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恢复家道才能长治久安

01月22日
陶公壹生圆
关注


      当今社会,不幸福的家庭越来越多,最具标志性的表现就是离婚率的上升。有调查数据显示,在上海等许多现代化大都市,离婚率已经突破60%。也就是说,不到二个家庭中就有一个解体。伴随出现的是青少年的犯罪率也在同步上升。据有关部门统计,在目前在押的犯罪人员中,青少年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了70%。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家庭这个社会基本细胞发生了如此危险的“病变”?

      那是因为,我们的家庭失去了传承五千年的道德教育,导致父不父,子不子,父母失去了慈爱,子女没有了孝心。人心没有了道德的约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潮流冲击下,一遇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家庭很快就会土崩瓦解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由每一个家庭个体组成的。没有每个和乐幸福的家庭,就不可能有安定和谐的社会。毋庸讳言,家庭的和谐与否,对社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家庭的稳定靠什么维系?古圣先贤告诉我们,道德教育是家庭幸福的源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一直非常注重家庭道德的教育,此称家道,也即是现代所指的家庭经营之道。

      传统的家庭教育,永远值得现代人学习和参考,因为它是中国实践了几千年证明有效的家教方式,虽然经历改朝换代的变革,但是中国式的教育制度从来没有改变,证明了这个教育实践之伟大。中国过去的家对社会贡献非常伟大,长治久安来源于家庭和谐,就是家庭教育。古时家庭教育是私塾,因为中国过去是大家庭,每个家有祠堂,这是纪念祖先的地方,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念念不忘老祖宗的教训。许多家族都传承有自己的家谱,记载着本家族历代祖先的荣耀。每个家族还都有自己的家规,并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家训,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氏家训、了凡四训等等。正是有了这种中国独有的家庭管理形式,才把祖上的传统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来。所以传统的大家庭是个社会团体。由此可见,虽然现在谈恢复传统的大家庭是很困难的,但是恢复传统家道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当务之急。


      追寻先人的家道传统,我们发现,自古以来,一个地区,一个乡村,多以家族聚居,这在如今许多地方仍然保留着的村庄名字可见一斑,如张家庄、李家村、 赵家屯、刘家堡等。那时的家庭多是祖孙四世同堂。所以,在我们中国,古往今来很多社会责任都是由家庭承担的。例如子女教育是家庭负责,父母养老是家庭负责。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间是为家,为了光宗耀祖。还有邻里和谐相处、遵守公共道德等等观念,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熏陶,这种传统全世界找不到,只有中国有。只可惜,这种充满礼教的家道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从中华大地上渐渐消失掉了。我们对自己祖先传承的这些优秀传统礼教也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现在家没有了,古人讲:“家不齐(家要是没有规矩),社会就乱了;子不教(小孩要不好好教他),人心就坏了。”

       随着传统大家族的消失,导致家庭也在趋向解体一家庭成员越来越趋向单一,子女成家后便与父母祖辈分开独居,只剩下爸爸、妈妈带领一名子女,组成三口小家庭。这种越来越萎缩的家庭结构,失去了祖辈对下一代的家道传承功能,特别是没有了儿女对父母尽孝道的机会,导致祖辈(爷爷)无法向下一代(爸爸)言传身教,第二代(爸爸)无法向第三代(儿子)展现力行孝道的样子。这种家道的断裂,是导致当今社会道德沦丧的主要内在原因之一。

       怎么样才能转变这种状况,使家家离苦得乐?那就应该恢复从前那样的大家庭,过去这叫“合家”,就是祖父祖母、父母、兄弟、儿孙都集合在一个屋檐下,一个锅里吃饭,形成一个家族小社会。当然,时代发展到今天,想完全恢复从前那种大家庭形式已经不太可能,但把父母、公婆接回家来同住,向父母尽孝道,给子女做榜样,这一点还是不难做到的。

       同时,我们还可以另辟途径,充分发挥企业这个大家庭的作用,来弥补小家庭的不足。时下我们的企业多是家族私营式,企业家完全可以像家庭过日子那样去经营管理企业,通过在企业内部推行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用五伦关系管理员工。如果老板视员工为自己亲兄弟、亲姐妹,员工的老人都是自己的伯伯、叔叔,负责起为他们养老的责任,员工的儿女就是自己的子弟、子侄,老板董事长就是个大家长。企业内部还可以开办养老院,由公司负责养老、育幼、医疗,社会的责任由企业这个大家庭承担起来。


      一个企业能有这样的担当,他的员工就会永远忠于这个企业,就不会经常玩“跳槽”,就不会消极怠工。这样的企业一定会得到可持续大发展。

       这并非只是空想,听说雄霸世界的许多日本企业就是这样做的。而在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家也在做这种大胆尝试一一用家道经营企业,而且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北京的企业家胡小林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这个大家庭正实践着这一善法。如果这个办法能够在所有企业推广下去,就能弥补现代家庭教育的不足,良好的社会风气就会得到恢复。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