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向我们传达了一种什么信息?
-
原创2021年02月19日
2月12日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一,在这一天央视不负众望,以它严谨和肩负着社会教育的使命,在牛年的新春之际,为全国百姓奉上了一道饕餮文化盛宴——《典籍里的中国》。
《典籍里的中国》是一档全新大型文化类节目,节目将聚焦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最具影响力的经典书籍,节目拟每期选取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通过亦讲亦演、古今对话的全新原创舞台形式,跟随书籍的千年流传,穿越古今中外,借由不同时空坐标里写书人、读书人的闪亮故事,让经典照进现实,展现经典书籍中的中华文化立场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该档节目一经播出,就获得到网友们的一致好评,随着《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节目《尚书》的完美落幕,网友们开始期待着下一期节目的播出。好的节目永远都不用担心没有市场,不怕没有收视率。收视率的提升是靠节目的走心与节目本身质量过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典籍里的中国》的促成是响应国家关于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倾情打造的。《典籍里的中国》已经不是央视第一次推出的大型关于传统文化类型的节目了。央视另外一档《朗读者》也是好评颇丰的文化情感类节目,其创作背景是2016年习近平主席到央视调研时说的一段话:“中央电视台每天要面对的是数亿的观众,一定要做一些脍炙人口、寓教于乐的好节目”。
由此,那年的春天,《朗读者》酝酿而成,最终大获成功。而央视其他文化类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和《经典咏流传》也都是收到广大好评。这种文化类节目的成功,不仅俘获了电视机前观众的心。也表明了,这是文化类型节目的稀缺,也是电视上的一个空白,央视作为全国电视台的领军,更是为全国电视台做了一个好的带头作用,树立了风向标。让人们再次回归自然、亲近文字典籍去领略中华五千年的璀璨文明。更是对国家宣扬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的最好回应。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增加一个人谈吐的气质和深度。可以扩大一个人的视野和见地,读书可以让我们穿越古今与古人对话。而古代的圣贤典籍无非是我们读书时最佳的选择。也能让我们在典籍中确立自己的人生志向,学习古人为人处世心怀天下的胸襟和从容不迫的从容与淡定。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是《尚书》讲述了伏生护书的故事。“说来不是我舍命护《书》,是我妻、我子、我全家舍命护《书》!”一段简短质朴的话语表露了古人对典籍传承的重视,也正是有着像伏生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和守护者,才有了华夏文明的薪火相传。
最后引用董卿在厦门大学演讲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文字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这些重要的文字被忽略了、被遗忘了、被淡漠了,甚至被丢弃了,那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希望我们可以从先哲的手里接过传承的接力棒,将这些文字典籍传承下去,传给我们的后世子孙经久不息。
作者:念一,一心一意学习传统文化,一定会有一个丰硕的结果!所谓天得一为清,地得一为宁,人得一为圣贤!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故笔名念一”!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