然是首选,所以从那时起,我就对边疆这个词有了一个最基本的、纯情感上的认识。
“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小时候,我觉得边疆是很大很大的,而我的出生地敦化则离边疆很远很远,边疆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海岸线或绵长无尽的分水岭;长白山很大很神秘,那时我根本不知道到自己每天就在长白山的余脉中摸爬滚打,窜上窜下。总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年少的自己很无奈。
命中注定,我与最具边疆特点的珲春要有许多纠缠不清的关系。1988年,我的叔叔,一位延边大学高材生,一个很有前途的农机、电力、机械方面专家,应着珲春刚刚开放的号角,被召唤到了珲春开发区,担任一家砖厂的厂长,这就注定了他必然历经与珲春荣辱与共、从此白头的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为了一睹弄潮儿的风采,亲身体验掘金的快乐,我们敦化建委的一些企业都纷纷组团到珲春实地考察,学习珲春前卫思路,寻找发展空间。那时的珲春,大街上人头攒动,夜生活色彩斑斓,到处是南腔北调,金发碧眼,资金呼呼往里流,楼房噌噌往高起,物价突突往上窜,遍地是金,遍地是银,珲春的特区繁荣景象令人艳羡,搞得我这土老冒无所适从,不知怎样才能适应特区的频率与节奏。
1993年,国务院批准珲春进一步对外开放后设立了边境经济开发区,大潮迟来涛亦急,这一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注定是对我人生有着影响深刻的一年。这一年,我来到了珲春,来到了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在合作区承揽了一个门窗工程。这时候,我才知道,珲春还有一个市民公园叫龙源公园(敦化却没有),还有英安煤矿,还有电厂,有珲春口岸与俄、朝两国相通,有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平原,非常适宜开发区盖楼建厂。
在中国近代史上,比较著名的人类迁徙活动有三个,即下南洋、走西口、闯关东(跑崴子),而跑崴子这条中国近代流民商旅文化之路却很少有人知晓。跑崴子是闯关东这条路的延伸,也就是在珲春周边的老百姓,为了生计,结伴搭伙到海参崴一带去淘金,搞贸易,出苦力。与鲁迅先生交情颇深、陪护萧红临终的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骆宾基就是珲春人,他的父亲就是跑崴子的。梅兰芳等艺人也多次经珲春赴海参崴唱戏。传统的国际贸易、民俗文化交流为珲春今天的再度繁荣奠定了基础。
前不久被评为“吉林八景”之一珲春的防川,古来素有“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的美誉,如今又被文人骚客演绎为现代版的“雁鸣闻三国、虎啸惊三疆、稻花香三邻、笑语传三邦”。珲春在人文历史沿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实早在渤海国时期,这里就很不得了。渤海国由大祚荣建都敦化敖东,后又迁都和龙,又移都珲春,在珲春走到了它历史上最辉煌的顶点,在其227年的历史上几乎与唐朝同时兴起同时衰落,曾一度以亚洲第二大国际商埠闻名于世。
敦化与珲春,一个在延边的最西边,一个在延边的最东边,我要从西走到东,我要闯荡开发区。终于,我来到了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当时合作区修了几条笔直宽阔的水泥路面把田野平畴分成几个部分,那时的合作区,只有不到20座楼,但合作区管委会的大楼盖得很是气派。秋天的时候,荒草成片,虫鸣鸟飞,夕阳西下,古道西风,老树昏鸦,一片凄凉。那时的合作区草长莺飞,形意萧索;那时的珲春市是人如潮涌,瓦砾成片,与现在林立的高楼,整洁的街市,成排的绿树相比,简直是判若两界。如果让原任敦化市长、现任珲春市委书记的刘有林先生站在当初珲春的旷野上,不知他该作何感想?
