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健康素食
全部 |素 食 |健 康
1.健康问题上,你比老天爷管用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个人的健康和寿命15%决定于遗传,10%决定于社会因素,8%决定于医疗条件,7%决定于气候影响,60%决定于自己。在这个问题上,你自己比老天爷管用。吃饭一定要是: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现在的人相反了,早上马虎,中午对付,晚上大吃大喝,这就是百病之根。早上这顿饭,等于吃补药,是最重要的一顿饭,一定要吃营养早餐。营养早餐最好具备几样东西:主食、豆浆、麦片加上苹果,主食必须要有蔬菜加水果。假如只有两种以下的营养早餐,就属于低质量早餐。现在我们中国人20%不吃早餐,50%—60%不会吃早餐,早餐营养不好,中午、晚上是补不回来的。2.全世界最不好的习惯是抽烟全世界最不好的五种习惯里面,第一号不好的习惯就是抽烟。一生吸烟的人,要少活20年到25年;吸一次烟,少活11分钟。大清早一起床就抽烟,尤其危害大。抽烟的人,容易患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3.避免营养过剩一天吃东西有规律的,每天一盘蔬菜,必须要八两到一斤;每天两个水果;每天三勺清油,不要超过25克;每天四两米饭或四个馒头;加上充足的植物蛋白质。饮料、咖啡、啤酒都不能代替水。要喝茶也喝淡茶,不能喝浓茶。千万记住,水是人的生命。4.人不是老死的,是气死的《黄帝内经》早就讲得很清楚:“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讲得很绝。很多人说老实话,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气死的。当不了官,气死了;提不了教授,气死;赚不了钱,气死了;很多老年人为很小的事,气死了。所以人不是不能生气,但一定要会生气;一定不要当情绪的俘虏,一定要做情绪的主人;一定要去驾驭情绪,不要让情绪驾驭你。5.走路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什么东西都是个度,吃饭是个度,睡觉是个度,锻炼也是个度。不锻炼不好,过度锻炼也会降低免疫功能。每天锻炼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内容可以采取最简单的办法,走半个小时,光走路就行了。这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但是走也是有讲究的,年轻人要快走,逐步快走。快到什么程度,一分钟要达到130步,心跳要达到一分钟120次,才能达到锻炼心脏的目的。达到130步、120次心跳,当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要有个逐步适应过程,你这样坚持半年,你的心肺功能可以大大提高,提高30%到50%。6.喝醉一次白酒,等于得一次急性肝炎世界提出六种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一是吸烟,第二是酗酒,过量饮酒。少量喝还有好处,比如每天喝白酒一两。过多了以后就会伤害身体:伤肝,伤脑,伤心,伤各个脏器。喝醉一次白酒,等于得一次急性肝炎。大家记住,喝酒不仅伤肝,还会造成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下降。这是因为过多的酒精导致大脑细胞大量死亡。一天一两白酒,这叫安全量。7.家庭不和睦,也会得病有专家认为,人的疾病70%来自家庭,人们的癌症50%来自家庭,你说家庭重要不重要?在家里千万不要“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也不要成为一个死水家庭,不吵架,不说话。半个月都不说话,那不得憋死啊。必须解决四个问题:第一,要尊敬老人;第二要教育好子女;第三要处理好婆媳关系;第四,这条尤其重要,夫妻要恩爱,这是核心。8.用脑子吃饭保健康健康要从每一天开始,每天健康,就一生健康。一定要记住:能吃能喝不健康,会吃会喝才健康,胡吃胡喝要遭殃。用肚子吃饭求温饱,用嘴巴吃饭讲享受,用脑子吃饭保健康。要做到:皇帝的早餐,大臣的中餐,叫花子的晚餐。来源:中医养生
发布者:机灵小不懂
2020年05月23日
