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浙江省塔后村党总支书记陈孝形:书写乡村振兴故事“新一季”

03月17日
Summer
关注


陈孝形(中)与专家团队现场踏勘未来乡村项目方案。许丰麟 摄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的大塔后片区组团发展模式,被写进了2025年浙江省委一号文件。作为“片长”的塔后村,曾经负债160万元,如今以“党建+康养+文旅”的模式,创下十年间游客量增长40倍、人均收入翻四番的成绩,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8项“国字号”荣誉。

塔后村一路起飞,离不开关键领航人物——村党总支书记陈孝形。

破局:从负债村到网红村

2017年,在外经商多年的陈孝形响应浙江省“两进两回”政策号召,毅然返乡竞选村委会主任。彼时的塔后村负债累累,村内垃圾成堆、道路泥泞,村民人均收入不足万元。面对困境与质疑,陈孝形暗下决心:“要让塔后成为人人向往的诗意栖居地!”

环境整治成为首场硬仗。迁坟拓路是困扰村民18年的难题,陈孝形带领党员包户攻坚,赴南京、宁波等地反复协调,历经半年,终以诚意化解矛盾。村内首个旅游厕所项目因缺5万元配套资金濒临“流产”,陈孝形以个人名义担保,与施工队达成协议,成功说服施工方垫资建设,村庄改造项目得以顺利启动。紧接着,他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提出“民宿达2星奖励3万元”,动员村民返乡创业。一个个举动催生了独特的“塔后速度”:一年内,首批民宿通过验收,政府补助到账,资金链终于盘活;短短两年,塔后村完成山、水、田、房、路综合整治,建成荷花塘、水上莲花舞台等景观,白墙黛瓦的民宿集群初具规模。

“民宿不是简单的住宿,而是乡村文化的载体。”陈孝形推动成立民宿协会,制定统一标准,引导差异化发展:文艺范的“花谷闲农”、农家特色的“山林小筑”……70家民宿、1000张床位“铺开”,户均年收入超20万元。如何解决乡村民宿经营管理问题?民宿协会以村集体官方信誉认证民宿“心级”:民宿按服务质量分级定价,差评多者面临摘“心”风险。如今,塔后70家民宿全年入住率超90%,春节户均收入突破4万元。

“守着铁皮石斛母种却不会用,太可惜!”中华九大仙草之一的铁皮石斛的母种就采自塔后村的蓝田岭,塔后发展中草药种植具有“人无我有”的先天优势,却一直没有利用起来。陈孝形推动流转土地126亩建成中草药样本园,落地中医馆、艾草体验中心,打造“中药材种植+深加工+销售+服务+旅游”五位一体的产业链。“塔后仙草”系列产品通过直播电商远销全国,艾缘臻妙共富工坊联合研发推出肩颈贴、精油等20多种产品,获得了杭州亚运会中医药文创产品最佳实用奖。

蝶变:从单村突围到片区共富

在2018年塔后村首届乡村音乐节中,数千游客的欢呼声打破了山村的沉寂。“艺术时尚”乡村的标签吸引了流量、凝聚了人心,村干部敢干事、能干事的决心被政府部门“看见”,为村里各类项目的持续开展争取到了更多的资金扶持。此后几年,音乐节规模不断扩大,升级为帐篷音乐节、啤酒音乐节,音乐节成为天台“艺术乡建”的金名片。2024年7月,塔后村开启“乡村艺术季”,将农田、民宿、山水变为舞台,融入书法、绘画、摄影等多元艺术形式。中国美院、台州学院等高校驻地创作,开发非遗手工艺品、唐诗主题文创,让老传统焕发新生机。陈孝形说:“乡村不应只有四季,还要有艺术季——这是乡村振兴的‘第五季’。”

此外,在电商直播的风口,陈孝形又敏锐布局“我们村”共享直播基地,培养30余名“红色村播”,8间直播间成为特色农产品展销窗口,“塔后仙草”“荷花茶饮”等产品走向全国,00后主播郑含章推广艾草制品带动销售超百万元。

一步一个脚印,塔后村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会。一个村的资源终究有限,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产业模式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整合资源、联合发展才能站稳脚跟。2019年,塔后村联合周边7个村,成立塔后片区,塔后村当“片长”,陈孝形作为片区党建联建“召集人”,牵头链接资源、聚合要素、统筹力量。

在塔后片区党建联建会议上,陈孝形总爱用“八仙桌”打比方:“每个村都是桌腿,缺了谁都不稳。”三新村依托湿地公园办“花田集市”,春季油菜花海、秋季稻浪艺术节吸引摄影爱好者;桐柏村发挥茶祖葛玄植茶地优势,盘活村内500余亩的荒野茶园,打造茶产业基地;仙都村借势天台山大瀑布景区,加快景中村休闲农庄建设项目,发展景中村民宿集群……塔后村带来的“流量”,成为了片区共享的“留量”。


2024年7月,塔后艺术季启动,游客在水上莲花舞台观看演出。徐启航 摄

铸魂:从纠纷不断到青年入乡

在塔后村的“五事工作法”电子屏里,村民老王的调解案例正在循环播放。老王曾是“钉子户”,如今却是乡风评议员,对村班子服气得很。“过去觉得干部偏心,现在大事小事都能摆在台面上说。”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陈孝形将天台山“和合文化”融入村规民约,创新“五事工作法”——群众每日说事、干部每周问事、集中每旬议事、合力每月办事、民主每季评事,激发基层自治活力。如今,村内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塔后书院,开设“道德讲堂”、评选“文明家庭”。村民自发组建志愿队,义务维护景观、接待游客,昔日陋习彻底消失,矛盾纠纷少了,“和合”乡风浸润人心。

“软环境”好了,青年入乡才能成为可能。陈孝形推动建设“农民夜校”培训场地,配备中医馆、莲花主题园等实践教学点,提供“食、宿、学、游、实训”的一站式服务;联合台州学院设立“民宿学院”,定制“乡村CEO”培训课程,引入高校师生参与文旅策划,吸引青年返乡创业。85后青年“塔塔花园”主理人受政策吸引,开发围炉煮茶、跑马场等新业态,成为网红打卡点。95后青年陈文斌返乡创办5家连锁民宿,担任县民宿协会会长。陈孝形笑称:“现在年轻人回来,不是因为情怀,而是因为坐家里也能赚钱!”

夜幕下,民宿群宛如璀璨星群。陈孝形透露新规划——投资1.2亿元的康养综合体即将动工,他要让每个奋斗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乡村振兴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陈孝形和大塔后片区的新一季故事才刚刚开始。(通讯员夏忱 林程韬 洪芯萍)

责任编辑:俞玺勍 车婧
总平台审核编辑:张健瑜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