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事修正孩子敷衍塞责的坏习惯
-
01月04日
我们叫孩子拖地,孩子可能有一个心理:“你叫我做,我就应付一下,我还要看卡通。”当孩子第一次答应你做事,是用应付、敷衍的态度做的,而你没有把他的思想修正过来,他往后做事还会是敷衍塞责。所以,孩子做事有没有负责任、是不是谨慎,这也要通过家长的耐性去追踪教育。第一次让孩子打扫客厅,一定要检查他是否把地拖干净了,包括边边角角都要检查,假如还是脏的,就代表孩子做事轻略,有头无尾。做完一件事情之后,不是自己觉得做得很好就可以了,而是应该主动请爸爸、请领导来检查,这才是一个负责任的态度。父亲检查之后应该说:“儿子,今天辛苦你了,拖得还不错,但是这个边角之处再仔细拖一下,就更好了。”首先给孩子肯定,然后再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这样的教育方法能让孩子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懂得恭敬谨慎。我们用怠慢的心处事待人接物,就是对人事物不恭敬,这会使跟我们互动的人有很不好的感受。古代有篇文章提到,有一年正值灾荒,很多人都到了饿死的边缘,有一个人就拿着食物,态度很傲慢地对饥民说:“拿去吃!”有个饥民很有志气地说:“不食嗟来之食!”我宁可饿死,也不愿意接受你这样无礼的对待。所以,纵使我们把食物、衣物送给别人,也应该平等对待,不可有轻慢之心。其实这些贫民是给了我们种福田的机会,我们还要好好感谢他们才对。当我们家里来了客人的时候,要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比如客人来家里住,我们要为客人准备好日常用品,如牙刷、毛巾等。纵使客人自己带了这些日用品,我们也应该事先准备好,那客人的内心就会感觉到你能处处为他着想,情谊就会愈来愈深厚,他也会很欢喜到我们家里来做客。记得我要送一台车子给我的一位老同学,父亲就跟我说:“要送人家东西,一定先把它全部检查清楚,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了,再送给别人。不能因为你要送人家东西,心理上就觉得已经给他很大的恩惠了。”我遵照父亲的指示,把车开到了修理厂让师傅仔细检查,结果发现离合器快坏了。我自己开习惯了,假如交给别人去开,他可能会叫苦连天,因此我就把离合器更换了之后再送给朋友。所以,纵使送人东西,也不可轻率。我们常常乘坐飞机,会麻烦朋友来接机,杨老师一定会先跟对方联系,告诉对方自己下飞机的时间。下了飞机还要走十分钟、二十分钟才能到出口,她把时间算好,让对方在这个时间再来,这样不会让对方等太久。这些细微之处,都能让人家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关怀。一个人能“勿轻略”,考虑别人的感受,他做事就不会随便、懈怠,当然也会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与关怀。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