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万维明:从大学教授到支教留守爷爷

2022年07月13日
智慧读书
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如何以高质量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然而,乡村教育目前面临着诸如工作环境差、教师专业发展空间有限、班额大、课时满等问题,重重困难令很多城市教育工作者望而却步。这其中却有一个身影,一次次朝着最偏远山村“逆行”。在2015年退休前夕,大连交通大学理学院教授万维明义无反顾地来到贵州省,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支教教师生活。

位于乌江江畔的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板场镇第一完全小学(以下简称“板场小学”),是万维明教授支教的第二个学校。他在这里待了将近三年,一边做孩子们的支教老师,一边做学校里留守儿童的爷爷。在此之前,他已经在铜仁市的和平乡中心小学(以下简称“和平小学”)支教了五年。万维明的退休生活全部是在贵州大山里度过的,这是万维明自己的选择,因为他从中感受到的是深深的幸福。

从大学教授到留守爷爷

视频中的万维明老师,比想象中年轻很多。原以为年过六十并且在退休后会主动去山区支教的大学老教授,会是“心怀天下”、头发半白、气质儒雅的老学究样子。但已届花甲之年的万维明却充满了少年气,他兴奋地向记者介绍板场小学的操场、教学楼,还有常和爱人迟晓恒去遛弯的大山。山区清新的空气、未经人工雕琢的山路、郁郁森森的树林、清澈见底的河流……万维明享受着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无法体验的惬意与自在。万维明用轻松的语调、活泼的气质和悠扬的口琴声告诉记者,他的支教生活不是下乡受苦,而是非常享受。


1956年,万维明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的一个教师家庭。他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以后,万维明来到东北林业大学教书,十五年后调到大连交通大学,在这里度过了接下来的教师生涯。2015年,万维明在还有一年就要退休的时候,从海滨城市大连去往千里之外的贵州大山深处——和平小学支教。

在和平小学的五年,万维明为山区带去的不仅是自己对于教育的一腔热血与经验学识,还有很多社会爱心人士对学校的捐款捐物,为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尽心尽力。学校里的青年教师也纷纷被万维明对山区教育的热爱与执着所打动,他身上爱岗敬业、勤奋工作、扎根山村教育、无怨无悔的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着青年教师。

“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走出大山,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万维明自费支教这么多年的原因。从2015年至今,万维明支教从未收过学校的一分报酬,吃与行都是自己掏钱,并且经常给家庭困难的孩子们购买书本、生活用品。万维明所教的班级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家人外出打工,家里条件很困难,万维明自己出钱出力,给学生买鞋子、买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周末的时候还到村子里给孩子们补课。


万维明对于学生的教育,是先了解,再因材施教。他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有些孩子思辨能力很强,而有些孩子可能连一些基本的加减乘除都不会。因为和平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所以学生们会上晚自习。晚自习时,万维明会给基础好的学生“加餐”,给他们辅导奥数,对基础薄弱的后进生,万维明还会在周末走进村寨,为他们补课。学生们没有辜负万维明的一片仁心,学生莫洪燕曾获得海峡两岸杯铜仁地区预选赛一等奖第一名,后进生们也在万维明循循教导下成绩日益进步。

在和平小学支教五年后,万维明选择了去更偏远的沿河县板场镇,在板场镇第一完全小学任教直到今天。万维明深知农村教育的不易,在教书以外,他也在用自身的行动影响着当地教师,让当地教师也能够静下心来,扎根板场,献身教育。万维明和同为大连交通大学副教授的爱人迟晓恒,共同引领着当地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并为中年教师注入活力,重新激励他们在教育上用心用力。他千方百计为当地教育水平的提升做力所能及的努力,包括邀请自己的同学——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高夯,为板场小学的老师们培训,使老师们开阔眼界、对教育燃起更多希望。

在板场小学,万维明主动向校长提出多给自己安排课程,他不止教学生们数学,同时还负责体育、美术课程的教学。2020年,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到校期间,万维明不断给学校打电话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情况。与和平小学一样,板场小学的学生也有三分之二是留守儿童,万维明向老师们一再强调,要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目标、培养远大理想,要合理利用小学这一十分重要的基础阶段,为孩子的成长打下深厚根基。万维明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开设了四个奥数培训班,每周一到周四下午给四个班的孩子进行辅导,所有的辅导材料都是他自己出钱选购。除了上课,万维明还会和他所带班级的班主任持续交流管理班级、培养班干部的方法和心得。无论在和平小学还是板场小学,他的身份都不仅仅是一位支教数学老师。

他人眼里的万教授:从新闻联播里面走出来的人物

“我是这样评价我们的万老师,万老师是从新闻联播里面走出来的人物,这是我人生当中第一次讲这句话,他是让我唯一感觉到一个新闻中很完美的人、真实地出现在我的面前。”和平小学的龙梅香老师这样说。