最好的养生,是养心。现代人养生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却不知道,最好的养生,是内心慈悲。《中庸》里讲: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一个有道之人,慈悲的人,定然福寿安康。- 1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宽和一个慈悲的人,从不斤斤计较。他们总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对方开脱。被别人冒犯,情绪也不容易走极端。他们能容人,能谅人,内心常常处于安宁的状态。晋代著名养生家葛洪云:“常其宽泰自居,恬惔自守,则身安静,灾害不干。”内心安宁的人,身体更少出现问题。因为情绪稳定,不会大起大落,所以气血就不会停滞。他们敞开心扉,宽恕了别人,把愤怒、焦虑、恐惧都放出去,气血自然通常无碍。正所谓心宽一寸,病退一丈,宽恕才是最好的药方。- 2-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懂得感恩父母养育我们,不是理所应当,我们要懂得感恩。自然万物供我们取用,也不是理所当然,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享受的是自然的赠与。世界不是围绕着我们转动的,明白了这一点,人才会有谦卑之心,才会懂得感恩别人的赠与。不懂感恩的人,总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他们不懂谦卑,总是狂妄自大,索求无度,贪婪狂妄。周润发、邵逸夫、比尔·盖茨,这些富豪们正是因为懂得感恩,所以才会选择裸捐。所有人都在苛求财富,他们却选择把财富还给公益、感恩大众。他们从不认为自己占有了财富,反而谦卑地面对世界。他们内心没有贪婪郁结,反而活得简单通透。《黄帝内经》有言:“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者,“德全而不危。”索求无度,不懂感恩的人已经丧失了德行,迟早要遭受祸患。- 3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善良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道:“夫养性者,性自为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径也。”保持善良,百病不侵,才是养生的大道。李嘉诚退休之后,醉心公益,出入各个公益组织,为人们带去温暖和快乐。他有时候要工作到凌晨,甚至比退休之前还要忙。家人看不下去,希望他能爱惜自己的身体,但是他却越忙越精神。他说:一个人最要紧的是内心的快乐,物质的富足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内心的快乐和富足。现代医学也认为:快乐的精神状态可以让人的免疫力大幅提高,增强抗病能力,利于治病防病。有一个仁慈善良的心,能让人收获快乐,它让人长寿,是健康的源泉。孙思邈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一个人不讲究品德修养,即便服用灵丹琼浆,也无法延年益寿。最好的养生,是养心,养一颗慈悲的心。心怀慈悲之人,以爱待人,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故能长寿。图文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淡云风轻
2020年05月23日
疫情已经持续有一段时间了,短时间内,好像还没有解除的迹象和趋势,减少出行是多数可以宅在家里的人的唯一选择。只是宅在家里,空间相对微小,苦了那些喜爱锻炼的朋友们,如何能够足不出户又不影响锻炼身体呢?今天,为您推荐一种节省空间、没噪音、节奏舒缓、不怕刮风下雨且不受年龄性别限制的全身运动方式——磕头。磕头是旧时礼节,跪在地上两手扶地,头挨地。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与医学相结合的正确磕头方式,还是一种不耗费体力但效果明显的减肥束身、拉筋活血、疏通经络、灵活关节、安定内心的运动方式。现代人生活节奏太紧张,身体就会逐渐变得僵硬,身体僵硬的人,说明性格也是僵硬死板不柔和的,没有亲和力。而磕头是身、心、灵一起活动,可以消除身心的疲劳,清除内心的尘埃,逐渐的让身意变得柔软头脑更灵活。磕头最好的效果,是打通任督二脉,中等的能改变一个人的脾气秉性,最起码也能锻炼身体。打通了任督二脉,大智慧自然就开了。 磕头能减肥,特别是减小肚腩,这是最基本的运动效果。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磕头的对象更多的是对佛菩萨,其真正意义就是修平等心,消除傲慢的习气。以我们最尊贵的头顶礼佛最卑下的足,称作「接足礼」。我们对佛会行接足礼,对一般人不会,但是,可以通过拜佛转变性格实现人际关系的改善,换言之,我们从早到晚见一切人、一切物,就像对佛一样谦虚、尊重,以尊重佛的心去尊重身边的一切人,这才能和谐人际关系,会当领导,也会做下属,积聚人脉,为事业人生创造条件。拜佛是暂时放下一切外境,全身心放松,念头专注专一,体会动中的安定,如旋转的车轮轮动而轴心不动,轴心是一心,且是空的,空心无著不动摇,锻炼自己在动中学会镇定不乱,轻松自在,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有不曾预料的效果。配以心中念佛,则可收束散乱之心,念头专注,就能洗涤心灵,开发智慧。拜佛是高层次的觉照能力,最高妙的享受和娱乐,可以治疗疾病。拜佛的动作与步骤:1、佛者“觉”也,拜佛是觉性之开发,非盲目崇拜,亦非惯性动作。不知不觉被原来习惯性动作拖着走。