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桑梓旧梦长(陈井凤)

2024年11月15日
Summer
关注

桑梓之地,旧梦如织,绵延不绝。18岁那年,我怀揣着憧憬离开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庆丰小镇外出求学。彼时的心,满是渴望与欣喜。

岁月悠悠,家乡的印象在我的心里悄然变化。大抵是我太念旧,抑或是根植于血脉的农村基因。在都市的繁华与喧嚣里,我的内心越发眷恋那满是乡音的小城。去年,我毅然回到家乡,以全新的姿态在这片故土重新出发。

工作之便,我有幸踏遍了建湖的两百余个村落,每一处都仿佛是时间的低语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往与今朝。闲暇时,我将家乡的风景定格于镜头,分享于网络,意外收获了一些漂泊异乡的游子们的共鸣与鼓励。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让我对家乡的风土人情有了更深的认同与归属。

国庆假期,我与母亲一同回到老家收黄豆。丰收的喜悦在田野上肆意蔓延。每一粒黄豆的跃然而出,都仿佛是自然赋予的礼赞,见证了生命循环不息的奇迹。我儿时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我家东房间里那台14寸的熊猫黑白电视机,一到傍晚便吸引着邻居前来。大家挤在小小的房间里,模糊的黑白画面,偶尔还需要拍拍才有信号。跳动的光影将大人的目光紧紧锁住,孩子们则借着月光,在门口空地上乐此不疲地玩着。

“当时只道是寻常,朝花夕拾今才悟。”站在时光的风口回望往昔,我不禁笑出了声。微微眯起双眼,恍惚间,我仿佛听到母亲说:“小凤啊,回来写作业了!”

桑梓旧梦长,情丝永未央。它如同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滋养着每一个人的心田。愿我的家乡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更加繁荣昌盛。愿这片充满爱与希望的土地,永远闪耀着温馨与美好的光芒!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来源:盐城学习平台2024-11-04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