珲春系满语译音,有“河汊”、“河汉”之意,后引申为“边地”、“边陲”。可见,珲春确系“延边之边”啊!提到“边地”,我就想起我曾与官员诗人姜英文先生谈起过,如果应了吉林省文联(作协)主席张笑天先生的提议,珲春创办一个文学杂志的话,刊名索性就叫《边地文学》吧,这最贴切,最特色了。提到边地文学,就不能不多聊几句作为官员又兼诗人的姜英文先生。
姜英文先生,敦化人氏也,曾担任过敦化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总编辑),延边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后被组织上选派到珲春市委,曾任市委副秘书长兼市委办主任、兼市委农委主任、兼〈珲春日报〉和〈图们江报〉社长(总编辑),近年又担任市粮食局党委书记兼局长至今。其人早年在延边财贸学校读书时高我一届,学习之余成立了萤诗社,创办了《萤》诗刊,他被推举为社长兼总编辑。后来他毕业改行去了广电系统,我接了他的班,把刊物改名为《绿草地》,继续办了下去。英文先生在环日本文学圈中朋友很多,口碑很好,对朋友肝胆相照,对事业挚爱有加,特别是在繁忙的行政、经济工作之余对珲春文学艺术的繁荣倾其全力。英文先生比较擅长诗歌、散文写作,多见边地题材,尤其近年来在中外大作家、大诗人影响下更是诗力倍增,英文先生的俳句是最有名的,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声誉。
南朝诗人谢灵运因写下“池塘生春草,园柳変鸣禽”名句,享誉古今,并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谢家春草”一典。而英文先生的俳句也可附凤骥尾地称之为“姜氏俳句”,英文先生为人堪称白杨风品,为文堪称大东英才:三年中为蚕摘,五年任为屋椽,十年堪为栋梁。业内人士都晓得,英文先生与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吉林作协主席张笑天、山东作协主席张炜等名家交好,又深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作者公木先生、原文化部部长刘德有先生,以及汉俳大师赵朴初、林林先生等名家的赏识。据说,英文先生在与珲春毗邻的周边国家文学界也是名气满大的,韩国束草市长蔡荣生非常喜欢他的诗作,束草市厅特意收藏了他的诗歌《束草之恋》,俄罗斯《哈桑消息报》以《中国优秀青年诗人:姜英文》为题介绍了英文先生其人其诗。
最近出差去北京,喝酒时听那儿的朋友说,英文先生领导的粮食系统被国家粮食局连续四年评为全国先进,他本人今年还被国家粮食局评为全国一个什么先进个人,我就感叹我的师兄兼诗兄不仅有才,而且经济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此前我就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还有香港凤凰卫视上看到了“珲春天然含硒大米以每公斤108元卖出吉林省最高价”这条消息,想必是与英文这几年付出了大量心血分不开吧!一些闯荡珲春、事业有成的敦化朋友周末回乡省亲总会带回一星半点英文的信息,他们说,现在的“珲春河”牌天然含硒大米已经成为珲春粮食一张靓丽的“白金名片”。也难怪,既做物质食粮又抓精神食粮的英文,去年和今年分别成为《当代英才》和《民族画报》的封面人物。
这些年,珲春我去得比较少了,可是敦化的干部却去得多了,现在的珲春终于真正有了国际口岸开放城市的崭新面貌,我对它充满了羡慕与祝福。真想找机会再去作为“边疆之边”的珲春,在这个我魂牵梦绕的边地,看看我那已近年老的叔叔,看看那熟悉的青山绿水,听听迷人的天风海涛,会会想念的亲朋挚友……
【作者简介】
杨树,原名杨晓华,鲁迅文学院第十五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
作品散见《人民文学》《作家》《文艺报》《诗刊》《诗选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诗潮》《绿风》《诗探索》《山花》《歌曲》《词刊》等一百多家报刊。
获延边“金达莱”政府文艺奖、第八届“石花杯”延边文学奖、中国鲁黎诗歌奖、吉林文学奖等奖项。
著有诗集《渤海的月亮》《鲁迅的院子》等6部;散文集《留不住斜阳》《咀嚼人生》;长篇小说《决战东宁》《往生泉》《和平饭店》三部,长篇非虚构作品《唐朝的影子》,电影、电视剧剧本等。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