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秋收”究竟要怎么收?

10月01日
汀兰
关注

“秋收”究竟要怎么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一科(神经内科)副主任 姚欣艳

 


 

 

秋,不仅充满丰收的喜悦,更蕴藏着古老的养生智慧。秋季上接夏之生长,下接冬之收藏,是阳气由外长转换至里藏的关键时期,顺应自然法则“秋收”养身,对阳气的转换至关重要。

 

《黄帝内经》对秋季养生是这样阐述的:“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这里的“容平”是指人体在秋季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包括容纳、平和舒顺两层意思,而实现“容平”的重要途径是“养收”。到了秋季,身体本能地收敛阳气和能量,为了养生,起居饮食、精神情志、运动锻炼皆要以“养收”为原则。

 

早睡早起


 

 

秋属金,有肃杀的特质,此时草木凋零、大地明净,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们应当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

 

起居上应早睡早起,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适当补充阳气;早睡可以顺应阳气收敛,缓冲秋季夜晚肃杀之气对机体的影响。此外,立秋后昼夜温差逐渐变大,要注意防感冒。

 

饮食柔润


 

秋季燥气较盛,易伤津液,因此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梨、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冰糖等柔润食物,以润肺生津。与此同时,少吃辣椒、生姜等辛辣食物。入秋后,气候逐渐干燥,吃辛辣会伤肺。

 

心态平和


 

 

人在秋季容易暴躁易怒,建议尽量保持心理、思想活动安静平和,以减少肃杀之气对身体的影响。可以通过静坐或闭目养神等方法来调节气息、消除焦躁、养护心气。

 

此外,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忧、为悲,故秋季容易出现悲伤情绪,损伤肺气,进而伤害正气。因此,秋季养生应收敛此前向外宣散的神气,抵抗“秋刑”带来的损伤,建议心情不好时用柏子仁、酸枣仁泡水代茶饮。

 

运动轻缓


 

 

秋高气爽,是锻炼的好季节,根据秋天“养收”原则,应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尤其是老年人、小儿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干扰阳气内藏。

 

秋季气候变化快,户外运动时应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切忌贪凉。此外,锻炼后不要穿汗湿的衣服在寒冷环境中逗留。

 

用灸强体


 

立秋后,人体阳气有内敛下降趋势,但体内仍属虚寒状态,寒湿邪气最容易侵袭人体,导致感冒、腹泻、腹痛等不适。此时适当艾灸可祛寒湿、温经脉、补益阳气。


 

▲艾灸足三里穴(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四横指处)可以增强免疫力。


 


 

▲艾灸风池(双手掌心贴住耳朵,十指自然张开抱头,拇指往上推,在脖子与发际的交界线各有一凹处即是)、大椎(在颈后部,第 7 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等穴位可预防感冒。


 


 

▲艾灸天枢(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中脘(脐中上4寸)等穴位可调理肠胃。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