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2025年1月22日 星期三 21:24:41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黄冬华:“最偏远的邮路上,也有美丽的风景”

01月11日
Summer
关注

分拣麻利,步履轻快,黝黑的脸上笑容憨厚……上午8点,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樟树市昌傅邮政所报刊分拣室内,邮递员黄冬华忙得脚不沾地。随后,他把装满报刊的绿色双连邮袋放在摩托车后座,背上装有重要文件信件的斜挎包,骑上摩托车,一阵轰隆声,像过去23年里的每一个清晨,又踏上了全市最长、最偏远的邮路。

这条38公里的邮路,沿途路过18个村委会、52个投递点,覆盖70余平方公里。多年来,黄冬华在邮路上来回奔走近32万公里,骑坏了两辆自行车、5辆摩托车,投递过近千万份邮件。

别看黄冬华干得起劲,其实他的思想起初也有波动。2001年,黄冬华原本打算外出务工,但妻子突然患病。为了照顾家庭,他铆足劲应聘到家门口的邮政所。“不就骑车送个东西,有什么难,就当兜兜风了。”黄冬华说。

不承想,一两个月工作新鲜感过后,黄冬华就泄了气——“给了我一条最远的线路,路还不好走。”黄冬华回忆,自己心里时常打退堂鼓。

38公里的邮路跑起来并不轻松。“最怕下雨天,一是怕报刊被打湿,二是怕摩托车坏在半路上。”黄冬华说。

有一次,下起倾盆大雨。正在外面投递的黄冬华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停车用塑料袋把剩余5个村的报刊包裹好,继续赶路。可没走多远,摩托车车底传来一阵“刺啦”声,原来是进了砂石、链条脱了。

黄冬华心急如焚,打了好几通电话,才有修理师傅肯冒雨赶过来。雨下了一个多小时,车也修了一个多小时,他在雨中护着报刊也淋了一个多小时。

赶到下一个村委会,浑身湿漉漉的黄冬华愧疚地把湿了大半的报刊递给村党支部书记。等来的不是责难,而是连声问候——“黄师傅,辛苦了!进屋吃顿便饭吧。”

黄冬华为抓紧送件婉拒了好意,回到邮政所时已经是下午3点。尽管一路上浑身冻得凉飕飕、肚子饿得咕咕叫,他的心里却感到无比踏实、愉悦——“历经波折,最终顺利把邮件送到的那一刻,我感受到,做这份工作不只是为了生计,也是为了客户的期盼,更为了把报刊承载的党的声音送到最基层。”

南方雨天多,黄冬华就这样不断地在风吹雨淋中体悟着肩上的责任。在邮路沿途的兰溪村,村民张桂生说:“20多年来,黄师傅风雨无阻地给我送报刊,我这个看报的好习惯,就是他‘投喂’出来的!”

支撑黄冬华一次次踏上这条偏远邮路的,既有客户的认可,也有沿途的温暖。每次路过下余村,村民蒋芝绣总会招呼黄冬华进屋休息,冬天烤几分钟火,夏天喝几口凉井水。这些年,黄冬华在村里结识了许多老年朋友。每当他们想买个油盐酱醋、到镇里办个手续,黄冬华都能捎尽捎、能帮尽帮。

从一门生计,到一份事业,黄冬华思想发生了转变。前些年,黄冬华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那时我就告诉自己,要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把每一份邮件及时完好地送到客户手中。”黄冬华郑重地说。

回顾这些年,黄冬华感慨:“回想23年的工作经历,脑海里浮现的都是一个个温暖的瞬间——客户满意的笑容、家人的肯定、越来越好走的邮路、沿途越来越漂亮的乡村……原来,最偏远的邮路上,也有美丽的风景。”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胡澜琴 冯智志 杨鸣
总平台审核编辑:刘思远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