始终收摄眼神,观照自己—观自在,视力集中于中线。须知道自己正在作什么,犹如顶上有佛在观自己。2、立如松,正而松,两脚以前八后二站立,顶天立地—立如松。以足跟支力,深吸气,全身放松。以足跟支力,深吸气,全身放松,检查足趾要完全放松。头如悬钟,空灵端正,耳对肩中。后颈贴衣领,收下巴、颈椎—胸椎对直,由足跟中点—脊柱—顶门上,彷佛一线拉直。下颌关节放松,勿咬牙切齿,舌、软腭、咽喉,都要放松柔软。舌尖顶于上腭。舌根上空,如含一团空气。如此,唾液腺之开口通畅,鼻中—咽喉气道亦通畅,松则气脉通,顶上清凉,易保持正念,不昏不散。3、合掌摄心,双手合掌当胸肩臂放松,拇指根在二乳尖中点。手勿压迫胸,约离一公分,自己观照检查,五指并拢端正向上。小指很不易合好,须用心观照,心散,则小指开。手虽端正,而很松柔勿紧张,有如左手贴右手休息,右手贴左手休息。深吸气,肩放松,腋下留些空间腋勿夹紧。保持端正放松,吸气充满状态。收摄眼神,观两手合缝中线,进观后鼻孔中道之气息。4、俯首反观,柔软垂头敬礼,头如成熟稻穗低垂,至下巴贴胸,颈放松完全不用力。开始若不能做到,即是颈肌长期僵紧缩短,只要放松,多练几次,有如瞌睡般,头自然松落,完全不着力的动作,就可放松拉长颈肌,仍收摄眼神,反观自己,拜佛是修习,动中定在动作中,眼前“境”虽变动始终都摄眼神于中。5、躬身脊椎向后拱〔谦退〕注意:并非向前弯腰,重心偏于趾,而是向心躬身,重心保在跟,立定脚跟,趾松灵,不载力,垂头,观照中心线,观照自己如何动作。有如要看自己足跟般之动作。如仰卧起坐之用力方式,令心口、腹、腿、膝一起退后,使脊椎向后拱起。腹、脐可退一尺,而手臂松不动。6、松肩放下,保持垂头,躬身。合掌之手,对准跟中下垂,掌仍合好,沿中线用些向下伸之拉力可把双肩拉下,拉开,消除平日肩背紧张之障碍。手下垂对准足跟中点,尚可作为指标来检查,身是否已充分后退。以下7.8.之连续动作是手触地跪前,瞬间之过渡动作。虽很快就过约三秒,但对保持重心不动,及开发足跟—丹田之力很重要,故不可草率忽过,须明白观照。7、曲膝—躬身而降恭敬而柔软,持续以上俯首—躬身—垂手。保持小腿垂直而曲膝,直到手触地,彷佛后有椅子,而小腿贴靠椅脚,向后坐下般。眼神专注中线二跟中点,脐沿此中线,直下趋向跟中直到手能触地,柔软分手在小腿旁,手心转向后方便按地。初学者难免蹲时小腿向前斜,请参考后面之练习法。注:因前躬身动作时,腿和膝已曾向后退,故接着屈膝时,小腿尚能垂直,而不致斜向前。若小腿直:重心在跟—自然物理重心屈膝时,不耗力于平衡,腿不酸,可松。屈膝时若小腿斜:重心偏前,则非自然物理重心,须耗力于平衡,紧张,腿酸。  8、按地跪下〔谦恭到底〕至双手指尖触地,可以手作支点时,足跟才离地,以膝着地,跪下,跪之瞬间—脚底和脚趾间的关节会充分拉开,每只脚趾之筋都拉到,运动到了。手按地之恰当位置,是让膝跪下时,正好指尖齐膝,两膝分开些约开5公分,不必太开,以免趴下时脊椎塌下,膝一到地,手即放松柔软,不白费力僵持,始终保持单一重心。9、跪坐放松〔狂心歇息〕坐下—足底向上呈“V”字,二大指轻轻相接触,而不相压,坐在二足跟之内侧,跪着坐定,以体重压开二足跟,可拉开踝关节,刺激淋巴反射点,此时重心仍在跟中点。10、伸手迎佛〔背尘合觉〕坐定、重心在后跟中,身放松,保持垂首勿抬头。双手柔软,向前方中央伸直如“八”字,双手指尖贴地滑行。手虽伸直而松柔,不僵硬,但有拉开二肩之拉力。此时是小腹向地面贴近,上身松柔,力在丹田。11、五体投地(深投觉地〕坐定“跪姿”保持重心在后脚跟中,以中指尖为支点,按地。两肘向外前方撑开,顺便贴地,肘对齐耳孔。二肩拉开肩背平勿耸肩局促,腋下拉开放大心量,加大肺活量,指、掌、完全平贴于地“平等心”。撑开肘之同时,上身也趴下,“印堂”向下方贴地。不必太向前趴,向下即可,使脊椎向上拱起。如此方可作彻底深呼吸,太向前趴,腰背肌肉会紧张,而迫使腰脊向腹部塌入,造成呼吸、及血流神经之压迫和障碍,此姿势顶门、脐、跟中约呈一直线。12、翻掌接佛〔转凡成圣〕先轻轻半握拳由小指带动,在将手掌翻转向上,如莲花开,如掏心供佛。此表决志转变自己,向佛学。翻掌时,尽量翻平,使掌心平面向上,勿倾斜,但勿僵持使力,须立刻放松,使手指如莲花瓣轻柔,以此“莲手”承接佛足。双手约于头前拳处,双手中指约距4寸,手指虽松,而须整齐柔软。13、与佛会心(生佛交彻)翻掌接佛时,观想佛立于我莲手上接受礼拜,此时与佛会心一笑。佛放光照我,佛光由顶门直入,充满全身心,此时全身放松,微笑自然彻底深呼吸,由外可见,全身如充气般鼓起,甚至两腰胁部亦鼓起,此是肺充分膨胀之吸气。14、恢复跪坐〔欢喜信受〕接佛后亦先半握拳以小指带动领受佛力,再翻掌向下平贴地面“平等布施”,趁吸气之势,自然吸,非刻意吸。由顶上拉起,恢复跪坐,手亦收于膝旁指尖齐膝。由顶上拉起,如木偶之吊绳被拉起“被佛拉起”,全身松,不用力,并非靠腰背使力坐起来。15、跪翻脚掌〔欢喜起行〕以膝作支点,双手于膝旁稍扶而已,由顶上中线拉起,自然臀离坐,使脚能灵活翻转“V”变“八”,身放松才能灵活,肩、手勿沉重载力下按。翻法:二大趾向外点地“距8寸”,二足跟向内靠拢“距2寸”。目的是使站起时,脚之位置如最初站立之“前八后二”,如此才能立于原位。16、恢复立姿〔坚固不退〕趁着吸气之势,非刻意吸,是自然吸时,如木偶被拉一般,由顶上“中心线”拉起来,很松灵,瞬间就恢复立姿。起立完全不费腰肌之力,亦不是靠双手往下按地之力,而是顶上拉力,头始终在最高点,须用心体会此起身之要领—是如由顶上拉起般,心勿罣碍身体其它各部位。注意:不宜先抬臀部,后抬头,如此则腰很吃力,腰酸背痛。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拜佛深忌僵硬紧张或散乱堆随或急躁赶数目,眼睛不可大张开东张西望,也不可完全闭上,只睁开一分眼到三分眼能看见自己即可。自然呼吸,不可刻意憋气或猛吸,也不能按惯性拜佛。                                                                                                                             作者:冷艳锯
