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春节第10天,2亿人被无情抛弃:年少不知父母恩,读懂已是中年人
-
2022年02月26日
中途不停地换车,孩子又哭又闹,到了家后不得丝毫喘息,要拎着大包小包的礼物挨家拜年……
几番下来,疲惫不堪,手上的工作,也耽搁了不少。
我正关着门写稿,对着电脑抓耳挠腮的时候,我妈端着一碗水果进来,“你吃苹果不?”
我不耐烦地挥挥手,过了一会门又开了,“你中午想吃点啥?”
思路被打断的我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怒火,没好气地说:“妈,我工作的时候是不能被打扰的,你能不能别跟我说话了?”
我妈先是沉默了一下,接着哦了几声,猫着腰踮着脚,无声地消失在门外。
后来几天,只要我在工作,我妈几乎是悄无声息,连咳嗽都不敢大声,孩子稍微一哭,我妈妈就赶紧抱起他去外面,生怕再次打断我的思路。
春节假期刚过,我便急匆匆要返程。
出发那天,母亲又“求”着我,随车多带点东西。
母亲一边费力地弯着腰,一边叮嘱了我许多:“平时不要老坐在电脑前,天气好的时候,要多出去转转。”
“觉得太累的时候,就回家看看,家里的房间给你留着,妈给你做你爱吃的……”
我一手抱着孩子,一边看着母亲的白发,忽然之间有些鼻酸。
年少时候离开家门,是雀跃的,因为前方有新的世界在等你。
中年以后,父母会随着旧的世界逐渐退后,时间、经历,会在你和父母中间长出一条宽宽的河流。
河这边,是越走越远的我们,河那边,是再也追不上你脚步的父母。
作家林清玄曾说:虽然儿女像风筝远扬了,父母的心总还绑在线上,随着风筝摇荡。
从我们离家高飞的那一天起,父母日历上的节日就只剩下一种——你的归期。
02
家乡的村口,挤满了为儿女送行的父母。
他们把各种粮油、米面、瓜果蔬菜,塞满子女们的后备箱,然后再恋恋不舍地目送他们的车子消失在小路尽头。
他们中的很多人,大清早就起来忙活,为即将返程的女儿炖上一锅热腾腾的鸡汤,准备了手工魔芋、油豆腐、干鱼……
妈妈说,我们在家吃不了这么多,你全部带回去,想吃了我们就给你寄。
不管女儿走多远,始终是父母心头最深的牵挂。
于是,他们帮你把平日总空着的冰箱,一一塞满。
这个故事,关于儿行千里母担忧,关于依依不舍,关于无声胜有声的爱。
子女大了,独立了,当父母的能做的越来越少,那就让食物代替他们去远方,让孩子在异地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父母啊,永远只会怨自己给得不够多,做得不够好。
他们全心全意爱了你一辈子,却未曾想过让你回报半分。
对长大了的孩子来说,父母只是他们世界的一角,但对老去的父母来说,孩子是他们的全部。
而我们,望着高高的天,走过长长的路,却忘了回头看看他们有没有哭。
03
有人说,是当他们不再凡事做主,而是小心翼翼征询我意见的时候;是当他们面对这个新世界,手足无措的时候。
父母的老去,悄无声息,以至于我们这些粗心的儿女,很多时候竟然毫无察觉。
长大后的我们,对谁都有耐心,却唯独忘了等一等老去的父母。
清华才女刘慧凝曾在《我是演说家》中,讲述过自己和母亲的一段故事。
有段时间,她一直忙着研究人工智能的课题,需要高效处理大量信息。
她的母亲,却偏偏喜欢发很长语音。
一连串的红点,有时候她忙到根本来不及点。
有次她实在受不了,没好气地说:“妈,你能不能别发语音,特别慢,耽误我时间。”
因为她忽然觉得,自己从一个人,变成了一个机器,她总是可以快速分析一切讯息,却从未耐心去读懂母亲的用意。
原来,妈妈喜欢发语音,是因为她眼睛没有以前好了,不太能看得清字。
妈妈发语音,不是因为要传达什么指令,只是想跟女儿说说话。
慢下来,认真去倾听父母的表达。
人老了,就像一座光线昏暗的老房子,而孩子,是这座老房子唯一的亮光。
小的时候,父母曾托举过我们看世界,长大后,却一不小心,就活成我们身后一个模糊的影子。
我们大了,越走越远,越飞越高。
他们老了,逐渐变得沉默,慢慢就活成了一座孤岛。
04
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数将增加到两亿多。
也就是说,未来的老人群体当中,有90%的人将会成为空巢老人。
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是曾经活成了儿女的保护伞,老了却只能自己承受风雨。
前阵子,在网上看到一位老阿姨的留言,觉得有些鼻酸。
她说老了之后,感觉自己特别孤独,孩子每个月回来看她一次,可心中的话来还不及说完,领导一个电话,孩子又得匆匆赶回去加班。
觉得闷的时候,想给孩子打个电话,但想着他的工作太忙,终究不舍得再给他添乱。
她说,特别怀念小的时候,孩子牵着她的衣角,每天“妈妈”“妈妈”地叫着,不停问这问那……
阿姨的境况,可能是很多老人的现状。
他们想孩子,又怕打扰孩子,于是独自咽下孤独和心酸。
他们给自己换上防滑的鞋子,给浴室铺上防滑垫,只怕自己哪天一跤跌下去,就再也站不起来。
他们老了以后最大的愿望,就是不给子女添麻烦。
年少不懂父母恩,读懂已是中年人。
这个世界,唯有父母的爱,是一场无止尽的付出。
他们曾为你奋力托举,送你远行,又在你高飞后,藏起自己的思念,不愿意连累你分毫。
“所谓父母,就是那个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不管此生走得多远,别忘了时常回头看一看。
3岁,你上幼儿园,父母在墙这头,小小的你在墙那头;
13岁,你上初中,父母在这个世界,你在另外一个世界。
18岁你读大学,从此不见父母老去,故乡只剩春秋。
26岁,你有了自己的家,从此以后,你口中的“一家三口”,就不会再包括你的爸妈了……
父母对子女,是一场目送,子女和父母,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离别。
等到我们在人世间一路狂奔回望来处时,才能真正清楚看到:
父母逝去的芳华,换来了我们的璀璨人生;而我们的风华正茂,换来的却是他们的风烛残年。
人到中年,相比从前迫不及待要去看远方的心,我更希望花更多的时间在温暖的灯光下,和父母吃一顿寻常的饭。
如果离别是唯一的宿命,那么在它到来之前,对父母好一点,抽点时间回家——你原生的家。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