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之间,无论贫富贵贱,都会自然产生五种关系,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当我们遵循五伦的正道而走,自然有德行流露出来。父子有亲,亲是德;君臣有义,义是德;夫妇有别,别是德;长幼有序,序是德;朋友有信,信是德。
其实,世间所有的问题,只要人和人处好了,大部分的问题都会化解。
当人会尊重人,他内心有恭敬、有仁慈,就会爱惜万物。所以世界虽然乱,但是要解决问题并不复杂,只要把五伦做好,把人做好,问题就解决了。
像父子关系是不是某一个人规定的?不是,它是一种天然秩序。当孩子出生时,有没有人规定为人父者要对孩子很慈爱?没有。
当他看到刚刚出生的孩子,不由自主的就会生起无限的慈爱跟关怀,只想着如何让孩子能健康成长。孩子从小对父母也是非常地依恋,那种爱是天性。
很多一两岁的孩子,父母亲处罚他的时候,愈打他,他愈往父母的怀里钻,打得愈用力,他抱得愈紧。小孩子开口闭口,都是我爸爸说、我妈妈说。
所以,父慈子孝,父子之间、母子之间的这种亲情是自然的。
我们再看现在的父子关系是不是“父子有亲”?为什么自然的秩序被扭曲?要把原因找出来。
父慈,如何慈爱孩子?这很重要,假如慈爱孩子用错了方法,就变成了溺爱。自己还觉得是为孩子好,其实是在害孩子。
像有一对夫妻省吃俭用,就希望照顾好自己的宝贝儿子,所以好吃的、营养的都先让孩子吃,他们的孩子每天都要吃一只鸡腿。
有一天先生生病了,太太就想:生病了,应该多吃些有营养的东西。所以,太太就把每天都要给孩子吃的鸡腿,拿到先生面前说:“今天你吃吧!”
结果先生的手还没有抬起来,他的儿子在旁边给了妈妈一巴掌,说:“这个鸡腿是我的!怎么拿给爸爸吃?”
你看夫妻尽心尽力照顾这个孩子,才照顾到小学的时候,居然连只鸡腿都不愿意给爸爸吃,甚至还给妈妈一巴掌。
各位朋友,假如我们是他的父母,能不怨吗?能不后悔吗?但是这个怨、这个悔,源头在哪里?
源头在我们自己没有智慧去爱护孩子。我们没有了智慧,用错方法教他,所以把他宠坏了。
《资治通鉴》告诉我们:“爱之不以道”,我们爱护下一代,假如不依循着道理,“适所以害之也”,你反而是害了他一辈子。
所以为什么说“慈母多败子”,很慈爱的母亲为什么会养出失败的孩子出来?就是她那个慈爱当中没有智慧、没有理智,这是不行的。
所以我们今天要无怨无悔,很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先有真实的智慧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有了智慧,能把孩子教好,你往后的人生才会轻松自在。闽南话说的,“好子好游玩,歹子不如无”,有好的孩子,你的中晚年就会很轻松愉快;孩子没有教好,一辈子都会埋怨,都会挂碍。
所以“至要莫若教子”,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定要把下一代教好。
因此我们当父母的人也要学习圣贤之教。
做人不只是要学为人师,还要学为人父,学为人母。《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育孩子的方法错了,也是为人父母的过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