发布者:孝德童子园
2020年05月22日
孙思邈曾说“夜饭饱,损一日之寿”,就是说晚上吃撑一顿,就是在减损一日的寿命,故晚餐宜少食为养生之道。晚餐有“鬼食”之称,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乏道理,晚餐吃得不好,引起非常多的疾病,给身体埋下无数炸弹……01晚餐不宜太过丰盛“四高”都是吃出来的。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糖、高尿酸“平时要吃清淡点啊”“怎么和你说了还不忌点口”“你呀,都是吃出来的”。其实,得了这些病多是因为未完全消化或转化的物质。为什么现代人身体消化转化不了?一是吃的多了,二是脾胃功能弱了。脾胃功能的下降,则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节。《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说,大饱伤脾。就是这个道理。胃肠怕堵不怕饿饿一饿更健康曾有个糖尿病患者,当谈起饮食对于她疾病的影响的时候,她很肯定的说:我已经很注意了,早餐中餐都吃得很少,就晚餐吃饱一些。但她想错了,也吃错了。医师告诉她,人体晚上消化机能最差,阳气都收敛潜藏起来,吃的营养越丰富,越转化不了,剩下的就是垃圾,反而容易导致疾病。一日三餐中,晚餐要吃得最少,才是养生之道患者仍然担心地说,我身体虚,晚餐那顿一定要吃饱,马无夜草不肥。如果我晚上不吃饱,半夜都会饿醒。其实哪会呢?记住:我们的肠胃怕堵,不怕饿。半饥半饱,人身体轻快精神,吃得肚子鼓鼓,反而疲劳没劲。营养不是越多越好,恰到好处最妙。就好比耕田种地一样,肥料要淡淡的,稍微过浓一点,反而会把植物的根给烧掉。所以古人说“过犹不及”。我们吃饭,要宁留三分饥,也不十成饱啊!夜饭饱,损一日之寿后来,上面的那位糖尿病患者把晚餐减成半饱,结果最大的受益就是以前老容易心慌,把饭量减半后,心就不慌了。可见心慌未必尽是气血不足,对当代人来说,更多是饮食过度,胆胃不降,堵在中间造成的心慌。其实只要管住嘴,保持半饱状态,使六腑保持空灵,五脏没有压力,心也就不慌了。中医的经络理论中,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化食物的能量来源于心脏,小肠脉不通,会加重心脏的负担。所以对于心的功能不够强大的人来说,饮食非但不能大补特补,还要吃得少量,要注意节制,不能让小肠有壅滞阻塞。老人尤其是这样,老人多数心的功能有所降低,胃肠动力也不够,吃的过多,心与小肠都受损,不可不戒!很多老人都是在大饱后去世的,特别是晚餐吃饱吃撑,就在睡梦中不知不觉去了。孙思邈那句“夜饭饱,损一日之寿”,就是说晚上吃撑一顿,就是在减损一日的寿命,故晚餐宜少食为养生之道。现代烹饪注入“清、薄、淡、少”的特质“富贵病”也找上年轻人“四高”疾病已不是中老年人专利了,现在心脑血管、内分泌专科,见到越来越多的是年轻人。年轻人大部分朝九晚五,搏于工作,早餐中餐,草草了事,只有下班了,才有把晚餐搞得丰富点,晚上应酬也多,不醉不饱不归,有些人还有常年吃夜宵的习惯。年轻人的心胃功能好一些,所以对一时饱食没什么感觉,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时间长了,脾胃一伤,毛病都找上门,这跟现代饮食文化误区分不开。在此推荐李辛对食物的观点,供参考,食物可用厚、薄、清、浊几种特质划分,清、薄:大多数蔬菜,不油腻的烹调方法。在重视感官刺激的现代烹调习惯里,注入“清、薄、淡、少”的特质,避免“厚、浊、重、多、杂”的取向,这对健康更有益,尤其是晚餐,此时人体正缓慢关机,进入充电休整状态,少食简食对四体不勤的现代脑力劳动者而言,这是个合适的选择。饭吃七分饱,健康活到老民间和中医一直有“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的说法。这是真的吗?“饭吃七分饱”,从科学的角度看是十分正确的!很多长寿老人们的生活经验以及民间养生理念都涉及节制饮食、适可而止的‘七成饱’现象,很有意思。比如我的外婆今年 96 岁高龄,她每顿饭都控制量,绝不多吃。七分饱到底是怎样的感觉七分饱是一种因人而异的感觉,有点抽象不好衡量。专家认为,可以用下面这个方法来衡量七分饱:胃里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变慢,但习惯性地还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换话题转移注意力,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有一个标准需要牢记,那就是:如果吃饭时间相对规律、固定,这顿吃了七分饱,第二餐之前是不会提前饥饿的。