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人 物
全部
十年来,妇联组织层层寻找,最美家庭不断涌现。来自城乡社区、各行各业的1648万最美家庭,在平凡中演绎着不平凡的故事,绘就“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的美好图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华诞,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中国妇女杂志社联合推出“探访最美家”系列短视频,以写实记录的形式,生动讲述最美家风故事,引领广大家庭礼赞新中国、激扬家国情、奋进新征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浙江的俞伯忍家庭。  走进俞伯忍的家中,首先映入记者眼中的就是那张红红的全国最美家庭证书,俞伯忍说:“我们家是2021年入选全国最美家庭的,当时我非常激动,新昌县政府奖励我3000块钱,我当场就捐给了最困难的家庭。”  俞伯忍家庭入选2021年全国最美家庭红色基因代代传俞伯忍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母亲俞月隐出生于1921年,1938年7月在抗日烽火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5月,母亲与一起执行任务的父亲俞渭滨相识,他们在同一战壕里,在战斗中相知相爱,经党组织批准结为伉俪,从此他俩一起携手度过了传奇的风雨人生。1944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在天台成立“浙东绥靖指挥部”,扬言要在三个月消灭共产党领导的游击纵队。为获取敌人的军事情报,俞伯忍父母奉党组织指派通过社会关系潜伏到浙东绥靖指挥部里。在敌人的虎穴里,俞伯忍父亲担任党务科少校科员,母亲担任宣工队中尉队员。他们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多次营救敌人抓捕的新四军战士和革命同志,截获国民党将领顾祝同的绝密电报抄件和“围剿”游击纵队的作战行动方案,这些国民党军事机密通过地下交通员直送浙东区党委,使敌人的“围剿”屡战屡败。俞伯忍父母为新昌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解放后,俞伯忍父母一直在新昌工作生活。  俞渭滨、俞月隐革命伴侣合照在2001年建党80周年之际,俞伯忍母亲将自己珍藏的军功章、纪念章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悉数交给俞伯忍及孙辈们,希望他们继承革命传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病危之际,俞伯忍母亲仍念念不忘自己在抗日烽火中的峥嵘岁月,念念不忘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日子。她常对儿孙说:“党的诞生是1921年,我和你父亲的出生也是1921年,我们与党同龄,没有党就没有一切。今后你们只要记牢党的生日就好。”母亲弥留之际,时而昏迷,时而清醒。在短暂的清醒时刻,她让俞伯忍去她抽屉里寻找一张旧照片。原来这是一张她18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纪念照。一个老共产党员对信念的坚守感人至深,也激励着后人不忘过去。俞伯忍祖孙三代同堂俞伯忍从母亲手里接过接力棒,他非常注重家庭的革命传统教育,时常向家人们讲述父辈的革命故事。女儿俞枫对记者说:“从小我的心里就根植了一颗红色的种子,高中毕业之后,就毅然选择了从军。”女婿吕林灿也坦言道,加入这个家庭后,就被家里浓浓的红色革命氛围所感染,在家人的影响下,自己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被问到家里哪里最美时,俞伯忍老伴翁明清说:“我们家五个人,除了我(这个)老太婆,四个都是共产党员,这是我家的最美。”在姥爷的教育下,俞伯忍的外孙女经常组织同学参观历史博物馆、听红军老革命讲“那过去的事情”,早早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现在已经是预备党员啦。”俞枫自豪地说。夕阳党旗相映红俞伯忍说,要使红旗飘万代,全在教育下一代。所以,他不仅重视自己家庭的革命教育,还希望通过宣讲,让红色种子撒播到更多地方,种植到更多人心里。自退休以后,他便以饱满的热情加入到新昌县“夕阳红”讲师团,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迎着不同的天气,深入学校、社区等地,宣讲红色故事和传播红色基因。特别在每年的新昌“4·19警钟日”期间,是俞伯忍最忙的日子,他登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警钟山,在记录新昌屈辱历史的警钟山碑亭前,用满腔的热情为一批又一批新昌的青少年讲述新昌遭受日军侵略的屈辱历史,告诫同学们“以史为鉴、居安思危”,勉励大家为振兴中华发奋读书、增强本领、报效祖国。  