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为什么现在诗词越来越越火

原创
2021年02月16日
Summer
关注

近年来,诗词好像越来越火,随着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的热播,有着千年历史底蕴的诗词文化再一次出现世人的面前,展示着它迷人的魅力。而因为疫情的缘故,日本友人在送给中国物资上写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让中国人对诗词文化又重新提起了新的重视。这是中国人对中华文化一次渴望的呼唤,一次心灵的期盼。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成人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在遇到挫折或工作不顺时,只能靠我们内心自己去化解。然而,这却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够扭转乾坤帮助自己走出困境,此时诗词无疑是开解我们心中郁结的最好的一剂良药。

《苔》  

清 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笔者在此对诗词的意思不做过多的解释。但是这首诗描写的意境告诉我们,苔花是众花当中最不起眼最不惹人注目的一种小花。即使如此,苔花不在意外人的看法,自己仍然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学着牡丹一样盛开。无论我们有多好,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会不爱我们;无论我们有多差,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个人在爱着我们。所以不要在意外人的眼光与看法。

陶渊明喜爱菊花,所以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周敦颐喜莲,所以才有了千古名篇《爱莲说》。永远不要为了取悦别人而迷失自己,也不要因为遭遇挫折而自暴自弃。《苔》这首诗,正是诗人在向我们传达对人生应该秉持的一种乐观态度。学习苔花的精神,花虽小,却从未放弃。

年少时的笔者生活在贫穷落后的山坳里,那时笔者的梦想就是走出大山,每次骑车到远处求学时。总会路过一座山坡,笔者都会在此驻足停留,望着对面的高山和山上郁郁葱葱的林木带着无限的遐想,想着山对面的样子。长大后,笔者终于如愿以偿地走出来大山来到了繁华的都市,面对着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时间久了反而更加向往曾经那个宁静小村庄的生活,因为所有的城市都是一样的高楼大厦、都是一样宽阔的街道,每天都是在利益与欲望中追逐。终于,离家十年后,笔者又再次踏上曾经迫不及待想要逃离的那片土地。寻找曾经的记忆,奔波了一圈,又回到了曾经出发的地方。

《庐山烟雨》

宋 苏轼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无一物,庐山烟雨浙江潮。

仿佛所有人都有过这样的想法,得不到的永远都是最好的,躁动不安的心驱使着欲望绑架了我们的身体致使我们一直在拼命地奔波。最后发现原来最好的事物就是一开始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很多知名企业家成功人士,记者在采访他们时,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同样一句话“如果人生可以重新选择,我决定不会选择这条路,不会想着有钱”。但这也只是假设而已,如果没有经历过拼搏、财富、名誉、地位,这些让他们失去了原有纯真生活的东西,即便重新选择想必他们的选择还是会和当初一样,因为没有得到的都是最好的。

《百年孤独》里马尔克斯说过这样一句话“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繁华过后便是凄凉。”这仿佛是人间的一个定律,当寂寞来袭,我们又能用怎样的心境来迎接它呢?也许看了下面这首诗,我们可以向李白学习一下。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在人生旅途的这趟列车上,终究会有人提前下车,没有人能够陪我们走到最后,无论是亲人之间的别离亦或是仕途的坎坷。内心总是要独自承受许多的苦楚,与外人说不清,与朋友道不尽。但学会孤芳自赏忍受孤独寄情于山水,与山为友,与水相伴。无论遇到怎样的风雨都能够坦然面对。

修养、道德、品行、自持从来都是靠孜孜不倦地学习得来的。一首小诗、一条家训,就足矣为我们的人生保驾护航。这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留给他后代子孙的家训《诫子书》。

《诫子书》

蜀汉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不足百字,却涵盖了修身、学习、立志的诸多范畴,为其子孙后代树立了家训、传承了家风,影响至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争名夺利导致了太多的算计,却不知清朝康熙年间的宰相张英道出了关于争利的事实真相。

《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

清  张英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百年之后,一切都化为乌有;一息不来,又有什么东西能带走。长城依然屹立不倒,秦皇汉武却已作古千年。为了虚名虚利争得头破血流,到头来还是一无所有。看完宰相张英的这封家书,心量仿佛随着诗中的句子不断地扩大。

古人有太多忧国忧民的圣人君子,天下太平安定时,寄情于山水之间;天下大乱时,他们又迫切地想出仕为官力挽狂澜,救人民于水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

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

受冻死亦足!  

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地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这种非现实的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

除了以上各种意境的诗词,还有描写夫妻、婚姻的诗句。苏轼的“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的美好愿景或是“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动人誓言,都表达了古人忠于婚姻与做人的态度。 

通过诗词,我们能够了解先民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能够了解他们对待世事人生的态度。虽然古今有别,但人性相通。阅读古人的时候,我们不但了解和认识了古人,也会了解和认识了自身,进而理解人、善待人。

中国古典诗词是高度凝练的艺术,它在潜移默化地熏陶我们,美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气质,让我们“腹有诗书气自华”!

作者:念一,一心一意学习传统文化,一定会有一个丰硕的结果!所谓天得一为清,地得一为宁,人得一为圣贤!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故笔名念一”!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