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英烈故事|焦骥:高炮部队优秀的战场指挥员

01月09日
中企经济文化
关注

辽宁学习平台

作者:周贤忠
                                   

焦骥

焦骥,山西省临晋县(今属临猗县)人,1919年生,生前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64师611团副团长。1939年7月入伍,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8月7日,在朝鲜大同郡玉井里因触电不幸牺牲。

1952年1月7日,焦骥入葬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墓地番号东区六排三号。

保卫上海 击落国民党军轰炸机

1939年7月,在陕西杨虎城旧部特务连当兵的焦骥,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才是穷人的队伍,遂投奔八路军西安办事处。9月初,焦骥被安排到山西壶关县武乡地区抗大一分校学习。近一年的抗大学习和生活,使焦骥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八路军129师8旅23团9连当排长,后改任6连文化教员。

1942年9月开始,焦骥又先后任冀南三分区司令部巡视员、教导大队中队长和大队长、豫北14纵队41旅教导队队长、第207师620团副参谋长等职,参加了全面抗战和解放战争。

1949年12月,焦骥所在的第207师620团改编为华北军区高射炮暂编第2团,他继续担任副参谋长。1950年2月,为加强上海防空力量,有效打击国民党军飞机对东南沿海城市的袭扰,焦骥所在部队改编为高炮17团,奉命进驻上海,担负保卫电气公司、渡口造船厂的任务。

1950年5月11日,高炮17团参加了保护上海浦东发电厂的对空作战,在空军探照灯团的协同下,将来袭的国民党军1架B-24轰炸机击落。6月,焦骥被选派到解放军防空学校第一期干部训练班学习。他勤奋苦学,结业时10门功课总平均分达90分。

   高炮部队保护铁路线

初战告捷 一天击落敌机3架

1951年1月,刚从防空学校毕业的焦骥,被任命为炮兵第64师611团副团长,入朝参战。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志愿军既无空军,高炮又很少,防空力量十分薄弱。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飞机活动异常猖獗。白天,敌人经常以战斗机或轻型轰炸机,顺山沟、公路“搜索”飞行,只要见到车辆、人、畜,就进行攻击,直到摧毁,即使见到可疑目标,他们也不放过;夜间,敌机常派出单机巡查,对公路险要地段进行空中封锁,还不时地沿公路投放照明弹,将成千米的路段照得亮如白昼,一见目标就疯狂地扫射,企图利用这个办法,摧毁我运输车队,破坏道路,切断我军的交通线。

为抗击敌机空袭,根据志愿军炮兵指挥所的命令,焦骥所在的炮兵第64师611团与612团,共同担负起保卫清川江、大宁江等地区铁路桥、火车站的任务。

1951年2月11日9时,美军F-80飞机分3批、每批4架呈一路纵队向清川江桥袭来。正在团指挥所负责作战指挥的焦骥,遂下令全团统一捕捉第一架美机。当敌机飞至距清川江桥1200米时,焦骥一声令下,全团16门37毫米高炮和12挺高射机枪,突然一齐猛烈交叉射击。敌机剧烈抖动后带着青烟扎进清川江中,其余3架和跟在后面的第二批飞机,随意投下十余枚炸弹后仓皇逃离。第三批飞机爬升高度,以一列横队向高炮阵地冲来。焦骥立即下令全团统一捕捉右边的两架飞机,四个高炮连一个长点射后,右边第一架被击伤,第二架被击落。

13时28分,美军一架F-51飞机又飞临上空,企图侦察清川江两岸的高炮阵地,寻机进行报复。焦骥立即命令各高射炮连连长:“全团统一掌握射击时机,各连听令开火!”敌机刚进入全团火力范围,焦骥一声令下,全团从不同角度一起射击,敌机被击落。

初战告捷,一天击落敌机3架、击伤1架,此辉煌战果让全团官兵士气大振,并获得上级通令嘉奖1次。从此,他们越打越勇,战术技术越打越精。一个月内全团作战16次,击落敌机10架、击伤22架。

高炮部队官兵合影

航路上伏击 高射机枪击落敌机3架

高射炮部队力量的不断增强和部队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美机攻击效能不断下降。美空军反映:“1951年2月以后第5航空队执行武装侦察任务的时候,遭到了越来越强的高射炮火的射击。”“高射炮火迫使‘联合国军’的战斗机只能在更高的高度上活动。”

1951年3月中旬,高炮第611团奉命转移,参加保卫顺安机场的任务,焦骥根据敌情采取了伏击作战的方式。

为发挥高射机枪轻便灵活、出其不意的作战效果,焦骥率领4名连排干部,到预计伏击地区连续侦察三天,掌握了敌机活动规律,并确定了阵地位置。为提高打击敌喷气机的效果,焦骥与高机连干部战士一起,研究改装瞄准环分划孔,加大了航速装定,并将十字形瞄准环用铁丝改为米字形。经过充分准备,焦骥率领高机连游击作战3次,先后击落敌机3架、击伤1架。

1951年7月,朝鲜北部出现了40年未遇的特大洪水,铁路和公路桥梁多被冲毁。美军又乘机发起空中“绞杀战”,妄图使中朝部队陷入无粮无弹、不战自退的境地。

焦骥带领全团官兵全力投入了反“绞杀战”。8月7日9时,焦骥在大同郡玉井里组织部队防洪时不幸触电牺牲,年仅32岁。

来源:沈阳发布
作者单位:沈阳日报社
责任编辑:胡飞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