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关乎道德

原创
2020年11月13日
南溪
关注

当今国人就象大口吃肉那样大谈幸福是什么,却怎么也品尝不到幸福的美味,这一方面反映出人们的欲望值在增强,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人们的幸福感在下降,甚至感到了一种来自精神层面的前所末有的危机。实不知,这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根源,关乎道德。是我们自身道德水准的堕落,造成了今天的江河日下。探究起来,道德这杯水的清与浊,离不开孝道、仁爱、德行这三个元素的含量。


孝敬之道

人们有所不知,当一个人来到这世间,是贵是贱,亦或是福还是祸,除了受先天的命运支配外,还与后天的行为造作有关,而人的一切行为中,能否遵守孝敬之道则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能否得到改变,这是古往今来早已证得的为人之道。只是近百年来随着世人自我意识的日益膨胀,对这个做人的最基本概念模糊了。

2012年春节我在拜访12位朋友的父母时,发现只有1家儿女晚辈在大年三十给父母行了磕头之礼,其余11家的老人均表示这辈子从没有得到过儿女行此大礼,而多数儿女在本人提出欲行此礼的倡议下,竟然表现出很大的勉强和不适。本来过年给父母长辈磕头是我中华儿女传承几千年的文明之礼,如今竟然演变蜕落到了不知所措的地步,这原本父母所缔造的双膝竟然不愿为父母所跪,怎能不令人感到难堪?有趣的是,据本人所知,那位唯一得到儿女磕头的老人,虽然今年已经80高龄,但却耳聪目明,做为国内知名的作家,不但享受着离休待遇,而且儿女全部事业有成,四代家庭幸福美满;而另外那11个家庭,却都或多或少地显现出不同程度的缺憾和窘迫,或生活困难,或失业无职,或多患疾病,或家庭不和。这种显明的反差,很难说不与孝道有关。这似在告诉世人,行孝是家庭和谐幸福的源泉,正如《易经》中所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老话讲的“百善孝为先”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如今我豁然醒悟到,要寻找幸福,当以孝敬父母师长为第一要务。要从学习如何行孝开始。克尽孝道,有二点可鉴:一者,孝顺必须是长期的,不是一时的。父母以毕生岁月为我们辛苦奉献,我们应该尽量守护在父母身旁,即使不能终身膝下承欢,也应该长期供养,使无所缺;二者,孝顺必须是实质的,不是表面的,孝顺必须是全面的,不是局部的。当从饮食、衣服、起居、疾病、悦亲五方面做起。要解决父母实际需要,不仅在衣食住行上无虞匮乏,在生老病死上有所依靠,还要给予父母精神上的快乐、心理上的慰藉。而悦亲是养亲第一要诀,使父母常生欢喜心,可以增进他们的健康。在父母前万不可有愁容,更不可有怨言,这是孝顺父母应该有的最基本态度。

古人云,对父母以财物奉养,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悦,是为中孝;引导父母趋向正信善念,远离邪见烦恼,是为大孝;视天下一切男人为我父、一切女人为我母,才是无上的至孝。欲做到至孝,当先从小孝做起,然后本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使自己的孝心日日滋长,  变得越来越宽广,直至达到能孝敬天下所有的老人的崇高境界,此乃为人孝顺之道也。


仁爱之道

想获得别人的爱,首先自己要学会爱他人,而不是只爱自己和亲人。《弟子规》所言“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就是在告诉我们,人类共生在天地之间,本是一体,就应该互相友爱,用大爱之心去爱戴、理解、包容、关心、帮助一切人,包括自己的敌人。做到了这一点,你就能化解一切矛盾和冲突。 

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位上司,长期以来一直受其千方百计压制,横竖怎么干都不对,弄得人左右不是。对此,我一度非常想不通,不服气,内心充满了怨恨。后来认识到,即然改变不了对方,那还是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吧,从此在工作中要求自己虚心接受他的指责和刁难,学会去恭敬他、理解他、宽容他、原谅他,甚至经常主动关心他,与他交流思想,最终解开了彼此纠结了长达十多年的恩怨,直到最近他被调离,我们的关系已经恢复。

我知道,这是爱的力量化解了也许是宿世的恩冤。记得大圣人孟子有一句话:“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他的意思是,想做一名君子好人,获得众人的爱戴,得从存心上做起,心存仁义的人,能从心底欣然地去爱别人,希望别人好,不希望别人有灾祸。这种存心是把着眼点放在别人身上,而不是放在“我”身上,这是一种无条件的爱,是雷锋的大爱,是基督的神爱,是释迦的博爱,是孔子的仁爱。但是无论什么爱,都是发乎于爱人敬人的心,这才是君子所存的心。这种爱心不分亲近的、疏远的;尊贵的、低微的;聪明的、愚笨的;道德的、下流的,千千万万人都视为我们的同胞,都是和我们一样有生命,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哪一个不该爱他敬他呢?

