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艾灸?有种遗憾,叫不懂艾灸
-
2020年12月21日
世上有很多美好的事情,与它失之交臂,被称为遗憾。就像一趟列车、一段感情、一个人……错失了,你可能惋惜一天,也可能惋惜很久、甚至是一辈子。
人生,有一种遗憾,叫做不懂艾灸!因为不懂,所以无动于衷;因为不懂,所以错失,所以遗憾。
很多人在生病之后才知道——
如果早一点艾灸,现在周身的毛病也许就可以避免;
如果早一点艾灸,现在看起来会比同龄人更年轻、有活力;
如果早一点艾灸,也许就可以少做一次手术,少住一次院;
如果早一点艾灸,或许可以避免面对天价医疗费时的束手无策......
但是,人生能承受多少个“早知道的话......”呢?
健康不是第一,而是唯一。艾灸,明智的健康储蓄!
什么是艾灸?
艾灸是中国传统医学中最古老的养生祛病秘术,素有“保命之法”之称。
它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调理身体和疾病时占据的重要地位。不论古今,不论身份,人人皆可艾灸预防疾病,养生保健。艾灸就像太阳一样,朴实无华,博大精深,温暖人不求回报。
艾灸与不艾灸,差别在哪?
人一生的健康是伴随阳气起伏的,就如中医的“正气内存,邪不可侵”之说:人只要阳气充足,就可百病不侵。
人如果没有了阳气,就会羸弱不堪,甚至不能存活。由此可见,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的根本,阳气就是我们的生命能量,养阳气就是养命!
而艾为纯阳之物,最适合补阳气。
经常接受艾灸的人可能有这样的感受:身体舒服了,面色红润了,生病次数减少了,即使有些小病也能很快不药康复了……生活生命质量提高了,因此,常年艾灸坚持不懈。
偶尔接受艾灸的人可能有这样的体会:没想到看似不起眼的艾灸,还真把我的颈肩腰腿疼治好了,太神奇了……因此,有病不舒服了就偶尔接受艾灸治疗,病愈便止。
没有接受过艾灸的人可能会有诸多疑惑:艾灸能管啥用?是不是保健保健、舒服舒服而已?因此,心生疑惑,欲
其中,艾灸究竟起着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艾灸的神奇之处吧!
艾灸一周后
这是开始改变的一周。
七天的时间或许无法改变很多事情,但是通过系统的艾灸,你的身体正在开始发生正向的改变,专业的对症艾灸调理让你的气血循环开始通畅起来,精神也好了!
虽然此时,你可能会因为艾灸好转反应而引起上火、嗜睡、精神亢奋或是失眠、症状加重等症状,但是正气已经慢慢注入你的身体,有了正气存在你身体里以后,你会觉得你的精神比以前会好了,艾灸带给你一天的好心情和更加轻松的人生态度,你会觉得有用不完的精力!
艾灸一个月后
你会感觉自己气色更好了,肤色更红润了,人更有精气神了。
一个月的艾灸调理,这是一个量变发展到质变的过程,你的脏腑机能变得强大,经络也变得通畅。你应该已经感觉肩颈背已经不像一个月前那么的疼痛了,全身也越来越轻松。
而你的生活习惯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你会发现早睡早起不再是难事。不会再像之前那样晚上睡不着,早上睡不醒了!
而且为了保护艾灸的成果,你自然会吃得健康,对于辛辣刺激,生冷寒凉的东西会避免去吃,时间久了,自然就习惯了清淡健康的饮食!
周围的人会发现你的精神状态变好了,而你也会觉得之前稍微动一动就会气喘吁吁的自己,现在陪孩子参加亲子竞赛活动,气势上就优于绝大多数的父母。这就是艾灸带给你的,和别人不一样的精气神!
艾灸一年后
别人会从你身上看到常人没有的健康及活力。
你会发现自己这一年几乎没有去过医院,艾灸让你的免疫系统在24小时内都全力运转。
精神饱满气色红润的你,已经可以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在最佳状态工作、生活。腾出来艾灸的时间,反而让你有更多的时间放在工作、家庭中去了。因为你省掉了很多去医院的时间!
艾灸五年后
艾灸的神奇功效开始显现出来了。
周围很多同龄人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各种小毛病频繁来袭,而你的身材却更加健硕了,气色与容貌甚至逆生长。那些身材臃肿的大叔大妈们看你的眼神都是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长期坚持艾灸调理,造就了健康良好的身体状态,也磨炼了坚忍不拔的精神性格。五年如一日坚持艾灸也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你会发现你的的孩子以你为荣,他也会和你一样为了一个目标不抛弃、不放弃。
艾灸十年后
你会发现自己比同龄人体质年轻5到10岁。
长期坚持艾灸调理,能够让人体脏腑阴阳平衡、气血正常运行。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你会发现体能状态一点都不输年轻人,气血充足,眼睛清澈明亮,神采奕奕,精气神十足!
此时,你的身材体型、仪表姿态、体能水平、精神状态站在同龄人中,显得那么与众不同,你可以以良好的健康状态继续迎接下一个10年、20年、30年……的精彩人生!
可见,艾灸养生离不开“坚持”二字!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