俞伯忍在警钟亭向青少年开展“不忘历史 警钟长鸣”的爱国主义主题宣讲在俞伯忍的家中,有一间房间是专门为他备课准备的。干净的书桌上摆放着电脑、手写板,还有厚厚的书籍资料。俞伯忍介绍说:“这些设备都是女儿女婿给我置办的,家人都非常支持我。我就是要时时讲处处讲,让孩子们知道如果没有革命先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盛世民安。”为了让宣讲更生动,俞伯忍潜心研究党史、革命斗争史,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他先后参与了县关工委《石城之子》《烽火白沙山》《新北风云》《走进周月林》《60年前的战斗风云》《沃洲春雷》等革命传统教育书籍、刊物、资料的编撰。老伴和女儿看到他经常夜以继日、不辞辛劳,难免担心他的身体,但俞伯忍却说,必须争分夺秒,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更广泛地传播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不仅如此,他还自掏腰包购买电脑、摄像器材,自学录像、刻录、制作等技术,创办“县关工委DV工作室”。他拍摄人文形象、卫生科普,与革命老区战斗英雄和全国劳模访谈,并结合帮困助学、尊老爱幼、青少年文明养成教育、重大节庆活动等主题,主动制作并发布视频,点击量少则几百,多则上万。为了支持他做好这项工作,全家人鼎力相助,尤其是女儿一家全家出动帮助俞伯忍制作视频,并不厌其烦做好普通话配音工作,让革命传统教育视频声情并茂。家人的支持让俞伯忍干劲更足,他认为“每一份传递,都有意义”。采访时,老伴翁明清笑盈盈地望向俞伯忍,对记者说:“社会真的需要我们老俞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牢记历史,珍惜当下。”俞伯忍的家庭,是一个充满爱与奉献的家庭。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红色基因的传承,是红色文化的传播者,是时代精神的践行者。来源: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责任编辑:申敏夏 柳亚敏总平台审核编辑:张燕云
发布者:Summer
2天前
近日,“时代楷模”鲍卫忠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5位报告团成员结合自己与鲍卫忠相处的经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讲述了鲍卫忠一生为民、守护边疆法治建设的先进事迹。现场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云南省干部职工代表,政法系统各单位干警代表,首都大中小学生代表,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共计800余人倾听了报告。  “时代楷模”鲍卫忠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场。“学习强国”记者 张健瑜 摄“走进老百姓的心里,解开心里的疙瘩”“下乡办案的话,往返路程是比较远的,但这些都不能够算是困难。最困难的是我们少数民族地区,作为一个法官,怎么走进老百姓的心里,解开心里的疙瘩,这个是最难的。”现任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报告团成员吕丹,向记者描述了作为一线边境法官的办案常态和执法困难。24年,鲍卫忠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从没叫过苦叫过累。  鲍卫忠生前工作日常。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供图“走着、听着、看着、写着”是鲍卫忠作为“师傅”,教给沧源人民法院执行局干警、报告团成员陈美红的八字工作办法。而鲍卫忠就像自己说的一样,日复一日地践行着这八个字。他怕给案件被执行人造成心理压力,入户调查如果距离不远就不开警车,距离远了也不把警车停在显眼位置;他面对生活有困难的被执行人,化身“销售员”,在自己的朋友圈帮忙“刷屏”“推销”农产品;他在自己办公室的文件柜上贴满密密麻麻的便签纸,记录案件当事人的大事小情。“他的八字工作方法,我们一直延续到现在。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处理,倾听老百姓的心声。”陈美红说,凡事多问一句,多走一步,多做一点,这样的工作方法,让她有底气面对执法办案中的任何困难。报告团成员陈龙是沧源当地的组工干部,他说:“每个人手上都捏着一杆秤,鲍大哥手上的那杆秤,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是最准的。”伴随工作接触越来越多,他的这种感觉越发强烈,言语之间满满都是对鲍卫忠的崇敬和钦佩,他说自己的梦想就是成为鲍卫忠那样的好干部。24年司法生涯铸就了鲍卫忠无悔的法治信仰,上万公里执法之路见证了他不变的为民初心。毕昱是鲍卫忠家乡的媒体记者,一路采访和宣传鲍卫忠先进事迹,作为报告团成员,她一次次从鲍卫忠的事迹中收获感动与成长。