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秋分顺时养生

10月01日
汀兰
关注

秋分顺时养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山医院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正如谢逸诗中所描述,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第16个节气,代表着夜渐长,昼渐短,气温逐渐下降,是自然界阳消阴长,气候由热转寒的过渡时期。中医认为天人合一,随着秋分渐近,人体的阳气也由疏泄向着收敛转变,呈现阳气减弱、阴气增强的趋势。我们应当顺应天时养生,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皆需遵守“秋冬养阴” 这一原则,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

 

起居养生


 

《黄帝内经 • 素问》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日常生活中应早睡早起,早睡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顺应阳气的舒张。天气渐冷,我们需要添衣暖足,随着昼夜温差的加大,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每晚可泡脚促进血液循环以驱寒排湿,提高免疫力。

 

饮食养生

 

燥为秋之主气,肺为娇脏,燥邪极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津,容易引起口鼻干燥,干咳等症状,在饮食上应“滋阴润燥”和“少辛增酸”。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可食味酸甘润的果蔬,同时补充充足的水分,可多吃清润的食物,如蜂蜜、莲藕、秋梨等。白色在中医五行中属金,入肺经,在秋燥的环境中,非常适合吃白色食物,如百合、山药、莲子及白萝卜等。

 


 

 

情志养生


 

 

中医认为“秋主肺”,“悲伤肺”。秋分过后,日照减少,萧瑟秋风、花木凋零,人容易产生忧郁伤感情绪,因此秋分时节应注意调整精神状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中医认为“常笑宣肺”,可多进行户外活动,培养个人兴趣爱好,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来调整保持心情愉悦。

 

 

中医保健


 

秋分时节因天气转凉容易诱发胃肠道及呼吸道疾病,若辅助以艾灸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温补阳气、驱除秋寒、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艾灸的方法是将点燃的艾条靠近穴位,距离皮肤约3—5厘米,使穴位感到温热,持续约15—20分钟即可,每周1—2次。下面为大家介绍两个简单易操作的穴位:

 

01.艾灸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一横指,是调理脾胃的重要穴位,对于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胃胀、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有显著的疗效。

 

02.艾灸膻中 

 

膻中穴位于胸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可以理气、调节肺功能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情绪低落、寒性体质或风寒束肺、胸闷、心慌等症状,艾灸膻中穴有显著效果。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