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英烈故事|程道健:永不消逝的电波

01月09日
中企经济文化
关注

辽宁学习平台

作者:周贤忠

                             

程道健

程道健,江苏淮阴人,1924年生,生前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司令部通信科科长。1940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副排长、指导员、连长、通信参谋、通信科科长等职,先后参加了建设和巩固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及向中南大进军等战役战斗。1953年1月在朝鲜平安北道灵泉面温井遭敌机轰炸光荣牺牲。

1953年1月11日,程道健入葬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墓地番号西区四排七号。

云山战斗

1950年10月,时任第39军117师司令部通信科科长的程道健,随部队入朝参战。出国作战面临着通信装备相对落后、器材数量不足、技术力量缺乏等困难,通信兵要想方设法来保障通信畅通,无线电联络工作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起着关键性作用。

1950年11月1日,当39军在云山地区将美军骑兵第1师8团包围之后,彭德怀命令39军竭尽全力将其歼灭,要求其他各军必须紧紧咬住自己当面之敌,阻其增援。当时向各军下达命令,如果用无线电报已来不及,有线电话又不通,只能用无线电话与各军指挥员通话。完全用暗语说不明白,用明语又怕泄密,遂采用打哑谜的方法下达彭德怀的命令,达到了对部队番号及地名的保密目的。当时各军指挥员接到命令后立即执行,原定总攻时间为11月1日19时30分,但到了当日下午,前线观察员突然报告,美军有逃跑迹象。39军指挥所决定把总攻时间提前至17时,通信科迅速与各师联系。正是程道健他们力保通信畅通,才使得各师调整迅速,有力地保证了39军对美军骑兵第1师8团实施围歼。

云山战斗共毙伤俘敌2000余人,其中美军1800余人,缴获飞机4架,击落飞机3架,击毁和缴获坦克、汽车和各种火炮,还缴获大批食品、通信器材等物资,打击了号称“王牌军”的美骑兵第1师的嚣张气焰。


步话机员与上级联系

横城大捷

1951年1月27日,在第四次战役横城战斗中,117师奉命配属42军,担负迂回穿插任务。2月11日17时,部队由儿柴里出发,程道健要求部队前进中以运动通信保障指挥。夜间战斗,规定全师干部战士左臂系白毛巾,使用特别口令,沿途不断设置路标,引导部队前进,同时无线电保持全时守听。23时许,师指进至琴岱里,发现前卫351团走错了路,程道健立即派2名骑兵通信员向北追至石子洞附近,将该团追回。师首长随即调整了349团、350团穿插部署,程道健即令无线电台做好开机联络准备,并立即派骑兵通信员向各团传达首长命令,保证了部队按首长决心继续穿插前进。

12日2时,师指到达指定位置。程道健迅速组织开设通信枢纽,按分工派出干部率领架设人员,架设通向各团的线路。与此同时,程道健又组织电台人员,迅速与各方向沟通联络,并构建了电台掩蔽部。3时许,有线电、无线电通信全部畅通。6时30分,各团到达指定位置,一场突围与反突围战斗随后展开。敌人向351团2营发起猛烈冲击,团部通往该营线路遭到严重破坏,团首长与2营失去联系。程道健知道情况后,急速命令电话班副班长池宣新组织查修。池宣新负伤后,忍着剧痛顽强爬行查线,并用双手紧握两端线头用自己的身体接通线路,保障了团首长对2营的指挥。

13时,117师将南逃的南朝鲜军第8师和美军第2师9团残敌压缩在夏日与鹤谷里之间的狭长地段。师令各团坚守阵地,堵住突围之敌,待黄昏后发起总攻。为搞好通信保障,程道健决定在围歼残敌时,除用无线电保障战斗指挥外,还要保持有线电的畅通,必要时运用运动、简易通信进行配合保障。正是这些联畅的通信,确保了横城战斗的大捷。

此战,117师共歼灭美军第2师9团2个步兵营、1个榴弹炮兵营和南朝鲜军第8师近2个团,毙伤敌850余人,俘敌2500余人,创下了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个师在一次战斗中俘敌最多的战例。

坑道通信

记者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部长崔伦撰写的《忆抗美援朝战争的通信保障》一文中还看到这样一组数据:“在第二次战役中,39军军、师之间在战役期间共架设线路238公里,形成了4条干线,使该军在3次转移中均与‘志司’及各师保持了顺畅的联络。”由此可见,程道健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所付出的努力。

崔伦还记述了一个发生在坑道里的通信故事。1952年五六月间,117师在190.8高地战斗中创造出了奇迹般的坑道通信经验。当时敌我双方反复争夺该高地,117师一个班的战斗人员被围困在坑道内。后面部队以为坑道内已没有我们的人,不准备夺取该阵地。这个班带有一部步话机,正当大家情绪低落时,步话机员徐福才沉着勇敢地说:“你们不要急,我想办法与上面联络。”于是,他将天线埋入地下,不出坑道,竟与上级联络上了。后面部队立即反击,夺回了阵地,救出了被困人员。

志愿军司令部通信处得知此情况后,派车将有关人员接来,专门召开了座谈会,写出专题总结立即发给各军、师遵照执行。当时通信处的同志也不理解为什么在坑道内天线埋地能沟通联络,就打电话到北京向技术专家请教,开始的答复是“这根本不可能”,等到前线已推广此经验时,又得到答复“这是电波利用坑道口部的反射作用”。可见认识来源于实践。

1952年12月,程道健调任39军司令部通信科科长。1953年1月3日10时,美军8架战斗机对39军机关、直属队及其附近村庄进行轮番空袭,轰炸持续近两个小时,程道健不幸中弹牺牲。

来源:沈阳发布
作者单位:沈阳日报社
责任编辑:胡飞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