“从县城通往乡镇的道路有多少个弯、从乡镇下到村寨要蹚过多少条河,村里谁家小孩留守、寨子里有几户老人,他心里都清清楚楚。”“你是我一生的骄傲”鲍卫忠的爱人周红身着佤族特色服饰来到报告会现场,她让大家看到了鲍卫忠在生活中更加柔情的一面。周红告诉记者,丈夫在家里很少和她聊工作的事情,但是会倾听自己的烦恼和吐槽。丈夫工作的忙碌和琐碎,周红都是从那些不知疲倦、反复接起的电话中感受到的。“如果在家,两三分钟电话就会响一次,一天平均下来应该会有90多个电话,最少的一次应该是50个吧。”  鲍卫忠的妻子周红。“学习强国”记者 张健瑜 摄在周红的世界里,鲍卫忠是19岁跳着滑稽舞蹈、冲心动的姑娘眨眼睛的佤族小伙尼茸(鲍卫忠的佤族名字);是面对父亲瘫痪在床10年,仍关怀备至细心照料的好儿子;是愿意花心思陪伴儿子的好父亲。“把孩子教育好,把他的精神传承好,让孩子们以他为榜样,把他没走完的佤山路走下去,建设好我们佤山。”周红说,她会把鲍卫忠相关的报道和照片收集成册,把良好的家风继承。她坚毅而深情地说:“尼茸,我们以你为荣,你是我和孩子们一生的骄傲!永远的骄傲!”“从时代楷模的身上汲取砥砺青春的力量源泉”报告会结束了,感动与震撼在会场里久久回荡。鲍卫忠的故事打动着每一位观众的心,给予大家守望初心、奋进向前的力量和勇气。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高一年级学生吴梓馨说:“我要学习鲍卫忠的严谨态度,对待每一份工作都要认真负责,对待每一个人都要公正无私。”中国传媒大学2022级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研究生许晓梦作为学生代表为报告团成员献花。她说:“今天的报告会是一堂生动鲜活的‘大思政课’,我几度热泪盈眶,备受鼓舞。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从时代楷模的身上汲取砥砺青春的力量源泉,勇于担当奉献,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鲍卫忠同志生前工作的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供图榜样是一面旗帜,鼓舞人心,指引方向。榜样是一种力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现在,我们的执行团队新加入了年轻力量,我们的执行质效每年都取得良好的成绩。”陈美红带着笑意告诉记者执行局里的好消息,信心满满,希望无限。(“学习强国”记者张爱娣)责任编辑:刘思远
发布者:Summer
01月11日
分拣麻利,步履轻快,黝黑的脸上笑容憨厚……上午8点,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樟树市昌傅邮政所报刊分拣室内,邮递员黄冬华忙得脚不沾地。随后,他把装满报刊的绿色双连邮袋放在摩托车后座,背上装有重要文件信件的斜挎包,骑上摩托车,一阵轰隆声,像过去23年里的每一个清晨,又踏上了全市最长、最偏远的邮路。这条38公里的邮路,沿途路过18个村委会、52个投递点,覆盖70余平方公里。多年来,黄冬华在邮路上来回奔走近32万公里,骑坏了两辆自行车、5辆摩托车,投递过近千万份邮件。别看黄冬华干得起劲,其实他的思想起初也有波动。2001年,黄冬华原本打算外出务工,但妻子突然患病。为了照顾家庭,他铆足劲应聘到家门口的邮政所。“不就骑车送个东西,有什么难,就当兜兜风了。”黄冬华说。不承想,一两个月工作新鲜感过后,黄冬华就泄了气——“给了我一条最远的线路,路还不好走。”黄冬华回忆,自己心里时常打退堂鼓。38公里的邮路跑起来并不轻松。“最怕下雨天,一是怕报刊被打湿,二是怕摩托车坏在半路上。”黄冬华说。有一次,下起倾盆大雨。正在外面投递的黄冬华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停车用塑料袋把剩余5个村的报刊包裹好,继续赶路。可没走多远,摩托车车底传来一阵“刺啦”声,原来是进了砂石、链条脱了。黄冬华心急如焚,打了好几通电话,才有修理师傅肯冒雨赶过来。雨下了一个多小时,车也修了一个多小时,他在雨中护着报刊也淋了一个多小时。赶到下一个村委会,浑身湿漉漉的黄冬华愧疚地把湿了大半的报刊递给村党支部书记。等来的不是责难,而是连声问候——“黄师傅,辛苦了!进屋吃顿便饭吧。”黄冬华为抓紧送件婉拒了好意,回到邮政所时已经是下午3点。尽管一路上浑身冻得凉飕飕、肚子饿得咕咕叫,他的心里却感到无比踏实、愉悦——“历经波折,最终顺利把邮件送到的那一刻,我感受到,做这份工作不只是为了生计,也是为了客户的期盼,更为了把报刊承载的党的声音送到最基层。”南方雨天多,黄冬华就这样不断地在风吹雨淋中体悟着肩上的责任。在邮路沿途的兰溪村,村民张桂生说:“20多年来,黄师傅风雨无阻地给我送报刊,我这个看报的好习惯,就是他‘投喂’出来的!”支撑黄冬华一次次踏上这条偏远邮路的,既有客户的认可,也有沿途的温暖。每次路过下余村,村民蒋芝绣总会招呼黄冬华进屋休息,冬天烤几分钟火,夏天喝几口凉井水。这些年,黄冬华在村里结识了许多老年朋友。每当他们想买个油盐酱醋、到镇里办个手续,黄冬华都能捎尽捎、能帮尽帮。从一门生计,到一份事业,黄冬华思想发生了转变。前些年,黄冬华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那时我就告诉自己,要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把每一份邮件及时完好地送到客户手中。”黄冬华郑重地说。回顾这些年,黄冬华感慨:“回想23年的工作经历,脑海里浮现的都是一个个温暖的瞬间——客户满意的笑容、家人的肯定、越来越好走的邮路、沿途越来越漂亮的乡村……原来,最偏远的邮路上,也有美丽的风景。”来源:人民日报责任编辑:胡澜琴 冯智志 杨鸣总平台审核编辑:刘思远
