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讲记
-
03月17日
这个时代我们都太精明了,从小就跟人家比赛、竞争分数,都太会算了。所以这几年对我来讲最重要的一个学习,就是学笨一点,学憨厚一点,学什么都别计较,这很重要。学看什么都顺眼,学被人家骂还高兴。《了凡四训》告诉我们:“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你没有过错被人家毁谤、侮辱,子孙就会发达了,是不是?你没有过错还被人家骂,人欠你天就还你,尤其被骂了之后还对人家笑一笑。所以什么叫理得心安?这些道理都搞清楚了,你这一生没有坏事了,哪天你看到你的朋友,“哎,我今天真好,有人骂我,送福气给我了。”被骂都是好事了,那你这一生还有什么坏事呢?确实你真明理了,事事都是好事,人人都是好人,你真有这样的心境,《了凡四训》是真的学进去了。了凡先生又告诉我们,“谤毁之来如磨炼玉成之地”,人家的侮辱、毁谤来了,就好像在磨炼你,要成就你的道德学问。“我将欢然受赐,何怒之有?”他来测试一下我的道德学问到哪里,他来成就我的。以后人家再骂你,你就笑一笑,“来,放马过来”,接受人家的考验。这都是《了凡四训》里面教的,我们在后面会讲到。
接着说到“惜无子”,很可惜呀,你命中没有子嗣。“余备录而谨记之”,非常详细、谨慎地把它记下来。从这一段可以了解到,孔先生算命的功夫是非常高的。接着经文讲:“自此以后,凡遇考校,其名数先后,皆不出孔公所悬定者。”从此以后,所有的考试名次没有一次是不准的,“悬定”就是预先就算定了。“独算余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他当廪生要吃到九十一石五斗米才会升到贡生,“及食米七十余石,屠宗师即批准补贡,余窃疑之。”结果他当廪生领廪米到七十余石的时候,当时的屠宗师,就是那个省教育厅长,批准他升为贡生,所以他就有点怀疑。“后果为署印杨公所驳”,后来果然被署印,就是代理教育厅长,驳回了,没有通过。“直至丁卯年”,到丁卯年他三十三岁,“殷秋溟宗师见余场中备卷”,当时的提学司,也就是教育厅长殷秋溟先生,看到他以前考试写的文章,“叹曰:‘五策,即五篇奏议也,岂可使博洽淹贯之儒,老于窗下乎!’遂依县申文准贡,连前食米计之,实九十一石五斗也。”殷秋溟先生觉得他的学问非常好,不能埋没他,就批准他当了贡生。批准以后,加上以前所吃的米,真的就是九十一石五斗,完全一样。“余因此益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无求矣。”所以他很知命认命,都被算准了。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