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规家训】浙江余姚王阳明 : 家训,一盏永远不灭的心灯
-
2022年07月23日
今天我们选取了王姓的家范代表,也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一定会学到的重要人物——阳明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先生的家规家训。浙东余姚,姚江两岸,历来人杰地灵,名门集聚,一幅范仲淹笔下“东南最名邑,烟水万人家”的家园盛景图在此展开。宋室南渡期间,中原三槐王氏后裔纷至江南,其中有数支辗转迁居姚江之畔,姚江王氏由此发端。自明以来,这个家族名儒辈出,先后有6人被明清正史立传;三部清代《余姚县志》,皆以其先祖为明朝列传之开篇。姚江两岸也因这个家族的崛起从此“学风沾被全国及海东”。 这究竟是怎样的神奇,让这个家族在短短的两百年间声名鹊起,并从此名扬天下?穿越历史的镜头,一起追寻族中典范王阳明的成长足迹,答案或许就在那里。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王阳明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崇德尚义,文韬武略,成就卓著。作为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孔孟朱王”。他创立的阳明学,集心学之大成,在明以后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黄宗羲、严复、梁启超、孙中山、蔡元培等近代思想先驱们无不受其启发和影响。日本近代著名哲学家高濑武次郎甚至将明治维新的推动归功于阳明心学的传播。其学术流传至今,堪称学界巨擘、“百世之师”。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出身教育世家、状元名门的王阳明,在祖父王伦、父亲王华的教育影响下,28岁起随父同朝为官,后因直谏宦官刘瑾之害被贬谪贵州龙场,经历了宦海风涛,又身处荒蛮之区的王阳明,既反省了自己的遭遇,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为了寻找最具深度的答案,他请人作了一副石棺,并进到石棺里面,作了一次“死亡体验”。
有了这次站在死后的角度对于人生的体悟,他彻底领会了什么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天地恒长,肉身易殒,财富是什么,荣利是什么,虚名是什么,死后的答案,全都出现在“龙场悟道”的觉醒之中。但是,这种体悟又是十分积极的。因为王阳明不仅想到了“死”的归宿,更想到了“生”的意义。“生”,就要做一些对得起“生”的事情,这才使“生”字不像“死”字那样虚无。“龙场悟道”使王阳明“死后方生”,并开启了他平定西南的戎马一生。
王阳明一生坎坷。他从小以神童知名,但数次科举失利,同学中有人以不中举为耻者,他笑道:“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中举之后,走上官场,又因得罪太监刘瑾而险遭杀身之祸;即便在平定宁王之乱、达到人生巅峰之时,也因小人馋告而差点失去一切……他曾经这样形容自己的处境:“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我足复荆榛,雨雪更纷骤……”
但他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强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强大的内心,能够帮助一个人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直到成为圣贤。
人人都渴望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但走向内心的强大,要经过历练甚至磨难,王阳明就是最好的例子。王阳明小时候,堪称顽劣少年,各种记载中都有他行事乖张、屡遭殴打的故事。青年时代,他也一度迷惘,精神不知往何寄托,后人曾概括他年轻时的“五溺”:任侠、骑射、词章、神仙、佛氏。用今天的话来说,王阳明年轻的时候,痴迷求仙拜佛,喜欢打打杀杀,走了不少弯路。这种沉溺对年轻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在今天,也有很多与当年王阳明一般的同龄人,沉溺于游戏、追星、情色、金钱……但是很多人一直未能挣脱,一辈子沉溺其中,甚至成了悲剧的主角。
龙场顿悟,使王阳明第一次清楚认识到“心”与“理”的融合。“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恶,就应该在事上磨练,“格物致知”,不断为善去恶,“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格除各种浮思闲虑的干扰,让心从偏颇失控的不正常的状态,回归到不偏不倚的“中和境界”。
王阳明一介书生,却能立下赫赫军功,令后人称奇。他的军功,主要是“三征”,按时间顺序,先是以赣南为中心,跨江西、福建、广东、湖广四地,一举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继而在江西快速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被后人誉为用35天时间,平定了朱宸濠策划了三十年的叛乱;第三征是指成功讨伐广西思恩、田州以及断藤峡、八寨的叛贼。