发布者:Summer
01月11日
  薛其坤 新华社发  6月13日,清华大学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薛其坤与学生讨论实验工作。李宙 摄(清华大学供图)薛其坤,1963年12月生,山东蒙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凝聚态物理领域享有国际声誉的实验物理学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国际引领性重大科学突破的杰出科学家之一。他率领团队取得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界面高温超导两项原创性科学发现,均在国际上产生巨大学术影响。作为第一完成人,他荣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作为首位中国籍科学家,他荣获国际凝聚态物理最高奖——奥利弗·巴克利奖(2024)和国际低温物理最高奖——菲列兹·伦敦奖(2022)。“每个人都要有一种信念。当你有了信念,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经受着什么样的考验,都会因为有坚定的信念而笃定向前、乐此不疲。”——薛其坤巍巍蒙山高,潺潺沂水长,八百里沂蒙见证华夏沧桑。44年前,一位志气少年,手捧大学录取通知书,走出沂蒙大山,投身科学世界;44年后,虽已年过花甲,他仍精力充沛、热情不减,享受着逐梦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他曾谦逊地自比为“从沂蒙山区驶出的小船”,如今这艘“小船”,不仅在世界科技的海洋里劈波斩浪,更驶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他带领团队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科学家发现的最重要科学效应之一,是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十余年最重大的科学突破之一;他带领团队发现界面增强高温超导,是近年来高温超导领域的重要突破,在国际上开辟了高温超导的全新研究方向……追求极致,为国家多作贡献提起薛其坤,“勤奋”,几乎是所有同事和学生对他的第一印象。在追寻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征程上,薛其坤把这种勤奋研究的“拼命劲”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理学院原院长朱邦芬曾感叹:“其坤有着远超普通人的旺盛精力。我有一次和他出差,飞机到北京已经快晚上12点了,他还要到实验室去看学生在做什么,有没有新的发现。”因早上7点就在实验室埋首工作、晚上11点才离开,薛其坤被清华园的师生亲切地唤为“7-11先生”。1992年,作为中日联合培养博士生,29岁的薛其坤到位于日本仙台的东北大学樱井利夫实验室,学习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的科研水平跟世界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实验仪器和条件。”薛其坤回忆。就是在那里,他开启了“7-11式”的工作节奏,形成了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要想把一项实验技术学好很不容易。我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在薛其坤看来,精益求精、追求极致,是熟练掌握和发展研究工具和方法的诀窍,更是提高研究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而这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验的样品制备测试过程中,得到很好体现。反常霍尔效应的量子化,需要材料性质同时满足3项非常苛刻的条件,如同要求一个人同时具有短跑运动员的速度、篮球运动员的身高和体操运动员的灵巧。“我们利用5台精密仪器,制备测试了1000多个样品,几乎每天都在重复同一个实验。每次失败后,我们优化样品、改进方法;又失败了,再优化、再改进。历时4年多才最终完成。”薛其坤平静地说。为什么必须追求极致?薛其坤的答案很简单:“迎来上大学的机遇,对我来讲,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了。