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 | 母教,贤孝子孙之端
-
2020年05月10日
家庭教育是天下太平之根本。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承担着养育下一代、教育下一代的重任。而完成此重任,母亲尤为重要,可谓家教是社会安定和谐的根源,而母教又是家教的根本。
家庭教育的内容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庭教育往往是几代人积累的结果。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成为圣贤君子;教育的重点,便是帮助孩子“爱敬存心”。
传统的家庭教育,依然是值得现代人学习、参考的对象,因为它是中国实践了几千年证明有效的方式。中国虽然经历朝代的变革,但是教育制度从来没有改变,证明了这个教育实践之伟大。
胎教
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是从一入胎就开始了。古圣先贤非常重视胎教,如果说母教是天下太平的根本,那么胎教就是成就圣贤的根本。
《礼记》有言:文王的母亲太任品行端庄诚实,一切事情,只有合乎德的才做。当她怀著文王的时候,眼睛不看不好的事物,耳朵不听不当的声音,嘴里不会讲出傲慢的话。睡的时候很端正,坐的时候也不偏着身体,立的时候,两脚就平平正正。平时不吃奇怪的食物,不吃割得不方正的肉。座位摆得不端正,她就不坐。所以后来生了文王,生下来就很聪慧。
母亲怀孕,十个月中只有善念,没有恶念,让胎儿感受到母亲的正气。胎教之重要,可谓确立孩子一生的禀性。
幼教
孩子生下来,母亲就要全力保护好孩子,不仅要尽量母乳喂养,更要在家中为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创造出和谐、正面的气氛。父母能够将《弟子规》做出来给小孩看,就是最好的婴幼儿养正教育。小孩子看到三岁,一千天,所接触的都是正面的,没有负面的,就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
和与敬是母教之始
古人云:“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这句话意思很深,用在教育子女方面,则体现为夫妇若能够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子女必在心灵方面得以健康成长。
家庭的任务有二:一是祭祖以传承家道;二是养老育幼以期代代出人才。一个家有无孝子贤孙,一个国家有无圣贤人出世,一个时代能否实现太平盛世,全都在于母亲能否相夫教子,能否持家睦族,能否传承传统的家风、家道、家学。印祖常说:“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
妇言:和颜爱语
身为人母,修身必先谨言,女子之德,贵在贞静,女子言语少,则易行止专注、安定。母亲的言语往往是孩子听到的第一句话,若不能帮孩子树立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德,可谓失教。母亲的心正、言正、行正,即可在家庭中树立正气、培育正能量,让一家人沐浴在朝气向上的气氛中,和乐融融。
妇容:开正气之风
妇容是女子四德之一,这一点易被世人所误解。然妇容虽看似为个人私事,实则流弊深远。对儿子而言,母亲的仪态令其建立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念,不至于成人之后被欲望所蒙蔽。对女儿而言,母亲优美、得体的妆扮令她耳濡目染,长大之后自然不会受到不良潮流影响。由此可见,妇容并非个人小事,切不可任性而为,亦不可潦草对待。
“无我”为母教之指归
母教,归根结柢是无我的、智慧的大爱。母爱之伟大,便在于母亲完全忘却自我,全心全意养育孩子、承传家道,真正给家庭带来和睦、安宁。是故,社会安定必肇端于家中,家中安定必源自母亲。
文章来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