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食物的功效
-
2020年05月14日
夏天炎热的天气会让人变得很没胃口,吃不下饭成了一个共同问题,天热吃不下饭怎么办?下面让中医来教教我们如何调理。
夏至后,北半球的白昼慢慢缩短,人们的抵抗力往往会变弱,因为闷热和湿热的天气不利于人的肠胃蠕动,如果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食滞不化,更易伤脾胃,久而久之会引起食滞的现象,如何应对呢?
中医师建议,夏至除了清淡饮食,还可多吃性味偏苦的蔬菜,如苦瓜、芹菜等。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促进食欲等作用。不过,苦味食物又偏寒凉,虽然能清热泻火,但属于清泻类食物,体质较虚弱者不宜食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对于虚寒体质不适合吃“苦”的人如何预防食滞呢?
大家可以试试按摩。比如每天下午1~3点这个时间段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消化的效果最好。这是因为此时段小肠经经气最旺,按揉肚子可以加速小肠吸收,能促进消化。
中医认为,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经常按摩肚腹,能协调脾胃,调和五脏六腑气血运行,促进肚腹血液循环,有提神、补气、添精等作用。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稍用力缓缓推摩腹部,至左下腹(结肠部)可稍稍加力。摩腹保健宜在晨起空腹或睡前操作,每次36圈,每天操作2次,以腹部温热、舒适感为佳;如治疗食积、腹胀、便秘等,则不拘时间,次数和力量可适当加重,以腹部肠鸣、排气排便为佳。
此外,大家还可以尝试其他中医疗法进行缓解:
1、按摩腹部
两手交叉,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2、灸足三里
取穴同上,点燃艾条,离穴位3-4厘米施灸5-1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主治胃痛、腹痛、腹胀。
3、灸中脘穴
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点燃艾条,离穴位3-4厘米施灸5-1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主治胃痛、反胃吞酸、呕吐。
4、揉内关
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距离手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胃痛胃胀发作时可增至100次。
5、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胃痛胃胀时可揉1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夏天吃不下饭怎么办?上面的文章为大家做出了介绍,夏天饮食要清淡,平时可以多给自己按摩按摩。
夏季吃酸四大好处 常见酸性食物有哪些
夏季适合吃酸性食物,酸性食物可以帮助我们开胃消食,还可以生津解渴,下面为大家介绍酸性食物的四大好处及酸性食物都有哪些。
酸性食物的功效
1、有助消化
持续高温下及时补充水分很重要,饮水可维持人体充足的血容量、降低血黏度、排泄毒物、减轻心脏和肾脏负担。但饮水多了会稀释胃液,降低胃酸杀菌能力。吃些酸味食品可增加胃液酸度,健脾开胃,帮助杀菌并有助于消化。
2、敛汗祛湿
夏季出汗多而易丢失津液,需适当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之类,它们的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 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且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3、帮助营养吸收
夏天最需全面均衡营养,在高温环境里,人体营养物质消耗相当大!除了一日三餐外,还要注意从蔬菜、水果、饮食中额外补充维生素C、B1、B2和A、D,钙丢失多的人还要补充优质钙制剂。多吃点酸味水果和食品可以增加和帮助钙等营养素的吸收。
4、杀菌防病
常见的酸性食物有哪些 夏季吃酸 吃酸的好处
夏季喜食生冷,用醋调味既可增进食欲,又能够杀死菜中的细菌,可预防肠道传染病。
山楂粥
山楂含枸橼酸、苹果酸、抗坏血酸、酶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有降血压、促进胃肠消化的作用。中医认为,山楂具有很好的健胃润肺、助消化作用。可取山楂用沸水冲泡,代茶饮,茶淡为度。
去药店买一些炒制好的山楂,每次取10~15克,加温水浸泡一会儿,然后连同清水一起放入锅内煎,等到汁液剩下一次性水杯这么一杯时(约150毫升),再加上3杯水(约400毫升),50克粳米一起煮粥。等到粥熟后再加入适量白砂糖调味就可以了。
酸性食物有哪些?
强酸性食物:蛋黄、乳酪、甜点、白糖、金枪鱼、比目鱼。
中酸性食物:火腿、培根、鸡肉、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
弱酸性食物:白米、花生、啤酒、海苔、章鱼、巧克力、空心粉、葱
常见的酸性食物有哪些?
常吃的各种蔬菜,水果、奶类、豆制品、茶叶、海带等都是碱性食物。
酸性食品并不是带有酸味的食品,而是指经过人体消化、代谢后生成带有酸根的食品,这类食品一般含脂肪、糖类较多、如糖果、淀粉类食品(如大米、白面)等。碱性食品中含有较多的金属元素,如钙、钾、钠、铁、镁、锌等。经身体吸收代谢后生成带阳离子的碱性氧化物,可缓冲酸性代谢产物。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夏天吃酸性食物的功效及常见的酸性食物,没有胃口、口干的人都可以适当的吃些酸性食物。
来源:中医养生知识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