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儿童节 | 一朵小花 一个世界

2020年05月31日
红尘炼心
关注


读八十年前小学生作文有感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汉字,是世界上最独特的智慧符号。而文言文将语言和书面文字采用不同的系统,让几千年后的人依旧能够读得懂。

今天,只要稍稍懂得文言文,您读《论语》时,就像跟孔老夫子对面谈话一样。中华传统文化,正是因为有这一独特的传承方式,才一直流传至今。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白话文逐渐取代了文言文,至今已经有八十余年。在八十余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学习这些文言作文的时候,令人唏嘘不已的是,这些作文蕴藏着深厚的文以载道的底蕴,充满了朴实的中国人代代承传的智慧,散发着简要鲜明的雅韵,让人回味无穷……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八十多年前小学生所写的作文,一窥中华文化的魅力。

《记梁燕》

梁有双燕,衔泥筑巢,育四雏。黄口外仰,索食孜孜。是时,翁母燕捕青虫饲之,倏忽十余往返,辛勤备至。嘴爪虽裂,雏犹啼,饥不已,翁母忘其疲也。如是者历三十余日,翁母渐倦,雏则渐肥,鸣声喃喃,如习语言。时振刷其羽,做奋飞之势,一旦羽毛丰满,则从翁母飞翔庭树间,徘徊数日,各随风四散而去。顾翁母意犹恋恋,时于高空做呼唤声,若欲其雏之归者。逮久不返,始知其雏之终不归矣!于是,却入空巢,啾啾终夜不已焉。嗟乎!吾人不皆有父母乎?曾亦思己当雏时,父母亦若是之辛勤乎?已当远适他乡时,父母亦若燕之恋雏乎?兴言及此,吾知天涯游子,必不若雏燕之长离翁母矣!

民国初年佚名小作者

读毕此文,异乡游子岂无思念父母之心?

《弟子规》云:“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民国初年一位佚名的小作者,姐姐要结婚,父亲请他归家帮忙,他得向校长大人请假,写下这一篇孝亲尊师、剀切感人的请假函:

《禀校长有事告假》

校长大人钧鉴:顷接家严来谕,知家姊于本月某日为于归吉期。届时不无预备及应酬等事,命生在吉期前后停课数日。生思光阴最为宝贵,且求学时期亦甚有限,似此多辍,未免有荒功课。然出自父命,又难违背。况堂下无人,谁去赞助?即对于家姊一方面亦不得不到家话别。反复思之,此次告假,实有不能或避者,特将家书进呈尊鉴,务请给假数天。一俟事毕,即行来校续课,绝不敢一再延迟也。端此上禀。敬请钧安。生某某谨上。

谨慎之于晨,《弟子规》云:“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一篇民国初年小作者的《论眠床》颇为入理:

《论眠床》

床为器用之一,专供人之睡眠。则其有利于人亦非浅矣,岂可轻视之乎?盖人之做事,终日劳动脑力,既乏精神亦疲。若无床以供睡眠,将何以修养此脑力与精神哉?而说者谓人宜勤不宜惰。怠惰之人每多贪眠,是床所以养成怠惰之习惯也。何足重哉?然而人之勤惰,在人自为。勤者自勤,惰者自惰。夫岂有此眠床而始养成其怠惰之习惯耶?

民国初年小作者汪绍曾的《记任末之好学》颇为感人:

《记任末之好学》

昔者任末好学,家贫学无常师,负笈四方,不畏道路之险,舍于丛林之下,恒藉星月之光而读。常叹曰:“人生当求学,学既精虽没犹存,否则虽生于世,亦行尸走肉耳。”蒙曰,任末不惧途路之艰难,求学于千里之外,宿于荒野丛林之中,而不知苦者,因欲学业之成而留名于万世也。假令任末惜其身体,不涉险阻,不知求学,老死于户牖之下,安能成学留名于后哉?噫!若任末者可谓能立志者矣!

谨慎之于衣服,《弟子规》云:“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民国初年小作者的《衣服之功用》启人深思。

《衣服之功用》

衣服者,所以保卫身体者也。人无衣服,何以调寒暖?亦所以整肃仪容者也。人无衣服,何以壮观瞻?是衣服之不可或少也亦明矣。今之衣服,大别有二。一用以御寒者,曰:“棉裘。”一用以去暑者,曰:“麻葛。”以其功用论之,整肃仪容犹其次焉者也,实所以保卫身体耳。今之人置备衣服,但趋向时尚,反致失其功用者,不亦愚乎?

这就是那个质朴的时代,这就是那些像小花一样的少年。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