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芝兰的爱心不仅温暖了福利院的孩子们,还延伸到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群中。她先后为莲花县福利中心的“三无”老人送去毛衣,为安源区后埠街的困难家庭捐赠衣物和现金。她的善举感染了身边的人,当地街道办、社区为她提供场所,组织志愿者学习编织,共同为福利院的孩子们送去更多关爱。
如今,虽然谢芝兰的手指因长期编织而变形,视力也因年龄增长而下降,但她依然乐此不疲。家人的支持与理解,社区的帮助与鼓励,让她更加坚定了继续编织爱心的决心。谢芝兰说:“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会一直织下去。”
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后埠街后村社区,有一位年逾八旬的退休老人,她以平凡之躯,织就爱心篇章。25年来,谢芝兰老人亲手编织了500余件毛衣,悉数赠予当地福利院的孩子们,用一针一线传递着温暖与希望,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毛衣奶奶”。
谢芝兰生于1941年,21岁中专毕业后,便扎根于萍乡市广寒寨乡林场,从事树木护理工作。工作之余,她见食堂大姐织毛衣手法娴熟,便心生向往。因林场周边无编织针售卖,谢芝兰便就地取材,在林场青年的帮助下,用竹子自制了几套编织针,从此踏上了编织之路。
在食堂大姐的指导下,谢芝兰从最简单的平针学起,织得不好时就拆了重织。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苦练,谢芝兰的“织艺”水平渐渐提高,什么元宝针、上下针、罗纹针等技艺娴熟。半年后,她终于穿上了自己亲手织出的毛衣,织出了属于自己的温暖。
1994年,谢芝兰所在单位组织前往安源区福利院开展帮扶活动,这次经历让她深刻了解到福利院孩子们的困境。她主动与福利院联系,得知孩子们衣物匮乏后,便决定用自己的双手为孩子们织出新衣。从此,谢芝兰开始了为福利院孩子编织毛衣的爱心之旅。退休后,她更是将这份爱心当作自己的“第二职业”,用一针一线编织出孩子们冬日的温暖。
“年纪大了,也做不了别的事情,就干点拿手的吧。我看毛衣就很实在,孩子们穿在身上很暖和。”谢芝兰这样说。
25年间,谢芝兰对福利院孩子们的需求了如指掌,从尺寸到颜色、图案,她都细心记录,确保每件毛衣都能合身又贴心。据统计,她亲手编织并赠送的毛衣已超过500件,而整个福利院收到的毛衣总数更是达到了600件。
谢芝兰的爱心不仅温暖了福利院的孩子们,还延伸到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群中。她先后为莲花县福利中心的“三无”老人送去毛衣,为安源区后埠街的困难家庭捐赠衣物和现金。她的善举感染了身边的人,当地街道办、社区为她提供场所,组织志愿者学习编织,共同为福利院的孩子们送去更多关爱。
如今,虽然谢芝兰的手指因长期编织而变形,视力也因年龄增长而下降,但她依然乐此不疲。家人的支持与理解,社区的帮助与鼓励,让她更加坚定了继续编织爱心的决心。谢芝兰说:“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会一直织下去。”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