也就是说,如果提前饿了,就意味着没吃到七分饱,可以适当再增加一点饭量。- END -文章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0年05月15日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一些人饮食变得很不规律,暴饮暴食、过度饮酒都很常见,慢慢的一些胃病开始找上你,出现胃病更加常见,在这期间,胃黏膜受损,带来的麻烦或许会更大。所以,保护好自己的胃是十分有必要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问题不妨借助饮食进行调节改善,生活中食物的种类有很多,吃适合身体保健的,或许能更好的帮助你保护好胃部,如果你把这些食物换着吃,可能会让胃病绕着你走,希望你别忽视,一起来看看吧!01   秋葵  对于胃不好的人来说,吃点秋葵,或是比较好的选择,更多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借助于吃秋葵,达到补肾的目的,其实,适当的吃点秋葵,还能够吸收其中的黏性物质,黏黏的物质,能够比较好的帮助你保护胃黏膜,避免胃黏膜出现损伤,对于改善胃部不适会更好。此外,吃秋葵,还能吸收果胶、糖蛋白等物质,对于缓解便秘也是比较好的。02  莲藕  胃黏膜受损的时候,还可以吃点莲藕,莲藕中的黏液物质也比较多,丰富的黏液物质,能够很好地帮助你修复胃黏膜出现的损伤。与此同时,莲藕还有很好的开胃清热的作用,帮助你很好的滋养、濡养胃部细胞,不断的修复你的胃黏膜。通过吃莲藕,能够很好的帮助你养胃、护胃,缓解胃部不适。03  山药  山药也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养胃食物,对于胃不好的人来说,吃点山药也是很好的选择,食用山药时,能够帮助你很好的吸收山药中的黏液成分,使得这些黏液成分,不断地修复你的胃部黏膜,促使胃部的消化能力、吸收能力变得更强。此外,软软的山药,还能很好的加强胃部的消化、吸收,对于养胃、护胃会更好,如果你胃部不适,不妨吃点山药进行滋补调节改善、远离胃病的困扰。04  猴头菇  对于胃部不适的人来说,还可以吃点猴头菇进行缓解身体不适,猴头菇作为十分常见的食材,深受大家的喜欢,其营养价值也非常丰富,通过吃猴头菇,能够达到很好的促进食物消化、增强食欲、修复胃黏膜的作用,对于胃肠功能出现的紊乱,也有比较好的缓解作用,例如,对于胃溃疡有比较好的缓解作用,希望你能通过吃点猴头菇,缓解胃部不适。05  扁豆  胃不好的人,通常脾脏也不太好,脾胃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为此,把脾脏护理好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吃点扁豆,能很好的滋养你的脾脏,脾脏健康的人,胃部自然也会更好,为此,通过吃扁豆护理胃部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说到养胃的食物,其实还有很多,例如,有些人会吃点小米粥养胃,有些人会吃点烤馒头养胃,这些看似很简单、很普通的食物,带来的滋补作用,远远的超乎你想象,如果你能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食用,想来是一件十分有利于身体保健的事情,希望你能这样吃。文章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 汀兰
2020年05月14日
中医有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意思是,脾胃负责转运吸收人体所需的营养,并散布到全身,称得上是推动全身血液循环的第一动力。脾胃如此重要,但很多人却不懂得照顾好它们。一到夏天吃冰激凌、喝冷饮、在外大快朵颐,享用各种油腻大餐,这岂不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伤害脾胃上?有人说了,我脾胃好着呢。那问你,最近是不是经常吃点东西就觉得撑?食欲很好,却只长膘不长气血?经常头昏,头重、乏力爱犯困?这些事实已经证明,你的脾胃有些虚弱。那该怎么养脾胃?大医生首推5种黄色食物。01黄色食物能养脾?能!中医认为,脾在五行中属土,而黄色在五行中同属土,两者刚好对应。因此,多吃点黄色食物,促进脾胃健康,可是一点也不假。02养脾胃的“黄金”食物吃这5个就对了1地瓜:补脾益气地瓜是黄色食物?很多人一口惊:你没跟我开玩笑吧?它明明是红色的。这都是真的!煮熟的地瓜,它的瓤是金黄色的,因此地瓜是地地道道的黄色食物家族中的一员。从中医来说,地瓜,味甘性温,有助益气力、补脾胃。此外,它还富含黏蛋白,这是一种多糖和蛋白质的混合物,能增强血管壁的弹性,避免人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不仅如此,地瓜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胃蠕动,通便排毒。