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只要孩子出现灾难、不顺、疾病,不论哪个方面的问题,做父母的都要这样反省

03月26日
中企经济文化
关注

一对夫妻风尘仆仆地赶来求助老师(一位传统文化老师)说:


我儿子今年24岁(咨询时的年龄),2019年上了大学,去年因不参加学校规定的很多场考试,被学校劝退了。


从2020年11月起,他就一直待在家里不怎么肯出门。这期间曾去过一家公司实习两周,不适应就回来了,此后就再也不肯出门了。现在主要是四肢不勤、颓废,没有这个年纪该有的朝气和抱负,偶尔也帮家里做饭,情绪不好时也不做,现在每天在家就是玩手机。


他初二时有过休学,在家待了4年,在我的坚持下重新开始读书。在一家校外培训机构学习一年半后考上了大学,大致情况就这些。

老师:我可以给你们说出来事实真相,但你们未必能接受。


男士:不能接受也得接受。


老师:好的。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我认为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在不断地自我学习和提高的路上。


孩子的问题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当务之急,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你们不改变,孩子就不会改变。


就你们家的情况,我给大致归纳一下,你们对照着看看是不是这几点原因。


第一、你们在双方四位老人身上情感淡漠,孩子只是一个复印件,孩子对你们的态度,就反映了你们对父母的态度和方式。


第二、你们在孩子小的时候,有质量的陪伴太少,以工作忙为借口,忽略了孩子内心的需求和情感的呵护。


第三、生活、工作中,你们有些过于自私自利了,啥都由着自己方便,以自己的利益为首选。


这样做的坏处,是极大消损德行和福报的,德薄了,孩子就要出事了。


推荐一本书,寂静法/师的《让孩子成才的秘密》,应该能帮到你们。


俗话说,身教大于言教,请为孩子做个好榜样。


首先,经常买些好吃好穿好用的,去四位父母那里补孝道;工作中要处处与人为善,处处讲奉献,亲朋好友需要帮助的就力所能及地伸出援助之手;即便是走在大街上,也处处谦让,与人方便。


这样我们作为父母,就很容易在大爱无疆、无私付出的精神层面上引领孩子了。


遗憾的是,现在几乎没人重视孩子的品德培养。


至于说培养孩子的胸襟和抱负,更是父母们不愿听的“海外奇谈”,只因这一些与当下的考试分数无关。


胸怀、意志、品德是优秀孩子的必要品质,这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言谈举止各种行为,才能潜移默化渗透进孩子血肉里的东西。


还要引导孩子多读书,和孩子一起多读名人传记,教孩子从小学会用名人的眼光来看社会和自己。


女士:我们也学传统文化,也做善事,这些年一直都在做,为啥我儿子还会这样呢?让我们很是难过和困惑。


老师:第五、你们是学习传统文化,没坚持实践,落实到实处的地方也不多,断断续续的,没有长性,这是主要问题。


第六、孩子妈妈傲慢心过重,自以为是,不知道从内心观照自己的问题,眼高手低,看上眼的人不多,听不进善言,啥事都是表面文章,没真抓实干地落实到实处。


所以孩子就用自己的问题来提醒你们,让你们觉察自身的问题,从而能自省,能改正。


第七、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和教育的父母。


想要你们的孩子好,你们作为父母是需要把我讲的方法落地,持之以恒地去做。


父母对老人的孝道做到了,孩子才能发生质变。


第八、孩子父亲,你不是很信传统文化的“忏悔认错”这一套体系,跟您所处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有关系,慢慢来吧,希望这几点建议能真正地帮到你和你的家人。


男士:感恩老师,您说的这些大体上都是事实,我会一条条去对照反省。


老师:《大学》告诉我们,“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即“德”会长养出“财”,而孩子是父母的财富。


父母自身“德”的厚薄,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学习成绩。


每年高考后都是孩子出事的高发期。很多孩子承受不了前期付出和分数之间的落差,承受不了父母的抱怨,甚至是打骂,从而轻生了,跳楼了。


有些孩子平日里学习刻苦,成绩也很优秀,但每逢大考就会发挥失利。这时,多数的父母都是抱怨孩子发挥失常,抱怨孩子考砸了。


做父母的不懂啊,其实这是父母做人的“德”薄了,连累了孩子,反而还怪罪孩子。


发生这样的事情,第一时间要对着天地祖宗忏/悔,忏/悔自己不会做人,没能养护好祖上的遗德托孩子一把,反而连累了孩子,让孩子发挥失常。


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冤枉了孩子啊。


不只是孩子考试失利,进一步讲,只要孩子出现灾难、不顺、疾病,不论哪个方面出了问题,一定是父母的德行薄了,托不住孩子了。越是这样的时候,父母越要反省自己的德行,越要改过,越要努力行善,积功累德才行。


就讲这些,与大家共勉。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