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风范,延续中华文脉,凝聚长久屹力的复兴之魂!
-
2020年12月23日
央视特别报道:“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大国风范,延续中华文脉,凝聚长久屹力的复兴之魂!
第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领导人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既昭示了文化自信具有的更加突出位置,也指明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第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以其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作为指导的。
现代化包括物质的现代化、社会结构和生活关系的现代化,而现代化最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
我们高兴地看到,响应领导人的号召,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今秋开学在全国中小学起始年级投入使用。
可以预期,在广大青少年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当前和未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将产生明显而深远的影响。
第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与“协和万邦”“万国咸宁”“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政治愿景,都与通过发展合作、实现共赢共享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大同”是古人最高的社会政治理想,激励了一代代仁人志士为其矢志不渝,奋斗不息,“大同”理想是中国梦的文化根基。领导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驱动力的精神之源,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外驱动力的力量之源。
我们坚信,通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学习中央教育思想,中华儿女一定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求真务实,攻坚克难,为更好地共圆中国梦、造福全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业绩和奉献!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