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一捧传统文化清澈山泉洗濯我们干涸污浊的心灵
-
02月11日
《山泉》杂志2022秋总第01期卷首语
聂振弢

回首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沧桑巨变,盘点四十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惊世成就,欣喜自豪之余,我们不能不由衷钦佩邓小平当年的睿智。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失误主要在教育。我们的生产发展了,市场搞活了,经济繁荣了,国民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人均国民收入超过3.5万元, 但是,由于忽视和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人们被金钱蒙蔽和腐蚀了灵魂,吃喝玩乐、花天酒地成为时尚追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甚嚣尘上,道德沦丧,纲纪崩圮,有识之士莫不忧心忡忡。
在令人焦虑的大背景大环境下,我们的家庭溺爱出一批不懂孝道、不知感恩的“小皇帝”“小公主”,我们的学校培养出一批高分低能、自私自利的青少年,我们的国民教育薄弱,失范,网络上、电视里充斥着明星、大腕、富豪的一掷千金,颐指气使, 民族英雄、共和国楷模却被人肆意抹黑侮辱······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力挽狂澜,高屋建瓴,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国民道德特别是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2021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就是国民教育从孩子抓起、从家庭抓起的及时而有力举措。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同志和党中央的倡导,认真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新时代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生根开花结果,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筹资创办了会刊《山泉》。

清人陈宏谋在《养正遗规〉序》中有云:“夫在山泉水清, 出山泉水浊,繁岂泉之咎哉?汩泥扬波,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也。”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 性乃迁。”此乃古圣先贤之高见也。
《山泉》是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车。从孩子抓起, 从家庭教育抓起,重建道德规范,教人向上向善,是《山泉》义不容辞的责任。
《山泉》是恢复传统家庭教育的助推器。帮助父母和家长教育青少年懂得孝顺、感恩和敬畏,完善德行教化,形成良好家风, 建设和谐家庭,是我们始终不渝的追求。
《山泉》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呐喊者。文化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生生不息的根本。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毕生使命。
掬一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清澈山泉,帮助人们聪明闭塞视听的耳目,开启蒙昧无知的心智,洗濯干涸污浊的心灵,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筑梦人。我们与大家共同祈愿着。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