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习《弟子规》后无法提升自己反而与人不和谐?
-
2022年07月13日
落实《弟子规》,培养每一个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责任意识,因为这个《弟子规》,我们打开它一看,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三百六十句话,但是把我们一个人一生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方面面,都概括得淋漓尽致。但是很多人学了《弟子规》之后,不仅没有使自己的生活有了提升,和自己的周围人更加和谐,反而变得和周围人格格不入了。因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学《弟子规》之前,不知道有那么多的道理,学了《弟子规》之后,都拿着《弟子规》的要求去衡量别人,很多人学了《弟子规》之后,都变成警察了。所以没学《弟子规》之前,还和大众能和睦相处,学了《弟子规》之后,反而和大众格格不入了,原因在哪里?原因是我们没有坚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原则。这个原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一句心法。
为什么古人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归纳了一下,不过是三个原因,那就是古人认识到“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如果大家都是互相指责、互相挑剔、互相抱怨的话,这个世界就是天翻地覆;如果大家遇到问题,都是反省自己的不足,结果就是天清地宁。所以在《易经》上有两个卦,一个卦叫泰卦,一个卦叫否卦,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这个泰卦的卦象,是坤上干下,在正常的情况下,干是在上的,它代表了天,坤是在下的,代表了地。但是在泰卦之中,它们两个的位置却调换了,是坤上干下,什么意思?就是说干能够站在坤的位置上来反省自己做得不好,坤也能站在干的位置上反省自己的不足,这就是各自责,天清地宁。否卦,就是干在干的位置,坤在坤的位置,它们各自居在自己的本位来要求对方,这个就是“各相责,天翻地覆”。所以这个卦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什么启发?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和人的对立、冲突和误解的时候,无一例外的原因,都是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要求别人所导致的。我们没有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立场,为他着想,想想他的处境,所以矛盾、冲突、误解由此就产生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养不够。我们一开始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就不能理解,我说他明明就是做错了,他没有道德,我看他不顺眼,怎么我修养不够?后来我们在听《弟子规》细讲的时候,听到蔡老师讲了一个故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他说有一个孩子,还没有走上社会就做出了很多悖逆社会的行为,譬如说他看到有一个豪华的轿车在旁边停着,他也不认识这个车子的主人,但是他就拿着刀子去划两道,然后再泼上点汽油,一把火就给它烧了。如果我们是这个车子的主人,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我们就是很生气,觉得怎么会有人做出这样损人又不利己的事情?但是中国人有一句话说,论人之非,当论其心,我们看到这个错误的行为的时候,一定要去考察导致这个错误行为的原因。我们调查一番才发现,原来这个孩子早年父母离异,没有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更没有接受《弟子规》的学习。他的父母对他没有关爱,他感受不到这个社会的爱,他从小对人是冷漠、是敌意、是怀疑、是不信任,所以才会做出这样悖逆社会的行为。那我们想一想,我们自己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儿女?我们对自己的儿女是百般的呵护,万般的教育,对他是无微不至,那这些孩子相对于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很可怜?所以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我们这种心提起来了,我们再看他,就不是怀恨、就不是对立了,而是同情他、帮助他、提升他。所以说看别人不顺眼,确实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最后,我们学了《弟子规》、学了传统文化,别人没有受到我们的感动,那是因为我们的德未修,感未至所导致的。在《中庸》上,在称赞舜王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真正有德行的人,就像大舜那样,他的后母,他的兄弟,他的父亲,三番五次的要置他于死地,他不仅没有怀恨在心,反而总是反省自己的不足,最后他的德行感化了尧帝、感化了天下人,也感化了他的父母。所以《中庸》称赞舜的时候说,真正有德行的人是“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那现在我们反观自己,我们周围有像大舜的后母,像他的父亲,像他的弟弟那样,想三番五次的置我们于死地的人吗?我们想一想,可能很少很少。但是为什么我们连周围的人都不能感动?原因就是我们自己的德行不够,所以没有真诚心感化别人。所以中国人有一句话叫“至诚感通”,我们没有至诚心,所以感动不了别人。所以我们看别人做得不好,我们还是要反省自己,我们没有能够感动别人。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一句重要的教诲。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