感谢党和人民的培养,感谢国家给我提供的平台,使我这艘小船,能到世界科学的汪洋大海里航行探索。”在他看来,科学研究有着很大不确定性,“把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把偶然变成必然,需要穷尽几乎所有可能性,不能漏掉任何一个环节”。每每忆及留学期间的所闻所见,薛其坤总是难掩内心的激动:“看着家乡与国外的巨大差距,心里就升腾出一个想法,那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国家强大作点贡献,让我们中国老百姓越来越幸福。”勤奋为桨、信念为帆,这艘“小船”不惧风雨、无畏险阻,锚定航向、奋楫向前。发愤图强,发出中国科学家最强音去年10月,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最高奖巴克利奖花落中国,薛其坤成为70年来首位中国籍获奖者。“获得巴克利奖,说明我们的成果已经得到了世界物理学界的高度认可,说明我们的成果经过10多年的发展,经受住了科学的考验。”薛其坤说。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凝聚态物理中的一个重要量子效应。长期以来,使其“现身”并实现实验观测的难度极大,这是许多研究者奋力追寻的科学目标。时间回到2009年。从那一年起,薛其坤联合清华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多个研究组组成攻关团队,开始从拓扑绝缘体方向尝试突破。2012年底,在制备测试1000余个样品、闯过一道道难关后,薛其坤团队终于成功在实验中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该成果于2013年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上,被审稿人称为“凝聚态物理界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山一程,水一程,抵达一个里程碑,只是下一段征程的开始:2015年,团队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零电导平台;2017年,团队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观测温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并首次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多层结构;2018年,团队与合作者首次发现一种内禀磁性拓扑绝缘体,开启了国际上一个热点研究方向……目前,薛其坤团队正沿着两个方向开展攻关,一个是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以及相关拓扑量子物态的应用,一个是高温超导机理研究。“作为一名科学家,一定要有为我们国家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努力作贡献的担当和责任。”他说。初心不改,让基础研究之根扎得更深无论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观测到拓扑物质中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还是在世界难题面前勇于提出与主流相悖的观点,薛其坤和研究团队探寻物质世界的初心从未改变。在他看来,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根扎得越深,科技创新之树才会越枝繁叶茂。“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需要一批乐于从事基础研究、敢于冲击科学难题的杰出人才。”当被问到这些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特质时,薛其坤一一历数: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要有卓越的科学直觉,要有对探究自然奥秘或者思考科学问题的浓厚兴趣,要有百折不挠、追求极致、挑战极限的品质品格……“最重要的是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远大抱负和理想。”科学研究之路没有坦途。遇到团队士气低落时怎么办?遇到研究停滞不前时怎么办?“这时我会找团队成员聊聊天,关键时刻把这些孩子‘拽回来’。”钱学森先生曾说过,“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在薛其坤看来,这至少包含两层哲理:一是在找到开锁钥匙之前,要坚持不断试错;二是坚信总会有一把钥匙能把锁打开。他经常跟团队成员分享“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对于基础研究的意义:“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达不到预期目标,只能证明我们的学术判断不一定正确,这是改进学术判断、提高学术能力的一个好机会。即使失败,那也只是说明此路不通,也算是科学上的一种贡献,是在探索正确路上的一次努力。”“回看自己的人生历程,我感觉,每个人都要有一种信念。”薛其坤说,“当你有了信念,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经受着什么样的考验,都会因为有坚定的信念而笃定向前、乐此不疲。”(记者张胜)责任编辑:张燕云
