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忠素的钢笔和学习笔记
这本学习笔记现在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展厅内展出。尽管日记本已经泛黄,但钢笔字却一点也没有褪色,从字里行间里,我们能阅读到这位军人不一样的文化素养。
郭忠素是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中少有的高级知识分子,他曾在延安抗大敌工班学习了近四年,一辈子从事的工作也是对敌工作。
奔赴延安走上革命道路
郭忠素15岁离开家乡,考入山东济南一所省立学校。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火,知识界反响尤为强烈,当时中共济南市委派宣传部部长杨涤生到济南教育界负责组织领导工作,号召广大青年学生联合起来、行动起来,进行抗日宣传和募捐活动,郭忠素也积极地参与其中。
1938年初,郭忠素欲求学于临汾,临汾沦陷后改途延安。1938年5月至1942年3月,他在延安抗大敌工班学习。
郭忠素18岁入伍,当时也算是部队中为数不多的“学生兵”,部队领导非常欣赏他,他也积极发挥自身特长,加上吃苦耐劳,很快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八路军战士、干部。他先后在山东纵队二旅、十三团、滨海一军分区、日北县敌工部、一师、一纵、335团、112师、38军任职,历任干事、副队长、股长、政治教导员、协理员、副科长等职。他善于宣传鼓动,作战勇敢顽强,政治斗争经验丰富,给上级、战友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虽然入伍后一直没有回过家,但郭忠素常写信告诉家里他的工作生活情况、参加了哪些战斗等,信一般都是写给他的父亲——鱼台县早期的共产党员,父子两人都有共同的目标,坚信胜利终究属于为人民谋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在父亲和哥哥的影响下,郭忠素的弟弟郭忠和也参加了革命,并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回到家乡继续为革命工作。父子三人齐抗战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
通过写日记严格要求自己
郭忠素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参加大小战役战斗几十次,立下不少战功。解放天津时他负伤了,部队南下时,他虽患严重眼疾,仍一直坚持行军,且不放松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忠素和一位志同道合的解放军女战士在上级首长的撮合下结为连理。婚后两人虽在一个部队,由于工作原因,他经常加班加点,再加上部队经常换防,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一直到1950年初,部队在河南休整、生产时,他们才算在一起过了一段平稳生活。
郭忠素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在日记中经常会反省自己,比如他7月7日的一篇日记写道:“6月28日以来,日记就断了,这一时期心情是乱的,工作是松的,生活是散漫的,一天迷迷糊糊,不知干些什么事情……”他也会在日记中时刻提醒自己,比如第二天的日记中他写道:“我希望今后组织加强对我的约束,抓紧一点,或许能好点,必要时开展斗争,我也是乐意的。”
这一时期,郭忠素的家庭生活是非常幸福的,他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好日子还没过几天,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7月13日,第38军奉命从河南信阳向东北开进,8月上旬,在铁岭、开原一带集结整训,郭忠素也投入紧张的备战工作中。
1950年10月22日,郭忠素随志愿军第38军入朝参战,把妻子和孩子留在了后方。面对着坚强的妻子和只有七八个月大的孩子,郭忠素内心很复杂,他说:“等着我回来,回来好好陪你们!”
可是郭忠素并没能实现自己的心愿。
负责开展对敌瓦解工作
郭忠素入朝期间,担任志愿军第38军政治部敌工科副科长,负责开展对敌瓦解工作。战斗中,他采取舆论造势、心理攻击、战场喊话等方式,涣散敌人的战斗意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对待俘虏,第二次战役时,38军共计俘虏敌军官兵3614人,包括家属共4000余人,军里加强了俘管大队管理,他严格遵守政策规定,不歧视、不虐待俘虏,实行人道主义管教,致使有的俘虏竟然不愿意回去。连曾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也不得不承认我军宽待俘虏的政策是人道的,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发现……他们是更加文明的敌人。有很多次,他们同俘虏分享仅有的一点儿食物,对待俘虏采取友善的态度。”
1952年5月,38军奉命在“三八线”附近组织防御,部队迅即做好各项准备,按时到达指定地域,与敌人进行反复较量,形成了有利于志愿军的战争态势。6月11日,上级指派郭忠素和114师组织科科长孙敬之等人外出执行任务,在途经遂安郡时,不幸遭遇敌人炸弹袭击,全部壮烈牺牲,郭忠素献出了32岁的生命。
郭忠素的父亲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后,十分悲痛,他对前来探望的人说:“忠素是为国家牺牲的,值得!”此后,郭忠素留给家人的是一张年轻军人的照片。
郭忠素的曾侄孙郭海曾在38军后代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征文中写道:“我孩童时,每年爷爷奶奶都把一个年轻军人的照片摆放在堂前,照片的前面摆放着水果和点心。少不懂事的我当时很困惑,因为那时我老爷爷还在世,我问我奶奶照片中的这个年轻军人是谁,我奶奶告诉我这是我老爷爷的二弟弟,牺牲在朝鲜。二老爷爷(郭忠素)是我们家的骄傲,是我们后人心目中的一座灯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