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母教是天下太平的根本

01月22日
陶公壹生圆
关注


      近年来,西方历史学家在研究中国历史时发现,我们中国人数千年社会安定、文化传承的原因,归于古人普遍重视家庭教育。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根本。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承担着养育下一代、教育下一代的重任;而完成此重任,母亲尤为重要, 可谓家教是社会安定和谐的根源,而母教又是家教的根本。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庭教育往往是几代人积累的结果。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成为圣贤君子;教育的重点,是帮助孩子“爱敬存心”。“父子有亲”是所有德行的起点,从这个父子之爱延伸出去,便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是故,父母真正对孩子毫无保留的、充满智慧的爱心,是家庭教育得以成功的根本。

      家庭教育说到底在于母教。何为母教?“父子有亲”是自性第一德, 它体现在母子之间,便是母教。《说文解字》对“教”的解释是“上所施下所效也”,“教”的本意,是通过上一代善事父母的行为,以启示下一代效法。失去孝道,则教无以立;未能力行孝道,则为失教。是故,所谓“母教”,便是为人母者,将自己孝顺父母、敬事公婆、助夫成德、勤俭持家、 洁身自好等行持,启示给孩子,帮助孩子彰显其本善的性德。


      母教分不同时期,包括胎教,幼教,成人教。

     胎教。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是从一入胎就开始了。古圣先贤非常重视胎教。如果说母教是天下太平的根本,胎教就是成就圣贤的根本。《礼记》有言:文王的母亲太任品行端庄诚实,一切事情,只有合乎德的才做。当她怀着文王的时候,眼睛不看不好的事物,耳朵不听不当的声音, 嘴里不会讲出傲慢的话。睡的时候很端正,坐的时候也不偏着身体,立的时候两脚就平平正正。平时不吃奇怪的食物。座位摆得不端正,她就不坐。所以后来文王生下来就很聪明神圣。由此可见,古人教孩子的方法是从孩子入胎开始,保护他不受到外部环境的染污,此为“长善”。母亲怀孕,十个月中只有善念,没有恶念,让胎儿感受到母亲的正气。言语柔和,不能发脾气,不能有爱欲,夫妻在一起要保持礼节,不让这些不安、贪欲影响孩子。胎教之重要,可谓确立孩子一生的禀性。

      幼教。孩子生下来,母亲就要全力保护好孩子,不仅要尽量母乳喂养,更要在家中为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创造出和谐、正面的气氛。父母能够将《弟子规》做出来给小孩看,就是最好的婴幼儿养正教育。谚语云:“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身。”小孩子看到三岁,一千天,所接触的都是正面的,没有负面的,将来长大了就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这样圣贤教育的根基就扎下去,是故,圣贤是教出来的。

      与此同时,务必要在孩子幼年,思想观念还处于养成之时,常常说善因善果、恶因恶报的故事给孩子们听。这一点,是这个时代的幼教所缺乏的,但却是安定社会、培养良才最重要的一方面。遗憾的是,现在圣贤教育丧失了,因果教育被视为迷信,讲起来大家都不相信,并且由于母亲要出去工作,还在婴儿时代的孩子,普遍会交给保姆或者祖母、 外祖母带,令孩子在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所学习、效法的不是母仪,很可能多是从电视上学来的纷乱思想观念!

      和与敬是母教之始。古人云:“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这句话意思很深,用在教育子女方面,则体现为夫妇若能够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子女必在心灵方面得以健康成长。反之,若父母意见相左,时有不和,则子女多不知所措,难以与他人相处,甚至有心理困扰。遗憾的是现代社会常常出现夫妇缺乏尊重,互不体谅,甚至离婚的情况,遂令问题儿童、问题青少年愈来愈多。因此,和敬是母教之始。和敬教育,从恭慎对待婚姻开始。


      家庭的任务有二,一是祭祖以传承家道,二是养老育幼以期代代出人才。由此可见,一个家有无孝子贤孙,一个国家有无圣贤出世,一个时代能否实现太平盛世,全都在于母亲能否相夫教子,能否持家睦族,能否传承传统的家道。

      贤母对于子女的教化,伴随着子女一生。从古至今,都不乏优秀的母亲为天下人所效法。俗话说:妻贤夫祸少。贤妻多为良母所教,如少时有良母教育,及长又有贤妻相辅,必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是故“善教儿女,为治平之本,而教女尤要”。

      今天的社会,女子常因其社会责任而疏于陪伴子女,不能教化子女,就大错特错了!身为现代母亲,首先要修信德,坚信本性本善,只看好样子,切不可生丝毫对立、不敬的心念;其次要创造整洁、充满正能量的家庭环境,继而随缘随分地将传统文化教学资料带入家中,令家人逐渐感受到传统文化深厚的爱心,进而学以致用,幸福一生。

      对于成就贤妻良母之女子德行,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子“四德”最为可行,历代无数贤妻良母们,正是以其柔顺婉约的德行,令其家无论贫富,皆可成为人间天堂。家如此,国亦然。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