但地瓜淀粉含量也很高,一天不能吃太多,否则会引起胃酸过多、烧心、胃肠道胀气等症状。建议每天吃150克—200克即可,如果是老人和小孩的话,建议100克左右。推荐食谱:地瓜粥1. 大米冲洗干净后倒入砂锅,加入清水,大火煮开后转最小火煮约半小时,其间不时用勺子搅拌一下以防粘底。 2. 把地瓜洗净去皮后切成块泡在水里防止氧化变黑,待大米煮到微熟时,放入地瓜搅拌均匀后盖上盖子,一起用小火煮约20分钟即可。健康功效: 生津止渴,降血压。2土豆:补气健脾中医认为,土豆味甘、性平,具有补气、健脾的功效。它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可以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此外,土豆所含的维生素是胡萝卜的2倍、大白菜的3倍、西红柿的4倍,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4倍,对于呵护皮肤、美白抗皱都有很好的效果。推荐食谱:家常土豆泥1.将土豆削皮洗净,放入水里煮半小时左右。差不多时用筷子试探,能轻松地戳到内部就说明可以了。2.把土豆捞出,沥干水,用工具把土豆搅碎。3.放入适量的椰奶,继续搅,直到搅匀成泥状,可以加入海带粒和胡萝卜粒等其他配料,这样开胃的土豆泥就做好了。健康功效:和胃健脾,老少皆宜。3南瓜:健胃消食南瓜中所含的果胶,可以保护胃肠道黏膜免受粗粮等粗糙食物的刺激。另外,南瓜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肠胃蠕动,是健胃消食的好帮手。不仅如此,它所含的胡萝卜素是瓜类中最高的。而从中医来说,南瓜性味甘、温平、无毒,可润肺补脾,更是补血佳品。平时手脚比较冰凉、易疲倦、贫血的朋友可以常吃。推荐食谱:蒸南瓜1、南瓜外皮清洗干净。2、切成四厘米左右的块。3、水开锅蒸10~15分钟即可。小贴士:当然如果觉得南瓜的味道太寡淡了,也可以加些蜜枣一起蒸,可以增加甜蜜的味道4黄豆:“绿色乳牛”1斤黄豆,其蛋白质含量相当于3斤鸡蛋,4斤牛奶,2斤瘦猪肉,可见其“植物肉”、“绿色乳牛”的美誉的确实至名归。而黄豆榨成豆浆对养脾胃也极有好处,在《延年秘录》中就有提到喝豆浆可“长肌肤,益颜色,填骨髓,加气力,补虚能食。”《本草纲目》中也记载:“豆浆利水下气,制诸风热,解诸毒”。中医理论认为,豆浆性平味甘,滋阴润燥。所以,早上来杯豆浆,比牛奶还好哦,既可提气色,还可美容养颜。推荐食谱:炖五香黄豆1.将黄豆去杂,用温水浸泡一天,淘洗干净。2.将姜切碎末。3.将炒锅置于旺火上,加入清水和黄豆,撇净浮沫,撒入八角、花椒、桂皮、姜末等配料。4. 用小火炖至熟烂,加入精盐烧至入味,淋上香油即可。健康功效:补钙、补铁5玉米:滋养脾胃玉米味甘,可以入脾胃,具有滋养脾胃、促进胃部食物消化的作用。此外,它还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富含纤维,还能利尿排毒,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有助淡斑美肤。剥了玉米,玉米须也别急着丢掉,用玉米须煮水还能排毒美容。可见在蔬菜界中,如果要评出性价比最高的“护肤品”,真是非玉米莫属了!推荐食谱:玉米莲藕煲用料:玉米、藕、冬瓜、花生、香菜、盐或酱油、白胡椒粉;1、蔬菜洗净后切成片。2、热锅下油,煸香玉米、冬瓜、莲藕、花生,加水和盐,用中火炖煮。3、滚开后,关火,加入糖、香菜和白胡椒粉调味。文章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 汀兰
2020年05月14日
夏天来了,想大口吃西瓜又怕肚子着凉拉稀,怎么办?用什么水果替代?当然有办法!我们推荐大家:吃黄瓜。推荐原因,不仅是因为黄瓜和西瓜同出一属(黄瓜几乎继承了西瓜所有的好处——含水量为各类蔬菜之最,还带有除热、利水、解毒的功效)更是因为黄瓜适用人群更广:肥胖人群、肝病患者(尤其是爱喝酒的肝病患者)、尿酸高的人群、想排毒养颜的人群、糖尿病人都可以吃。图片来源:Pixabay捡一把硬实、深绿色的黄瓜放入购物车,实际上意味着你已经购买了有益全身健康食材,相信您看完本文会每天都吃一根的!黄瓜作用简单而卓著早知道每天都来一根论黄瓜的秉性,黄瓜可生吃,可凉拌,还可用作主料或是辅料,用来烹制许许多多的美味佳肴,上可登堂入室,在各种宴席一展风采;下则随遇而安,在百姓的餐桌,关爱民生,没有一点儿架子。论黄瓜的作用,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黄瓜含有丰富的钾盐和一定数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糖类、蛋白质以及磷、铁等营养成分,关键是还能对肝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经常吃药的、应酬喝酒的,建议每天来一根啦,下面会有作用解释)黄瓜既是蔬中佳品,也是一味治病防病的中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黄瓜味甘、性凉,能清血除热,解毒消炎。”