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类聚 物以群分
-
01月09日
《易经》里提到一句很重要的教诲,叫作“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这个就告诉我们,善人会跟善人在一起,恶的人会跟恶的人在一起,如一丘之貉,酒肉朋友。所以你的孩子有善的本性才能吸引来善的人,就好像磁铁一样。那你的孩子不是磁铁,吸引不来善的朋友,遇到恶的朋友他又不懂得判断,他就不会离开。你看那个水果烂了两三颗,其他好的过几天都一起烂掉了,因为这个烂掉的汁流出来,其他的就被污染。所以他假如没有办法离开恶的朋友,他就会慢慢受到不好的影响。所以他要有智慧分辨好坏,他才懂得取舍,懂得对恶人要敬而远之,保持距离。 我用自己的人生印证了,善不会被欺负,而且经典也教导我们“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所以擦亮自己的光就可以感来很多光芒,就像众星拱月,你把自己擦亮了,很多星星都靠过来。所以真正会交朋友的人不是每天去阿谀奉承,送人家东西,讨人家喜欢,这样能不能交到好朋友?这样会累死你。你只要擦亮自己的德行,时时处处让人家跟你相处都是如沐春风,那朋友就很多了。
我从我的侄儿身上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道理。他的母亲差不多在他三岁以前就开始教他《弟子规》,而且是一句一句要求他落实在生活中。有时候他出去看到小朋友在打人,他会拉拉他妈妈,然后跟他妈说:“这个小朋友不能乱打人。”有没有人教他打人是错?没有。他为什么懂?所以当你教孩子善,他同时知道什么?恶。你告诉他孝是善,那他知不知道什么是恶?对,不孝。你教他兄友弟恭是善,他知不知道什么是恶?处处跟同学冲突是恶。你告诉他“凡是人,皆须爱”,要爱护别人,那他知不知道什么恶?那伤害别人是恶,不替人着想是恶。因为你教他善,所以他同时知道恶,所以他能够善恶分明,一分明他就懂得去取舍,什么样的人应该接近,什么样的人不该接近,什么样的事情应该做,什么样的事不该做,他开始有了判断能力。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年轻人常常都误人歧途,常常一些朋友一吆喝,他就不分青红皂白,就跟人家去干一些荒唐事,问题出在哪里?出在从小没人教他善恶,所以搞得他善恶不分。善恶一不分,只要遇到不好的环境、不好的朋友,马上就误入歧途。我曾经看过孩子已经犯了大错的一个家庭,警察局打电话到他们家,他的妈妈接的。“你儿子杀人了。”他妈妈说:"绝对不可能是我儿子,一定是同名同姓的。”后来赶到警察局,门一打开,他儿子在那里干吗?在那里做笔录了。她本来是在哀号说“绝对不是我儿 子”,结果突然话锋一转,“都是被那些坏朋友带坏的”,把责任那真是推得一干二净。不好的朋友是缘,不是真正的因,不是孩子误入歧途真正的因,真正的因在哪里?在孩子从小善恶不分,这是因,这个因遇到恶缘马上就走偏了。
当一个人善恶分明,纵使遇到坏朋友,会不会误入歧途?不会。所以与其担心孩子以后会不会遇到坏朋友,不如现在把他的根基扎稳固,让他善恶分明,你才能够高枕无忧。所以人要深谋远虑,不然一辈子会忙死你,而且忙了还不见得有效果,担心了还不见得有什么帮助。
我离乡背井到这么多地方去,假如我善恶不明,我妈妈要担心死了。所以我们要真正有德行、有学问才能安父母的心。你希望孩子以后的人生能够走得正确,走得踏实,不会误入歧途,你从现在就要赶快扎他的德行,扎他分辨是非、善恶、好坏的能力,这个才是长久之计。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