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做善无厌 方为真善

原创
2022年06月28日
文以化心
关注

《司马光家训》中说过:“积财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积阴德于冥冥中,以子孙长久之计。”把钱财留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得住,把书留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只有积德给子孙,才是真正的替子孙后代着想。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在《了凡四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福建莆田一个姓林的家族里,祖辈中有一个老太太很喜欢做善事。她经常制作粉团给没钱吃饭的人吃,只要有人向她要,她就会立刻给人家,从来没有表现出厌倦的样子。


有一个穷人,每天都会向她索要六七个粉团。林老太太每天都给他,坚持了三年都没有改变,没有一点厌烦。因为老太太的善心,林家的子孙后代每一代都有人中进士,地位显贵,以至于福建竟有一句“无林不开榜”的民谣。

林老太太的善心,积下了厚厚的阴德,世世代代子孙都受到这份阴德的护佑。林老太太每天常做善事帮助别人,不求任何回报,家中晚辈从小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无时无刻都在受教化。


这就是教育,为人父母、为人长辈,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都在影响孩子。父母长辈做事的态度,与人相处的方式,孩子都在学习模仿。有人曾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如果父母每天抱着手机刷视频,懒惰,不上进,又怎么可能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做一个努力向上的人呢?如果父母常常抱怨家人,抱怨事事不顺自己的心,孩子又怎么会遇事积极乐观,心胸豁达呢?


有这样一个家庭,父母都在外工作,爷爷奶奶带着孩子。奶奶对这个孩子非常娇惯,什么都听他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爸爸妈妈偶尔回到家里,这个孩子的爸爸和爷爷一言不合就会喊起来,妈妈看奶奶的教育方式不对,又不听劝,心中全是不满和抱怨,转过头来对孩子更多的是要求和管教。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当有一天这个孩子长大了,他开始跟爸爸妈妈顶嘴,跟爸爸喊着说话,父母说什么都不听。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像画笔一样,每一笔都画在孩子纯真的心上,一旦画上,即使怎样抹去都会留下痕迹。

中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很多家训,从《颜氏家训》到诸葛亮的《诫子书》,从司马光的《训俭示康》到《曾国藩家书》,一封封书信,一本本著作,无不体现着先人对子孙后代的期许和寄托。


曾国藩说过,假如孩子不经苦难,是不能成材的。给予孩子再多的财富,不如教导孩子学会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能力。

汉朝建立初期,汉高祖刘邦分赏各位功臣,萧何功不可没,所以刘邦赐予他很多肥沃的良田。但萧何坚决不接受,反而要的是贫瘠的土地。刘邦很疑惑,萧何说:“贫瘠的土地可以督促子孙勤劳耕种,懂得节俭。但肥沃的封地,孩子就容易变得好吃懒做,长此下去家族就会没落。”果不其然,一百年过后,原来一百多位功臣的家族大都已没落,但萧何的家族却依然兴旺。
所以说父母的德行会影响孩子未来,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好,可是并不知道怎样做才是真正为孩子好,好孩子是一个果实,想要得到好的果实,就要种下好的种子,种下善的种子,有一颗善心,多做善事,多帮助他人,让人感觉到幸福、快乐和健康。善心就是肥沃的土地,常常去做善事,种善的种子,一定会得到美好的果实。作善降之百祥,愿人人善心增长。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