发布者:Summer
01月11日
7年多时间,“90后”陈玲茜已经成长为经验丰富的“地铁医生”。陈玲茜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2017年7月,常州地铁1号线还在紧张施工时,她就加入了地铁运行保障工作。当时的工作是“纸上作战”,故障模拟、技术比武等实操演练是她每天练习技能的必修课。 “故障是最好的‘老师’。”这是陈玲茜经历地铁开通运营的切身体会。2019年5月29日,常州地铁1号线试运营首日,陈玲茜正好在常州地铁百丈车辆段控制中心(DCC)当班,所有与车辆相关的突发情况都直接与她联系。当天的情况她记忆犹新,DCC里的电话响个不停,对讲机里也不断传来各类运营信息,她必须准确无误地把每一个故障及时向上通报,忙得像陀螺。2019年8月,陈玲茜由轮值工程师转岗到车辆技术员,负责牵引系统、辅助系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及检修维护技术支持。“从被动传递故障信息到直接处理故障,有挑战,很锻炼人。”陈玲茜说,处理故障需要综合的专业知识,既要与下游修理厂家、上游列车供应商沟通,还要摸清整个列车的“脾性”,更要推动技术创新,努力“治未病”。  常州地铁1号线、2号线列车是通过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得电能,从而驱动牵引电机使列车运行。“‘受电弓’上有碳滑板,列车运行时,碳滑板与接触网会产生磨损,时间一长,碳滑板上可能会出现波浪形凹槽或凹坑等异常情况。”陈玲茜说,为及时判断碳滑板的完好情况,她与团队成员一起专门制作了工装,及时检测碳滑板的凹槽深度,判断其是否需要维修或更换。此外,她还牵头完成“碳滑板统型优化项目”,由“一体式”改成“分体式”,既提高了弓角利用率,且可实现1、2号线碳滑板的互换,降低更换、维护成本。仅此一项,单条地铁线每年可降低维护成本20余万元。  截至目前,陈玲茜牵头参与的创新项目已有10余项。其中,“电客车牵引系统DCU板卡国产化项目”现已经过80余次软件更新、2800人次调试,顺利通过了正线载客运营50000公里的考核,有效解决了进口件采购周期长、单价波动不受控、技术被国外垄断等问题。该项目于2023年获第一届“姑苏杯”长三角智能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优秀奖,2024年获评“2023年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城轨装备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地铁医生”陈玲茜深爱现在的工作,她将坚持技术创新,更好保障地铁运行。责任编辑:姜樱子 吴同品总平台审核编辑:刘思远
发布者:Summer
01月11日
你还记得她吗?西藏军区某旅女兵丁王英,是全国“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的学生,也是云南通达傈僳族乡近20年来第一位女兵。入伍后,她成为西藏军区新兵旅女兵组纪录打破者,考入军校后比武勇夺“三冠王”……  最近,丁王英再度传来喜讯。正在陆军工程大学某士官学校就读的她,在学校军事体育运动会上参加女子立定跳远项目,以2.6米的成绩打破原来2.53米的校纪录,并在百米赛跑项目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优异成绩的背后凝结着孜孜不倦的艰辛付出。练习立定跳远时,为了增强爆发力,她在左右腿各绑上5kg的沙包,反复练习跳跃,直到筋疲力尽才肯罢休。  “张桂梅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做事要有标准。”虽然离开华坪女高已经多年,但丁王英始终忘不了改变自己命运的那个人。“不能给张老师丢人,咬一咬牙,再坚持一下。”正是凭借这种不服输的劲头,让丁王英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成功夺冠。  多年来,在丁王英的心中,张桂梅不仅是自己的老师,更如同母亲一般,给人带来无尽的温暖。取得优异的成绩后,她第一时间将夺冠的好消息告诉了张老师,还把前段时间《陆军文艺》杂志发表的记录自己与老师点点滴滴的散文,一同作为礼物,送给了张桂梅老师。消息发出去没过多久,张老师的电话就打了过来。为自己学生的出色表现感到欣喜的同时,张桂梅老师的内心对学生充满了牵挂。  她深知丁王英一直以来都非常努力,担心高强度的训练会让她身体吃不消,反复嘱咐丁王英,“努力的同时注意保护好自己。”  “大山外的世界让我成长成熟,但成就我的仍然是在大山里沉淀的性格和张老师对女高学子的爱。”如今,和许许多多通过华坪女高走出大山的学姐学妹一样,丁王英也正靠着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她坚信,只要心怀梦想并锲而不舍,有“不啻微芒,造炬成阳”的坚持,终究会如张桂梅老师所期望的那样,在顶峰遇见人生最美好的风景。加油,丁王英!来源:人民陆军(苏丹 高龙 易诗杰 刘锦澎)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彭雪青 和晓总平台审核编辑:刘思远