赫赫军功,正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最成功的验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阳明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这么形容王阳明:“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一代大师钱穆也说,他最佩服的三个人,是诸葛亮、王阳明、曾国藩--这三人均文武双全。难怪阳明精舍舍长蒋庆感叹:王阳明是“行动圣哲”,阳明学是行动儒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口若悬河、文章做得花团锦簇的,不知有多少人,但像王阳明这样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如此完美的,寥寥无几。
而说到王阳明,就不得不说王阳明的父亲王华。王阳明小时候是个调皮孩子,史料中有不少被父亲责打的纪录,少年时代,年少轻狂,也常被父亲呵斥。例如,他十五岁的时候,愤怒于叛乱四起、攻城略地,便跟父亲说:打算直接向皇帝上书,陈述对策,并请皇帝像当年汉武帝授权侍臣终军一样,给他“壮卒万人,削平草寇,以靖海内”。王阳明父亲一听,怒吼起来:“汝病狂耶!书生妄言取死耳。”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你有病啊?你找死啊!”王阳明被骂之后,不吭声了,老实读书。
王华是个好父亲,对儿子在学问与道德方面一直要求严格,但并不一味禁锢儿子的思想,他为人坦荡真诚,急公好义,且有一副峥峥铁骨,不媚佞人。宦官刘瑾专权时,朝中大臣纷纷奔走其门,而王华却不与其来往。刘瑾素慕王华为人,曾两次派人对王华说,他与王华有旧,王华若能去见他一面,可入阁为相。王华操持坚定,不肯趋附刘瑾。此时正好王阳明得罪了刘瑾,于是这对父子双双遭殃。王阳明被贬往贵州龙场驿,王华也被迫致仕,但他回乡后,以读书自娱,侍奉百岁老母,自己虽年已七十,仍行孝于床前,为世人称赞。父亲的这些美德,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王阳明。
“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早年时期便有如此信仰的王阳明注定了他后来非凡成就的一生。而其身后整个家族世代秉承的优教良规,促使他从小立志成贤,并成为他“以良知教子孙,以知行传家规”的思想之源。
王阳明家规的核心是良知教育,主张“蒙以养正”,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作为家规教育的重中之重。由于长年在西南边疆为官、征战,家书成为王阳明开展家族教育的主要途径,现存《王阳明全集》收录了大量王阳明对兄弟、子女以及晚辈们的书信,字里行间,融入了他对整个家族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
其中《示宪儿》这篇被称为王阳明家规“三字经”的家书堪称经典之作,整篇家书,歌谣体式,三字一句,共三十二句,一韵到底,朗朗上口。后来,王氏后人秉承了王阳明的训子家规理念,形成了以“三字十二条”为代表的姚江王氏族箴,成为这个家族安身立命的旨要与规范。除此之外,王阳明还把家规理念运用于社会教育,以家族历代传承的家规理念和毕其一生的心学研究为基础,向王学弟子们和西南边疆百姓广授教育树人之道,倡导文明礼仪乡风,被后人誉为“百世之师”。
王阳明小的时候曾一度痴迷于象棋,以至到了规劝不止、学不思进的地步,他的父亲感到他有点玩物丧志,有一次一怒之下将棋子扔进了河里。从此以后,勤读书、戒游戏、做良士、成圣贤便成为王阳明毕生的追求。功成名就之后,王阳明才深感父亲当初的用心良苦,虽已是一代名儒,但盛名之下,仍时不时自嘲年少不思学业的幼稚,或许这也是他后来特别看重族中子女学业的原因所在。
在这里为大家摘录几段王氏家规。
【原文】尔辈须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以圣贤自期,务在光前裕后,斯可矣。吾惟幼而失学无行,无师友之助,迨今中年,未有所成。尔辈当鉴吾既往,及时勉力,毋又自贻他日之悔,如吾今日也。——摘自王阳明家书《赣州书示四侄正思等》
【释义】你们必须时刻牢记仁礼,把孝悌作为做人的根本,把做圣贤作为对自己的期望,为前人争光,为后人造福。我只是可惜小时候太顽皮学习不够刻苦,又没有老师朋友来好好督促我,所以到了中年,也没取得什么成就。你们应当吸取我年轻时的教训,抓紧时间努力,不要给自己的将来留下遗憾,就像我现在这样。
【原文】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摘自王阳明《示弟立志说》
【释义】学习,没有比先立下志向更重要的。不确立志向,好比栽树不栽培它的根而徒劳地对树木培土浇灌,劳苦却不会成功。
去浙东历史文化名城余姚,王阳明故居瑞云楼是必到之所。故居前面,矗立着一尊明代大儒的威武石像,便是姚江王氏家族的杰出典范王阳明。走进故居,正堂前上方抬头可见“吾心光明”四字,既包含着王阳明“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的心学悟道,也体现了王阳明临终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最后独白,更是对他毕其一生追求真理、心治家国的真实写照。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对今天的人来说,无法重复王阳明悟道之过程,但王阳明始终保持好学深究、追求真理的态度,在事上磨练的精神,值得今人学习,更值得学习的是:王阳明对自我内心的关照。“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是王阳明的名言。是的,无论身处什么时候,无论外界有多少监督,没有人能替你看顾你的内心--除了你自己。阳明心学,影响深远;家风浩荡,泽被后世。在今天乃至未来,王阳明的思想还在源源不断启迪着世人,照亮着后来人前行的路。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