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家教,藏着家的味道
-
2022年08月09日
社会的快节奏生活,让不少家长忙于工作、应酬,在家陪孩子吃饭的次数慢慢减少。
有研究发现,每周至少与家人共进晚餐3次的孩子,能更好地体验和享受家庭共餐的好处。
礼仪是给人提供愉快的体验、替别人着想的一种习惯,保持良好的用餐习惯,周围的人会觉得你是个很有品位、替别人着想的人。
传统的饭桌文化是:礼、孝、德、让、教,它反映了家族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礼节、仪式和个人的礼貌要求,尤其要求孩子们要做到懂规矩、讲礼貌、有教养。
入席时,是以长为先、远为先的原则,即按辈分排座,远道而来的亲戚朋友要优先入座;
要等人到齐,长者先动筷子后,孩子们才动筷子;
吃饭时,不准出现喧哗声、碗筷碰击声,更不准用筷子敲桌子和碗,不准吧唧嘴和出虚恭;
不准把嘴填得满满的,不准狼吞虎咽,不准站起身来夹菜,够不到的菜可示意长辈给夹,不准用筷子在菜盘中乱挑乱翻,不准边吃边用双眼紧盯着桌上的菜;
不准用筷子指人,不准把不爱吃的东西和口杂牙秽扔在或吐在地上,不准剩饭……
餐桌礼仪与一个人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所以,家长和孩子一起吃饭时,可以让孩子多了解一些餐桌规矩和禁忌,培养长期的良好习惯。
这些传统的餐桌礼仪能让孩子们学会尊重他人。
餐桌上的家教可以这样做:
1、让孩子参与做饭。孩子好奇心强,喜欢在厨房跟着家长身后转来转去,这既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食物,又有益于训练独立生活技能。家长可以让孩子参与食物制作,增加亲子互动时间。
2、放下手机和电脑。全家人一起吃饭目的是增强亲子关系,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如果盯着手机或电脑,会大大降低在座其他人的兴致。家长要先杜绝此类行为,放下手边的工作,给孩子树立榜样,主动交流。
3、懂得珍惜和感恩。家庭用餐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更加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让孩子珍惜粮食,懂得感恩。
除此之外,有的家庭还会在吃饭时播放背景音乐,放点轻松愉快的音乐,有助增添融洽和谐的氛围;
有的家庭会结合时令选择不同款式的桌旗或者桌面的台花;
有的家庭在聚会结束后,一家人再一起喝喝茶。
这些“小而美”的动作,在悄无声息中塑造了孩子对美的理解。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