老师和同学心中的万老师,是个老顽童。上课时,他是学识渊博的老师;在课下,他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万维明走在校园里,身边总会有很多学生围着他转。他为学生理发,在学生生病时,凭借自己曾做过赤脚医生的经验帮学生治病,他不仅是孩子们的老师,更是孩子们的爷爷。

和平小学的张慧老师说,万维明初到和平乡小学时,身材魁梧,气宇轩昂,看着就像四十几岁的人,然而因为刚到贵州水土不服,半个月瘦了十几斤。万维明始终不为艰苦的外部环境所困扰,他坚持着自己的想法——让山区的孩子靠着自己的知识走出大山,并为此不懈努力。

在支教期间,万维明曾经因为颈椎病造成严重头晕,老师们给他打电话问他在哪个医院住院,他怕给老师们添麻烦,谎称自己在外地医院。病刚好转一点,万维明马上就返回学校上课,结果没过几天病情反复,他不得不重新住院。几年的支教生活一向如此,对万维明来说,工作是第一位的。曾经有一次,他接到家人电话,得知93岁高龄的父亲病了,但父亲在电话里叮嘱不让他回去探病,他只好听父亲的话留在学校。多年来,爱人迟晓恒长期在贵州陪伴万维明,在生活和工作上给予了他最重要的支持。

“一个老师要想真正地出彩,那只有靠自己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这是万维明告诉和平小学老师们的道理。在万维明的影响下,和平小学许多老师对上课的态度发生了质的转变——从上课是为了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变成是为了逐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平小学的张慧老师先后获得了铜仁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优秀山村教师”“贵州省省级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我从以前一个默默无闻的山村教师,到现在能够在专业上取得一定的成长,都是因为万老师的引领,我非常感谢万老师。”

我只是一位“社会爱心人士传递员”

在万维明看来,他人的评价都是过誉,自己所做都是自己所求。初到贵州时的身体不适和水土不服,他只当是任何人都会经历的过渡阶段而已。在万维明心中,自己退休后还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做点事,是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肯定。仅凭这一点,他就有足够的动力继续支教。除此之外,作为孩子们的老师和玩伴,孩子们的进步就是万维明最大的成就感,孩子们高兴他能感受到同样、甚至加倍的高兴。外人眼中吃苦奉献的支教生活,他反而乐在其中。


从大学来到山村小学,回归基础教育的万维明最重视的,就是班级里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在他看来,贵州山区的教育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相当多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孩子们缺乏父母的爱与指导,而爷爷奶奶辈多半没有文化基础,无法给孩子们做家庭辅导。针对这种情况,万维明提出了一个方案:在学生所在的各个村寨建一所图书室,等到周末住校学生回到村寨时,可以去图书室多看点书。万维明的支教计划时间是十年,下一步他决定要去村寨小学支教。在大连交通大学支持下,他将在下一所支教村寨小学建立一所图书室。他和妻子将会在图书室轮流值班,孩子们可以去图书室看书、写作业,遇到不会的问题也可以及时询问。

在扎根贵州贫困山区支教多年后,万维明对如何振兴乡村教育有深刻的体悟。如今国家对贫困山区的教育扶持力度非常大,有些学校基础设施甚至优于部分城市学校。但乡村教育还是有不足之处,例如一线教师师资依然紧缺。在板场小学,1500名学生仅有60名老师,即使每位老师都拼命工作,课程也非常紧凑。而且,教师们自身也需要自我提升,让山区老师有机会走出去进修、提升业务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但教师人数充足才有条件让老师们分批培训。

作为大连交通大学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副主任,万维明说“关心下一代工作,不仅要关心在校大学生,还要多关心社会青少年的成长,贵州乡村需要我,我的工作岗位主要在贵州。”万维明带给和平小学和板场小学的许多捐款和物品,都是同事和社会爱心人士通过他献给贵州的礼物。

曾与万维明共事过的和平小学校长钱定军,曾为他写过一篇散文《山村里的战歌》,很好地诠释了万维明多年的支教生活和无私奉献的支教精神。“纵然两额冰霜,也要把曾经的梦想燃烧飞扬。五千里的长路,挡不住您坚定的脚步。您把孩子的忧郁和悲伤春风化雨般地消融在您的幽默笑语里,您把外面多姿多彩的地方滔滔不绝地带到了丰富的课堂。”

万维明支教多年,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不是为了前途铺路,而是为了圆自己支持山区教育的梦想,他用满腔热血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的仁心。看到万维明的经历,我们更愿意相信,在中国大地各个地区支教的教育人士,为振兴乡村教育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为促进中国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保驾护航。

来源: 中国网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