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精调通”老李的最后一个春运

02月17日
Summer
关注

今年,沪苏湖高铁首次加入春运。连日来,随着上海市各企业陆续复工,铁路迎来了返程客流高峰。凌晨,李红兵和工友们一起在刚开通运营不久的上海松江站附近按照计划对部分股道进行检修。“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加开了很多临客,留给我们的检修时间很少。作业任务重、时间紧,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巡检,确保旅客出行安全。”

李红兵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工务段的一名线路工。在忙碌中,他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第36个春运,同时也是在岗的最后一个春运。再过不到一个月,老李就要光荣退休了。36年来,老李参与了京沪铁路、沪苏通铁路、沪宁沿江高铁等新线的精调工作,是名副其实的“精调通”。“说实话,心里真舍不得,毕竟大半辈子都奉献给了铁路。”


李红兵(右)和工友手持塞尺,对线路关键设备进行检查。

夜里的上海松江站,寒风刺骨。老李打着手电筒,和工友们沿着线路仔细进行道岔巡查。“春运期间,铁轨承载的压力更大,任何一点小问题都可能影响行车安全。”老李一边检查,一边叮嘱身边的年轻人。

“这里往里压0.2毫米,这里往外挑0.1毫米……”道岔的最前端,老李用手中的工具飞快测量着,迅速计算出了调整量。虽然已经身经百战,但对老李来说,线路和道岔的养修不仅仅是“松一松扣件、调一调螺栓”这样简单的工作,而是一个精度要求极高的“绣花活”,线路的各项指标误差都不能超过“一张A4纸的厚度”。“别看我们都是‘糙汉子’,但其实干的都是这毫米级的精细活儿,为的就是确保列车高速行驶时的平稳度。水瓶、硬币在高铁上屹立不倒是因为啥?不就是因为这轨道足够平顺嘛!”老李笑着说。

老李深知,这是他最后一次守护春运,因此格外珍惜这段时光。他不仅耐心指导年轻人如何检查线路,如何处理突发问题,还和工长交代着工作细节,生怕有丝毫遗漏。他希望自己三十多年积攒的工作经验能像接力棒一样,传递给新一代的年轻人。

作业结束时,老李走到了队伍最后面。一路走,一路频频回望自己和年轻一辈巡查好的轨道,眼中满是不舍。“希望我手里调整出的线路是零误差的,最好0.1毫米的误差都不要有。我将站好最后一班岗,为自己36年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记者李成溪)

责任编辑:高辰菲 马思华
总平台审核编辑:黄天皓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