其肉、皮、秧、籽、根、藤、瓤、蒂、头均可入药。近些年,医学家们通过临床实践研究发现了几点药用效果:黄瓜藤具有明显的直接扩张血管、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可以用来泡水吃。黄瓜叶具有清热、化痰、利尿、除湿、滑肠、镇痛的作用,可以用来捣碎敷。黄瓜蒂(黄瓜巴儿)黄瓜蒂子中含有一种物质,叫“苦味素”。它是葡萄糖苷所形成的。虽然有点苦,但是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菌、化毒,抵御肿瘤的功效,可用来治疗慢性肝炎和迁延性肝炎,应酬多的朋友,建议每天一根,可以醒酒,保护肝脏预防酒精中毒哦! 这种苦味不仅能清热、燥湿、通便、清热泻火,它还是由其中所含的葫芦素C引起的,而葫芦素C是难得的排毒养颜物质。黄瓜汁能调节血压,预防心肌过度紧张,每天一杯黄瓜汁可以使神经系统镇静和强健,增强记忆力。黄瓜皮煎水服用,可以防止唇炎、口角炎,并且对牙龈损坏和牙周病的防治有一定功效,还能预防头发脱落和指甲裂损。除了上面这些药用效果,黄瓜更强大的保健功效也是数不尽:补充身体水分如果你忙得顾不上喝水,可吃一根清淡的黄瓜,水分占黄瓜的90%,可有效补充失去的水分。抗御体内外灼热食用黄瓜可缓解胃的灼热感,而将黄瓜敷在皮肤上则可缓解阳光造成的灼伤。补充日常所需维生素黄瓜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大部分维生素A、维生素E和维生素C,这可提升免疫系统,防止辐射危害,增加能量。将黄瓜和胡萝卜、菠菜一并食用,其效果更佳。排毒防便秘 清扫体内垃圾黄瓜中含有细纤维素,这种纤维素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加快体内废物的排出,增强新陈代谢,有利于“清扫”体内垃圾。辅助血糖、降低胆固醇,控制高血压黄瓜汁中含有一种胰腺细胞,它能够产生对糖尿病人有广为益处的胰岛素所需的荷尔蒙。科研人员发现黄瓜中的化合甾醇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黄瓜中所含的大量膳食纤维素、钾和镁可有效地调节血压。黄瓜对高、低血压者均有益。促进关节健康缓解关节炎和痛风的黄瓜是人体所需物质“硅”的优质来源,这一物质可增强联结组织,促进关节健康。将黄瓜、鱼和胡萝卜混合可降低尿酸,从而缓解痛风和关节炎引发的疼痛。让你的头发和指甲更光滑黄瓜里的神奇的光物质硅能让你的头发和指甲变得光滑强韧,黄瓜里的硅和硫都能帮助你长头发。保持肾脏健康黄瓜利尿,可降低体内的尿酸,从而保持肾脏的健康。三种吃法最营养什么样的黄瓜好吃,有人说看颜色,也算对,外行点。关键要顶端带花,黄色的小花;浑身还要带刺,有点扎手,这才新鲜,吃起来脆的。相较而言,生吃、凉拌、打汁这三种吃法,营养流失都相对较小。 1、洗净生吃生吃,黄瓜未经过加工,是所有吃法里各种营养、维生素保留最全的一种。在生吃之前,建议先将黄瓜用盐水浸泡15~2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不要削皮,因为主要营养都在皮上。2、切碎凉拌做凉菜的时候,尽可能地将黄瓜蒂切得碎一些,然后和黄瓜一起拌入菜中。3、打汁饮用将黄瓜和黄瓜蒂一起放入果汁机中打碎成黄瓜汁,每天饮用,美容效果更好。如果觉得口感不佳,可以试着加一些蜂蜜。夏天到了,冰西瓜对人体肠胃刺激极大,糖分也多,怎么办?用什么替代?建议中老年人改吃更加清爽、方便、营养的黄瓜!这么多好处,明天就开始吃一根吧!嘿嘿~~文章来源于:老年读本
发布者: 汀兰
2020年05月14日
自汉代以来,古人为每个时辰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夜半、鸡鸣、平旦......读起来口齿生香。夜半,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此时夜已深,千家万户早已经入眠。但在一千多年前,落榜的张继怎么也睡不着,寒山寺的钟声响起,重重地撞入他心坎里,撞出超越时空的永恒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如果你没有张继的诗情,还是早点入睡吧。夜半是一天中极阴的时候,宜入睡保养身体。“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凡在子时前入睡,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王安石《登飞来峰》里写道:“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鸡鸣之时,天色由暗渐明,万物由昏昏开始变得清明,曙光初现,雄鸡啼鸣不已。丑时肝经当令,《黄帝内经》载:“人卧则血归于肝”,此时应熟睡养肝,让肝血推陈出新,顺利排毒藏血。丑时未入睡,则面色青灰,情绪怠慢浮躁,易生肝病。平旦,即现在所说的黎明之时。太阳露出地平线,天刚蒙蒙亮,万物开始蠢蠢欲动,熬过了最黑的夜,终于迎来了光明与希望。中医认为:“寅时睡得熟,面红精气足”,此时肺经最旺,睡得越熟越好,这样才能保证气血平均分配。