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都是夫妻一起出去工作,教育孩子留给谁带好?
-
03月17日
五伦关系当中,夫妻伦叫“夫妇有别”,“夫妇”是道,“有别”是德。别在哪里?别在责任不同。
古时候是男主外,女主内。家庭有两大主轴,第一个是物质生活,第二个是精神生活。男主外,把经济问题、物质问题解决;女主内,把精神生活、把孩子教育好。现在很多都是夫妻一起出去工作,教育孩子留给谁?老人、保姆、老师,好多!所以现在有个新的名词,叫做“代理父母”。还有一个“代理父母”也是很多家长都会聘请的:电视,现在还有电脑。

诸位朋友,当我们赚了很多钱,这些钱是不是你一直都能够留在身边?我们要了解,财为五家共有,水灾要你的钱,火灾要你的钱,贪官污吏要你的钱,小偷、强盗要你的钱;这四个还不够力量,最后一个最厉害,叫不肖子孙,你赚得很辛苦,他花得很痛快。
所以,假如你这边在赚,他那边在漏财,那是守不住的。当我们都是用“代理父母”教孩子,到最后孩子不懂事,你可能一辈子都要担心,可能会得抑郁症。
我们来看一下现在小孩子的教育情况,首先看看补习班的情况。我曾经深入去观察一种现象,全班前十名的孩子,差不多一半有补习,一半没有补习。有补习的孩子,他们上课比较不专心,觉得自己已经在补习班里面学过了,还会拍拍旁边的同学说:“那个我已经学过了。”那不得了!求学问最重要的就是要专心、专注,当他开始对求学变得轻慢,败相已露。补习班已经上过的课,他不专心;课上教新的内容,他也不专心,他会想补习班老师还会教。
这样的同学,我还发觉,他们在考试前夕都会抱着几张纸在那里猛读。哪几张纸?补习班老师帮他们整理的重点,读书谁帮他们读?都是这些老师。考前他们很认真地背,然后考完试马上说:“解脱了!”我在想,两三天就把这些知识都忘得一干二净了。没有补习的,他们都是两个两个的在一起,“来,我整理了一些重点,我问你,看你会不会。你也问我,看我会不会。”都老老实实自己画重点,在画重点的过程中,已经在积累做学问的能力了。
所以,很多觉得只要花钱就会有效果,但花了钱也没有去看看孩子是不是真的学到东西。
第二个,佣人。很多的佣人连普通话都讲不清楚,所以下一代的言语、语文能力一直在下降。
诸位朋友,语文的能力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学不好,学其他学科都会很吃力。不只是言语有问题,佣人在照顾孩子的时候用什么态度?是不是父母的态度?不是,是把他当老板、当皇帝伺候。很多佣人带出来的孩子出门,往小椅子上一坐,双脚一摊,让佣人帮他穿袜、穿鞋子,生活能力很差。这样的孩子,父母生意一失败,他可能会饿死。
富贵不可长保,你要考虑到当家里没有那么富裕的时候,孩子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该怎么办?要高瞻远瞩。也有报道提到,在家里都是佣人伺候的孩子,到学校去,老师给他安排扫地工作,他会跟老师谈判,他说:“老师,我给你钱,你帮我做。”他的价值观里面就是什么?无论什么,钱都可以帮忙打发掉。所以,佣人没有办法用父母的态度教养你的孩子。

再来第三个,隔代教养。很多长者当父母的时候还蛮有理智的,可当了爷爷奶奶,觉得孙子怎么这么可爱,就宠得不得了。我的母亲,她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多有原则!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对我母亲有个要求,不合理的要求,我妈妈就拿着一本书不理我。然后我就躺在地上开始打滚,一定要达到我的目的,结果我妈妈根本不看我,继续看她的书。后来我觉得打滚很累,也知道用情绪不能达到我的目的,就乖乖自己爬起来走了。
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有原则,对孩子不能予取予求,会把他宠坏。你看我妈妈教我的时候这么好,结果带外孙就开始宠,常常跟我说:“你对外甥不要这么凶。”我也不说话,后来过了半年左右,她就跟我说:“你凶是对的。”因为这个外孙已经爬到她的头上去了。所以隔代教养效果都不好,会宠。孩子还是自己带比较保险.
再来,电视跟电脑,那就更不用说了,学的都是贪、瞋、痴、慢。我们看到很多的孩子言语都非常地桀骜不驯,言语都非常地粗鲁,这个不见得是跟父母学的,可能都是跟电视跟电脑学的。而看电视、电脑有一种催眠的效果,大家有没有发觉看电视的人好像与世隔绝,旁边的人叫都听不到?为什么?因为电视的整个辐射线、磁波会让你的脑子跟隔离在一个屋子里面九十六个小时的状态一样。
所以电视看得愈多愈不会思考。你看为什么很多很贵的商品都喜欢打电视广告,愿意为此花大笔大笔的钞票?因为人在看电视的时候没有理智,看那个SK-Ⅱ擦下去,脸马上就变得晶莹剔透,望眼欲醉,就去买了。我们网站上有一篇文章叫“电视带大的儿童”,大家可以去看看。科学已经研究证实,电视对孩子有很不好的影响。
现在我们了解到,孩子的教育还是要靠自己,才能够掌握得好,因为孩子的成长不可能重来一次。现在叫你自己带孩子,你做得到吗?有人马上说:蔡老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讲的我都很认同,但是我们来思考第一个问题,就是经济问题。一般的人都会觉得,两个人不一起赚会饿死。
诸位朋友,在我爷爷那一代,夫妻两个只有先生出去赚钱,而且还生了五六个、七八个,他们有饿死吗?没有。现在我们才养一个,还怕饿死,问题在哪里?问题在没有掌握治家很核心的态度:勤俭。“俭为治家根”,只要勤俭,不要乱挥霍,其实一个人赚的钱,足够家用了。而且一个人赚钱,家里用得很勤俭,从小就给孩子扎什么态度?非常勤俭的态度。这样你已经让孩子立于不败之地,他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好,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里,谢谢!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