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养父母之志

04月14日
陶公壹生圆
关注

       马来西亚有一个叫沈慕羽的老先生,活到九十七岁。大家听过没有?我很幸运,我去拜访、请教过沈老好几次,老人家住在马六甲。我去的时候他已经九十五岁了,精神很好,还弹风琴、弹钢琴,我们跟着老人家一起唱歌,而且他非常爱国、爱民族。他做了七十年的校长,全世界可能很少有人当校长当得比他久。


       他的父亲对他有期许,这是父母的心愿,给他取名“慕羽”,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意思?“慕”就是崇敬、仰慕的意思,“羽”是三国时期的关羽。关羽特别有道义,义薄云天,所以沈慕羽的父亲希望他这一辈子都效法关公的道义。沈老做到了,他的道义是用在对整个民族文化的复兴跟传承上,他得到了许多马来西亚人的尊重。沈老的德行还庇佑他的后代,华人只要听到是沈老的儿子、孙女,就肃然起敬。这是养父母之志,他做得非常好。

       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子女有道德、有出息、有贡献。每一个行业都是服务大众,对社会都很有价值,你志向立得越早,你越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假如一个人到了二十几岁大学毕业了,问他想干什么,他说不知道,请问他浪费了多久的时间?二十多年都过去了。所以大家这一段时间好好学习,然后好好想想,

       现在这个社会最需要什么人?哪个行业对社会贡献最大?大家要用心去观察。

       《三字经》里面有一句话,“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为什么要用心地找一个让孟子好好学习的地方?就是希望孟子以后有出息。一开始他们是住坟墓旁边,常常有人做丧事,结果孟子很小就开始学人家办丧事,孟母觉得这样不行,影响不好。又搬到另外一个地方,在一个菜市场附近,卖猪肉的人叫得特别大声,孟子又在那里学着卖猪肉,孟母觉得这样也不妥。第三次搬到了一个学校旁边,小孟子当时虽然还不能进去读书,在外面听啊听啊,回来就琅琅上口,会背一些经句,孟母说,这样她就安心了。所以孟母三迁,来是母亲用心非常良苦,再来也是父母的希望、志向,希望他以后成圣贤。


       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出状况。孟子有一次逃学,跑回家来了。孟母没讲什么话,拿起一把剪刀,孟母织布供他读书,织到一半的布当场就被剪断,等于这块布就废掉了,前面所织的都前功尽弃了。孟子知道织一块布要很久、很辛苦,妈妈这么一剪,他非常惊讶,整个身心都非常地受震慑,就问妈妈为什么把布剪断,妈妈告诉他:“你不好好学习、逃学,中断课业,就好像这块布断了样,就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妈妈这么用心抓住这个点教育他,他受教了,又回去好好读书,最后成为亚圣。亚圣就是仅次于孔子的圣人,确实达成了他妈妈的心愿。孔子也是这样,孔子的母亲搬到了曲阜,就是因为那里学习的风气很好,孔子也很能体会妈妈的心,最后成为了圣人。

       大家有没有读过中国历史?有没有读过《史记》?《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很长一段时期的历史。还有《汉书》《后汉书》,都是历史。《史记》是司马迁先生写的,就是因为他父亲临终前希望他写出千古文章来,他真的做到了。他曾经受到很大的屈辱,都想去死了,可是又想到父亲临终交代的事,他为了尽这个孝心,最后写出了这部千古著作。后来所有写历史的人通通效法司马迁。所以有时孝道能给人一辈子无穷的力量,成就道义人生。


       接着《史记》写历史的就是《汉书》,《汉书》的作者是班固,他的父亲班彪,也是史学家。班彪去世以前,也是交代他的儿子班固要写这部《汉书》,结果班固也尽心尽力写,最后他没有完成就去世了,妹妹班昭接着完成了这一部书。这两代人,尤其是第二代,他们用孝心把《汉书》给完成了。所以历史当中很有贡献的人都是恪尽孝道。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