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毛 越:传清廉 承《家训》 颂党恩

2022年10月03日
智慧读书
关注

“是山不言自高,成海勿论波涛。看重节操似五岳,名利轻如鸿毛。厚德廉俭勤劳,出游喜获芳草,万卷古今惜昏晓,福国惠民记牢。”

这是一首名为“示儿孙”的《西江月》词作。是我父亲依据自己的人生阅历与体悟,为励志毛氏后人而写下的《家训》,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将此词作奉为人生立世的座右铭。

我祖上乃平民布衣,书香门第。因祖父母早亡,父亲年幼孤苦无依,他的一位堂伯收养了他。我的这位好心堂祖父曾在私塾中任教,见我父亲好学且聪颖过人,就一直带在私塾里读书习文,使我父亲从小得以有饱学之机。后来堂祖父病逝,父亲便远走他乡谋生,曾受雇于书店帮店家卖书。这一职业让他养成一生酷爱书籍,他卖书、看书、买书、藏书,日积月累,家中存书无数。“文革”时破“四旧”被抄、自焚、出借、遗失,使不计其数的藏书所剩无几。从青少年至今,我一直把父亲所剩藏书,视为是最好的精神食粮。诸如《诗经》《论语》《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中华五千年传至当今的传统文化瑰宝,滋养了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毛氏后人。它使我们从中获取修身、自律、和睦家人以及上晓天文下通地理的知识储备。令我深感遗憾的是家父在我未满两岁时不幸因病离世。他留下仅有五十字的《西江月·示儿孙》词作,当年少小不懂其中意,如今读懂已成词中人。其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父亲对儿孙们所寄予的殷切期望。他期望儿孙们成为“高山”,“一览众山小”也不言自高。无非让儿孙做人应谦诚。他期望儿孙成为“大海”,海宽方能涌起波涛,但亦不必张扬。他认为一个人处世,名声、节操当重比五座名山(即中岳嵩山,东西岳为泰、华二山,南、北岳为衡、恒二山),而把名利当看得要比鸿毛还轻。他告诫子孙要充分利用晨晓与黄昏读书破万卷,方能心胸宽敞;行万里路才能见多识广,出游十步遇芳香。从阅人之中习人之长,在阅物中知我华夏位于何方?做为国之子民,做到厚德、廉俭、勤劳,才能积极进取,只有牢记“上匡国,下利民”,才能更好地立足于世。谨遵父亲《家训》中的教诲,数十年中我在教育界勤奋工作之余,每日晨昏始终未忘多读书,读好书。努力为自己累积储存知识,做到“脑中有存藏”,方能下笔“腹内有华章”,不断摒弃“书到用时方恨少”之窘,行万里路,让我拓宽了眼界的广度,心灵的宽度,见识的厚度。这些年里我曾先后游历过京城八达岭、居庸关与山海关的万里长城,感悟到我华夏古贤为防御外敌兴修万里长城所赋予后世以智慧与贡献。游历古都西安,看到“贞观之治”后的盛唐景象,从而加深了对现时我党改革开放四十年后对祖国带来日新月异变化之影响的理解。游历苏杭二州,让我感受到西湖的自然风光以及拙政园、虎丘山等古时建筑的美轮美奂,姑苏不愧为“人间天堂”,我华夏真乃是地大物博。尤其是大上海,那是我所敬爱与忠诚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去那里我曾瞻仰过“一大”圣地,愈加深切地感受到历史和人民大众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她的确有着过人之处。她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经二十八年终于建成由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的党,也成为全国的执政党。当年包括我们家在内缺衣少食的平民百姓,勿庸置疑,怎么能不从骨子里拥护热爱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呢?“吃水不忘打井人”,我的家庭世世代代忘不了共产党的恩德。有人说,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无国便无家。所以,人人都要爱中华。这就是我父亲在《家训》中为什么强调要求每个毛氏子孙要牢记“福国惠民”的道理。勿忘党恩,努力做利国利民之事,是我毛氏人家的家国情怀。

如果说我的父亲以诗书传家,写词作赋启迪毛氏子孙修身励志做国家栋梁之才,那么,我的母亲则是我们传承清廉家风的最好榜样。以母亲为范,不单单是她给予我生命,我更敬仰她的刚强自立、勤劳善良。她对内节俭持家精打细算,对外却乐于助人从不吝啬。父亲病逝时她年仅四十,便独自居孀撑起超载的家庭命运之船,以她闺中学得的织技将我兄妹四人抚养长大,我钦佩母亲的自立自强。在她有生之年对我的说教与行为感染下,我体悟到自立是对个人生命应有积极负责的态度,自强要靠自己的努力做生活的拓荒者而不去依赖别人。当年母亲为生活所迫有太多的艰辛,但她从不挂在脸上。记得我在师范读书每当离家前夜母亲都在灯下为我准备行囊,那瘦弱的身躯,憔悴的面容,缕缕的白发……我的泪水总是悄悄流过面颊,有时忍不住表露报答于她。可母亲总是开导我:“妈让你多读书就是让你学好本领将来能为国家做事。多读书也是为了让你知礼义,要先国后家”。她还不止一次用切身所为鼓励我女人也要做大事,“九·一八”日寇侵华她夜半为八路军抗敌带过路;为“辽沈战役”将士连夜赶做过数双军鞋;为抗美援朝负伤回国养伤暂住我家的伤病员煎药熬汤,是我童年亲眼所见。她会裁衣,不管多忙,有求者来之不拒。母亲的所有善举,她的无畏、无私、“无我”,总是潜移默化影响我的人生,是最好的家教。我在她的教诲下实现了入队、入团、入党的人生“三愿”。我的母亲出身贫苦,虽没进过学堂,但她识字,家中的藏书诸如《三字经》《百家姓》她诵读如流。经常用浅显的道理对我们进行教育。现在想来真是往事悠悠,但并非都如烟云般般消逝。还记得童年时母亲曾用“融四岁,能让梨”《三字经》中的经典故事教育我要与兄姊们分享食物。她反对暴殄天物,常常告诫我们,惜衣有衣,惜食有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记得在我念小学时每当写作业,母亲总是叮嘱我不要浪费纸张,要“一纸三用”,先写铅笔字,再写钢笔字,三写墨笔字。母亲的告诫与引导,使一种具有节俭精神的美德,似甘霖如雨露般滋润了我的心田,这种节俭节约不浪费的理念渗入了我的骨髓由来已久,早已成为一种自然的生活习惯。直至现在,在我的价值观中依然存在只买对的,不买贵的。方志敏烈士曾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俭以养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当即将迎来党史百年之时,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决心保持清正,要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此,我特意填写了一首《卜算子·表衷情》以献给我们党的百年华诞:

传承好家风,《父训》记心中。

不忘初心铭使命,为国献忠诚。

向党表衷情,奋斗我余生。

伟业百年今更胜,戳力中华梦。

来源:廉洁海淀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