发布者:Summer
01月11日
光明日报                                                谢芳 资料图片12月19日凌晨,电影表演艺术家谢芳在睡梦中安然离世,享年89岁。听到谢芳逝世的消息后,她生前的亲友、影迷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哀悼,追念她优雅大方的银幕形象,回忆她曾经饰演的那些动人角色。相声演员姜昆唏嘘不已,他向媒体展示了前段时间为谢芳庆生所写的书法作品:“屏幕织妙境,谢者绽馨芳。青春三部,成就经典世无双。豪放饰林道静,典雅陶岚形象,不朽影时光。忆舞台姐妹,民族意魂长……”谢芳爱电影、爱表演,创造了很多经典角色,但她并不是电影科班出身,也没经过任何专业训练。“我扮演的角色来自生活,衡量角色的标准也在于生活”。谢芳第一次与电影结缘就是《青春之歌》。1959年初,北京电影制片厂准备把小说《青春之歌》拍成电影,在全国征集选拔饰演林道静的演员。丰富的舞台经验和独特气质让谢芳脱颖而出。谢芳全身心投入每次拍摄,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拍摄期间,她几乎每天都要从头至尾捋一遍剧本,对剧本中每句台词的含义、语调,对每个镜头中人物情感的推进、动作的设计,以及哪一场戏穿什么服装、用什么道具、梳什么头式、围哪条围巾,都要做精细的设想和安排。如此的用心与努力,造就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革命女性形象。1959年10月1日,《青春之歌》在北京公映,电影院场场爆满,“林道静”成为全国人心中的“女神”。此后,谢芳又先后主演了谢铁骊导演的《早春二月》、谢晋导演的《舞台姐妹》,它们连同《青春之歌》被观众称为“青春三部曲”,“青春”“知性女性”成为谢芳表演的代名词。1961年,周恩来总理提议评选电影界“新中国人民演员”,最后评出22位。观众称他们为“二十二大电影明星”,谢芳位列其中。作为演员,谢芳扎实的演技背后是“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坚持,是“十年磨一剑”的刻苦。谢芳始终认为,吃苦是演员的必修课。在拍摄中,无论是炎夏里穿着棉袄在灯下炙烤,还是深秋初冬之际穿着单薄衣衫在雨中漫步,谢芳全部亲自完成,从不用替身。即使到了古稀之龄,身体抱恙,谢芳仍在每部戏中全情投入。2007年,谢芳在光明日报上撰文纪念电影评论家钟惦棐时提道,“一辈子的支气管炎,一上楼就喘,可我还是慢慢腾腾地一步一歇地挣扎着爬到九层楼的楼顶上去拍戏”。演好戏需要演员能吃苦,也需要演员善于创新。谢芳有一套自己摸索出的表演法则:艺术贵在标新立异——在荧屏、银幕上,演员只要露出一点点观众以前不曾见过的风韵,他们就会喝彩,就会经久不忘,所以演员切记不可墨守成规,要敢于创新。此外,演员还要善于联想,善于领悟要点,努力寻求明确不误的潜台词、潜意识,内心有的要比表现出来的多。《青春之歌》中,反映“一二·九”运动的一幕是全片高潮。林道静、江华、王晓燕和无数北大师生走在游行队伍最前列,与群众一起行进,气势雄浑,成为观众心中的经典镜头。谢芳后来回忆说,拍摄那一天,林道静一手把住电车门,一手挥动着,高呼:“大家不要怕这白色恐怖,团结起来,同学们,冲啊!”这句台词就是她自己设计的。一直以来,谢芳认为自己是幸福的:有这么多人记得我,我感到很幸福。她在自传中写道:“当青春在的时候,就要努力追逐你的梦想……当青春流逝,生命几近尽头的时候,我们要坦然面对,笑着走,给后人留下一些真善美的印记。”(记者刘江伟)责任编辑:张燕云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1月07日
光明日报                                                                    1981年,屠呦呦在工作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供图“编号191号。”1971年10月4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实验室内,科研人员屏息凝神,紧紧盯着面前的设备。“191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结果出来了,它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科研人员的语气中抑制不住喜悦。“到底找到了!”多年后,再次回忆起那个时刻,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仍激动不已,“我们从中医中药里头找到了!”这,就是青蒿素。