寅时睡得好的人面色都会红润有光泽,精神也特别饱满。日出,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照耀大地,万物生机勃勃。古人都是“日出而作”,古代朝廷这时也开始上班查点人数,称为“点卯”。“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此时宜披衣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清肠胃,排毒素,开始美好的一天。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的时间。辰时,相传也是古代神话中群龙行雨的时候。辰时胃经当令,“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在这段时间吃早餐最易消化,吸收也最好。宜吃温和养胃的早餐,如稀粥、鸡蛋、牛奶等,忌吃燥热的食物。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人们精神饱满地进入一天的工作。古人认为蛇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因而也称为“巳时”。巳时脾经当令,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食物在这个时候开始消化。“巳时脾经旺,造血身体壮”,此时宜活动一下身子,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肠胃消化,忌久坐不动。太阳已经运行到中天,阳光最猛烈,这时阳气达到极限。古时候,午时是集市交易的时间,“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午时心经当令,“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午时能小睡片刻,有助于养心,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日昳又名日跌。日晷,太阳过了中天偏斜向西边,人们从午睡的混沌中清醒过来,精神饱满地投入下午的工作。未时小肠经当令,“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此时宜多喝水、喝茶,有利于小肠排毒降火。古人一天只吃两顿饭,“晡时”是第二顿饭的进餐时间。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是为“申时”。申时膀胱经当令,“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此时宜运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一千多年前,杜甫也会在这时散步,他在《徐步》中写道:“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日入,夕阳西下,古人这时候停止劳作,回家休息。古人认为最美好的生活方式,便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酉时肾经当令,肾在酉时进入贮养精华的阶段。“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此时宜放松身心,忌大量喝水和剧烈运动。黄昏,夕阳沉没,万物朦胧,天地昏黄。这是一天中最美丽的时刻,青年男女常常在此时幽会,古诗云:“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戌时心包经当令,“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此时宜保持心情舒畅,可看书、听音乐、练太极......人定,是十二时辰的最末一个时辰,《孔雀东南飞》中有“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诗句。此时夜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入睡了。亥时三焦经当令,“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此时宜睡眠,让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温暖的睡梦中,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息,对身体和美容十分有益。一时有一时的生息,生生不息的时辰里,是祖先在指引着我们:顺天时而动,相地利而为。如此才能融人于天地之中,调和阴阳,过好每一个当下。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文章来源:茶的故事(ID:teastories)
发布者: 汀兰
2020年0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