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做个明白人?
-
2022年10月24日
祭祖的意义,是提倡孝道,教人不忘本,所谓「知恩报恩,报本反始」。
孝敬是人道的大根大本,人人发扬孝敬精神,社会风气就会归于淳厚。所以《论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要学做「大人」,也就是要学做圣贤君子,首先要彰明自己本有的光明德性,然后才能亲爱人民,使人民也能够明明德,最后才能达到至善圆满的境界。所以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同样是要做一个明白人。
怎样才能做个明白人?古代祖师大德常问一句话:「你会么?」如果你会,你就是个明白人;如果你不会,你就是个糊涂人。
那么,怎样才算会呢?就是要善学;学习佛法要善学,学习传统文化也要善学。
能够善学,你就能得到传统文化的真正利益,一生幸福、美满、快乐;如果不善学,即使传统文化这么好,你也可能愈学愈出问题、愈学愈多毛病、愈学愈痛苦。
这就好比一帖良药,如果懂得正确的服用方法,你的病很快就能治愈;反之,如果服用的方法错了,可能你的病会愈来愈加重。所以问题不在于药,而在于你自己是不是懂得善用。同样的,学习传统文化学出了问题的人,关键不在于传统文化,而在于你自己本身不善学,你学错了、学偏了!
如何才能善学呢?这包括善听、善思、善言和善行。
谛听就是善听,要用心仔细的听,正确的领受圣贤所说的话。就像孔子讲君子九思当中,就有一项是「听思聪」,听话要听清楚,要听懂话中的含义。
如果把话听漏了,或者把意思听错了、理解错误,所谓「依文解义,三世佛冤」,那就很麻烦了,会产生误会与偏差。最重要的是要正确理解其中的意义,而不是执着于语言、文字。
善思就是如理的思惟。儒家非常强调,学者必须慎思、明辨。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论、事实与因果,都要很理智的分辨清楚。例如,要明辨契理与契机的问题。
念之就是修行,这就包括了善言与善行。要把圣贤所说的道理时时刻刻系念在心里,并且在言语和行为当中体现出来,要修正自己的烦恼习气,正己化人。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