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铺就求学路——记陕西省第六届道德模范王世绍
-
2022年08月16日
王世绍已94岁高龄。他的人生不简单。
60多年前,他放弃了上海的优越环境,随校西迁,来到西安;近30年,他坚持捐资助学,总额已超百万元;现在,他依然在慷慨解囊,积极资助贫困学生。
近日,王世绍被评为陕西省第六届道德模范。精神矍铄的他笑呵呵地说:“我是一名老党员,我还要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王世绍是西安交通大学原纪委副书记。当年一来到陕西,王世绍就决心扎根这片黄土地。为响应国家干部下乡带领农村建设的号召,他深入贫困地区,足迹遍布三秦大地。“当时在山区,看到一个人一个月平均连半斤米都吃不上,我真是忧心如焚啊。”王世绍说,他当时想,直接的物质捐赠是杯水车薪,不能只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只有普及教育,让孩子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才是长远之计,才能给他们希望。
从此,一颗为贫困孩子铺就教育路的种子,在王世绍心中深深埋下。
20世纪90年代初,王世绍开始向希望工程捐款。他先后通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陕西省、西安市实施希望工程办公室,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与贫困学生结对子等,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而捐助的资金都是老人一点一滴攒下的。“他这一辈子省吃俭用,饭桌一用就是四五十年,甚至不给自己的孩子们准备嫁妆彩礼。”王世绍的爱人仇启真说。
离休后,王世绍夫妇一起住进了养老院,除了吃饭和采购生活必需品外,两位老人勤俭节约,将离休工资存下来继续资助贫困学生,支持他们接受教育。王世绍说,他和老伴儿客观“评估”了自身身体情况,决定每月自留1000元用于日常生活开销,其余全部捐出来。“孩子们有了知识、有了文化,才能为国家作贡献,国家发展才会更好。”王世绍如是说。
这些年,王世绍老人一直毫无私心、真诚热切地帮助和资助着贫困学生。2010年开始,西安交通大学仲英书院的贫困学生每年都会收到来自王世绍老人的资助,直到完成学业。到2017年,20多名贫困生因为有了老人的资助,学业有成。“我资助的第一个学生,每年暑假都参加公益活动。第一届资助的3个学生,两个考上了研究生,其中一个考到了清华。”说到这些,王世绍脸上满是自豪。
当年埋下的种子,经多年生长,已长成参天大树。
2017年,王世绍设立了王世绍助学金,用来帮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但品学兼优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不仅如此,他和爱人还拿出50万元捐赠给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奖励仲英书院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截至目前,王世绍给西安交通大学助学捐款90多万元,加上给希望工程的捐款,捐款总额已超过百万元。
除了资助贫困学子外,王世绍还连续多年对地震灾区、山区小学、农民工子女等进行捐助。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向灾区捐款4000元,交纳特殊党费500元;玉树地震后,他向灾区捐款1000元,并通过西安市实施希望工程办公室捐款3000元用于在玉树灾区捐建书库。
矢志不渝践行西迁精神,王世绍老人默默地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用一颗善良质朴的心,用几十年的执着和奉献,点亮了寒门学子求学的道路。(记者 李妮)
来源:陕西日报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