为找到它,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研工作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一切,都要从一种古老又顽固的传染病讲起……疟疾,一个威胁全人类生命健康的公敌。“一会儿像掉进冰窟窿,一会儿又像被放进热蒸笼”,寒热交替的发病症状折磨得人叫苦不迭。病情严重的患者会丧失行动能力,甚至死亡。让人感染疟疾的元凶就是蚊子体内携带的疟原虫,卫生条件差的贫困地区,成了疟疾传播的温床。奎宁、氯喹等现代医学药物曾一度遏制疟疾肆虐,但耐药性疟原虫的出现很快打破了人类已战胜疟疾的“美梦”,全球近两亿的疟疾感染者面临无药可医的困境。解决抗药性疟疾问题刻不容缓!1967年,中国启动一项针对抗药性疟疾防治问题的研究项目——“523项目”,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所的数百位科研人员投身其中,成为中国抗疟队伍的“排头兵”。一项新药从研发到问世,往往需要数十年科研攻关。而对于疟疾,“越快越好”是“523项目”科研人员唯一的心愿。1969年1月,屠呦呦科研生涯迎来一个重大转折——得益于扎实的中西医知识和科研能力,她被任命为“抗疟中草药研究”课题组组长,参与到“523项目”中。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此之前,科研人员已筛选了上万种化合物、中草药,却还找不出任何有效成分。究竟能不能在“大海”里捞到这根“针”?危难当前,唯有责任。要把恶疾连根拔除,挽救更多宝贵生命,这不仅是屠呦呦的心愿,更是无数中国科研工作者共同的期盼。中医药是数千年智慧的结晶,对抗病魔的方法一定藏在这里,屠呦呦很有信心。3个月的时间,她沉浸在中医药的汪洋中,在自己悉心整理的2000多个方药基础上,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秘验方集》。其中,有一种提取物率先抓住了眼球。经过测试,科研人员发现,胡椒提取物对鼠疟的抑制率竟然高达85%!成功似乎就在眼前,屠呦呦带领团队奔赴海南,火速将其投入临床试验。可是,结果令人大失所望,胡椒提取物仅有助于患者退烧,并不能杀死疟原虫。科研工作陷入瓶颈,一切又回到原点。怎么办?屠呦呦并不气馁。重翻古籍,一株“中国小草”终于冒出了头。“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这样记载。青蒿会对治疗疟疾有效吗?在前期试验中,青蒿提取物的表现并不理想。此刻,无数问题在屠呦呦心头涌出:为什么要绞取青蒿鲜汁而不用传统的水煎法?要绞取青蒿的哪个部分?对青蒿的品种有无要求?温度!这一定是影响青蒿提取效果的最重要变量。屠呦呦决定用低沸点的乙醚进行提取。从叶子,到茎秆,分门别类,埋头苦干。屠呦呦带着团队尝试了190次。终于,编号191号的乙醚中性提取样品给了科研人员一个巨大的惊喜。而在逼仄简陋的实验室内,没日没夜地暴露在高浓度乙醚环境下,屠呦呦因此患上药物性肝炎。和病魔“赛跑”必须争分夺秒,科研人员铆足了劲,他们要抓住当年的疟疾暴发期,尽快完成药物临床试验。可是,紧急关头,质疑声还是响起了。青蒿提取物对人体安全吗?有没有毒副作用?临床试验的迫切性让屠呦呦十分焦急:“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她主动请缨,和其他两位同事一起,成为第一批“试药人”。功夫不负有心人,青蒿提取物最终被证实对人体没有毒副作用。随后,屠呦呦带领团队马不停蹄,再次前往海南展开临床试验。见效了!青蒿提取物大放异彩!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科研团队继续投入青蒿提取物的研发工作中,在全国多地验证了其抗疟有效性。从青蒿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也有了正式的名字——“青蒿素”。2021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几十年来,以青蒿素为代表的中国抗疟药物、数十载凝结而成的中国抗疟经验远渡重洋,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持续发挥重要作用,数千万人因青蒿素而重获新生。在柬埔寨,青蒿素顶住了恶性疟疾的“高压”,“523项目”参与者全力协助当地医务工作者救治脑型疟疾和抗药性恶性疟疾患者,留下一段段深入人心的友谊佳话;在非洲,中国援外医疗队坚守数十年,在流行疟疾的国家建立多个国家级中医药中心,为当地人民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抗疟”队伍;…………2015年12月10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郑重接过诺贝尔奖章和证书。“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在全世界的注视下,屠呦呦平静而坚定。(记者李春剑 通讯员黎润红)责任编辑:张燕云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1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