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是深渊,心被污染,难有成就
-
2023年04月21日
曾国藩先生终其一生,都在教导家人和后世子孙要铭记改过迁善的重要性。曾国藩在年轻时,“自负本领甚大,每见人家不是”,自己才华横溢,就看不起他人,经常挑剔他人的过失。三十岁时才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立志学做圣人。曾国藩改正自己过失的方法就是写日记,通过日记记录自己一天的言语行为,到晚上的时候回忆这一天,言语哪一点说得过分,哪一点不符合圣人的要求,然后加以反省、自责,甚至公开自己的日记,让身边的好友监督自己。
曾国藩先生在其家书中写道:“京师子弟之坏,无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曾国藩提醒晚辈,京城子弟之所以会变坏,就是因为“骄奢”二字,没有其他原因。所以,一定要把这两个字放在心上,作为警诫。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凡是出生于世家的子弟,吃穿用度、饮食起居都要与贫寒的读书人相同,这样才能成大器。如果沾染上富贵习气,竞奢斗富,这就很难有成就。因为欲是深渊,人的欲望一打开就没有止境,如果把心思用在这些方面,就没有心思求“道”,心被染污了,不可能有成就。
“凡人皆有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曾国藩做到四省总督,权倾一时,但是不希望子孙做大官,而是希望子孙成为读书明理的君子。为什么?如果一个人不读书,做官后贪污受贿,结果锒铛入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奋斗半辈子,最后在监狱里度过,这就是由于不读书所导致的。
所以,读书的好处就在于让人明理,理得心安,才不会像一般人一样忙忙碌碌地追求房子、车子,过骄奢淫逸的生活。《周易》中也说:“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领导干部如果学习《周易》这句话并身体力行,很多灾祸都可以避免。所以,一句话能够终身奉行,一生都受益匪浅。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也不贪、不占,不贪财、不好色、不贪名、不贪利、不贪吃、不贪睡,还有什么自由可言?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其实他们所说的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被自己的欲望所控制而不能自拔,就像吸毒一样,越吸越上瘾。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中国古人认为,真正的自由是能把持自己的欲望,面对财色名利的诱惑如如不动。比如,在钱面前不动心,面对金钱就自由;面对女色不动心,在色面前就自由;面对名利不动心,在名利面前就自由,这才是真正的自由。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喜好贪财,就会有人用钱来贿赂,自己就被金钱诱惑,跳进深渊;喜欢美色,有人就用美色来诱惑,自己可能因为色的诱饵而身败名裂。所以,古人说“名缰利锁”,名利就像缰绳和锁链一样,把自己捆了一层又一层,有什么自由可言呢?
儒家常讲:“人到无求品自高”。如果有求,就会对人低三下四,哪里有什么清高可言?所以,圣贤君子确实都是“无求品自高”。古人说:“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随缘而已,有人用我,我就帮助君主平治天下;没有人用我,就退而谨慎修身。像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所以,有求就没有放下,会患得患失、有烦恼。把“我”能放下,“我贪、我爱、我痴、我慢、我疑”自然就没有了。如果还有一个“我”,就会有“我”要控制、“我”要占有、“我”很得意、“我”很受尊重、“我”认为怎么样等。现在的年轻人经常说“我”认为怎么样,经常把“我”挂在嘴边的人,都是我执很重。当真正放下“我”的时候,才能看到对方需要什么、大众需要什么、社会需要什么、国家需要什么,而不是执著于“我”想做什么。
上等人像颜回一样“不二过”,知道事情错了马上改正,保证不犯第二次。自己根性很差,是中等甚至下等人。为什么?古人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现在人一日不读书,就面目可憎,自己的意思、喜好、自私自利、追求安逸享乐、骄奢淫逸的心都生起来,这就体现出“长时熏修”的必要性。所以,不离圣贤书,不离圣贤教诲,对于境界的提升至关重要。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