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则约,俭生廉,俭为立身之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之为德,由来已久。上古尧舜之时,就对节俭的作用给予高度肯定。相传虞舜曾称赞夏禹:“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吃粗米饭,喝野菜汤,穿短打布衣,住茅草屋,为后人所称道。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在生活观念上却几乎一致“尚俭”。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他认为,节俭自持,是富裕安康的前提条件之一。孔子讲究礼仪,但是强调以节俭为本,“礼,与其奢也,宁俭。”墨家更进一步地提出为人为政都要节用:“圣人之所俭节也,小人之所淫佚也。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还提出了适度消费的理念,倡导在衣食住行中加以贯彻。
优秀的品质总是如影随形。节俭往往会催生廉洁,而廉洁亦会提高威望。为官者把俭朴和廉洁的关系理清楚了,节欲戒奢,戒奢从俭,以俭养廉,也就掌握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法宝。因此古时官吏的升迁考核,常将能否“节俭”作为一项基本内容。
成由俭,败由奢,俭关乎长治久安
在古人看来,节俭不仅是个人生活中的美德,更应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去看待。一个国家和民族若失了勤俭,沉溺于奢靡享受,自然会衰退了务实、开拓、变革的精神。
开国之君,创业艰难,懂得勤俭兴邦。后代子孙生长于富贵之时,如何能做到节俭如初?宋朝建立了一套制度来约束宫中花费。有一次,赵匡胤命文思院工匠制造一只蒸笼,却很久没有送来。他责问原因,侍从解释说:按照规定,这事要先经过尚书省,尚书省下达到工部,工部再到文思院,文思院拿出制作预算,再反过来逐级上奏,得到批准,才可以正式制造,所以需要些日子。赵匡胤一听,不悦:“一只蒸笼还不是想买就买,怎么还要这个批、那个审的?”宰相赵普解释:“这个规矩,并非为限制陛下,而是为陛下子孙所设的。假如后代子孙生长于富贵,不知道创业艰辛,很可能今天要这个,明天干那个,铺张浪费。有了制度规矩,他们的欲望就会受到限制。”赵匡胤连声称赞这是好规矩。
然而,北宋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即位后,开始几年还励精图治,可身边总有人天天鼓吹“岁月能几何,岂可徒自劳苦”的腐朽堕落人生观,宋徽宗听了声声入耳深信不疑,生活愈发奢靡起来。他最宠信重用的将相大臣,也几乎个个都是挥金如土的高手。重臣蔡京生性好客贪吃,经常大摆宴席,有一次请僚属吃饭,光蟹黄馒头一项就花掉一千三百余贯钱。他家仅厨师就数十上百人,内部分工极细,有人专做包子,有人专门切葱丝。
沉于奢,施暴政,必将百姓置于与自己完全对立的地位,当百姓再也无法忍受之时,就是统治者的覆亡之日。北宋百姓喊出“打破筒(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的呼声,在两浙、黄淮等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起义,严重动摇了统治根基,使北宋政权在金兵来侵时不堪一击,轰然覆亡。
历史需要常常回看。包括吃喝浪费在内的奢靡之风给每个时代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有的国破,有的家亡,有的殒身,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不良社会风气,贻害深远。无数事例也证明,反对浪费,推崇节俭,必定会提升人民的精神状态,促进吏治清明、社会向上与国家兴盛。正所谓“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俭与奢的影响,在“百善俱兴”和“百恶俱纵”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勤俭这个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正所谓:人勤,可发家;人奢,富不长。
唯有保持勤俭,才能知足常乐,安稳一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