爱是一种宽容,是“严以律已,宽以待人”。 是人与人交流、共存的保障,是人类共同的信念,因此,它应是公理。但是,爱也分大小高低,如果这种爱只停留在对待自己喜欢的亲人、情人身上,那充其量只是一种情爱。而真正的大爱,是建立在仁义之上的真爱,是发自内心的关爱他人,那么最基本的条件是平等待一切人 。所以,只要心中有了仁爱,再暴躁的人也会在爱的感召下变得柔情似水,百炼精钢都能化为绕指柔,可见仁爱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啊! 

只有仁爱才能把爱扩展到一切有生命的芸芸众生,这种爱不但能包容全人类,还包括善待一切动物,甚至还包括自然环境中的植物、山川大地等一切无情的物质。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虔诚般的尊重,不是表演,不是敷衍,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所以,佛陀又把这种爱誉为慈悲。

总之,仁爱是人所追求的最纯粹最高尚的境界。是平等之心的真实流露,有了这种以奉献自己为快乐的大爱,人就从此告别了痛苦,自然会获得幸福的人生。


崇德之道

中国人崇尚仁德,所以人们常常把那些行为不端、为人不实的人斥为缺德,而对那些谦虚、礼让、守信、有仁爱之心的人誉为贤德。如此,如果一个人的德行高尚,那他就是一个可造就之人,也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幸福的人生。

有一位曾经的同事,只是高中毕业,没有什么技能特长,看似无有过人之处,但却为人热忱、谦和、礼貌,非常有人缘。不想十年后再见到此人,只有30多岁的他竟然已经官升至街道委员会一级政府的书记。在官场,这种年轻升官的现象其实并不为怪,只是引起我感叹的是,据我所知,这个人即没有什么社会背景,学历又很低,这种条件一般不具备升迁的可能,而他却能剑走偏峰,官运横通,这只能从他为人谦和的德行方面找到依据。

我们古圣先贤把能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的规则去做事的称之为德。反映在人伦上,则指人的本性和品德。儒家把德的内含范围诠释为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并以八德为做人的规范,其中的男子八德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女子八德是:孝、顺、和、睦、慈、良、贞、静,以此代代相传,奠定做人的基础。孔子当年之所以念念不忘“克己复礼”,就是因为以德为核心的西周之礼是兴国之本,至今,我们还把“厚德载物”这句话做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遗产,高悬在教育圣殿之上,足见以德行为人是一个社会不可缺失的基石。

一个人的品德是无法伪造的,也无法像衣服一样随兴地穿上或脱下。就像木头的纹路源自树木的中心,美好品德的成长与发育也需要从内心去滋养。我们把这种培养过程称为立德。德在心里而行诸于外的就称为“德相”,譬如走路、行仪等都可表现出一个人的“德相”来。德也因此成为对自我的教育,是内心的梳理。有德的人,一定是不伤害、不妨碍社会和他人,且常怀一腔恻隐之心的人,所谓积德正是积累这样一片恻隐心。这样的人一定是个充满仁爱之心的善良人。

人只要具备了这样一种高尚品德,就能约束一切不善的行为,就能保持谦虚不骄傲,当然也就会获得福德,从而求得吉祥,诸事顺利。   

(作者:刘卫)


【作者简介】 刘卫(网名法卫,号法卫居士),抚顺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家协会会员,抚顺市国学交流协会理事。作为一名传统文化爱好者,多年来从事传统文化事业旳宣传和研究,通过学习践行《弟子规》,先后编写出版了《绿色之旅》、《幸福人生之钥》、忏悔录《我错了》,为抚顺市传统文化学校主编了《太阳升起的地方》一书,特别是近年来对堕胎現象的深入研究与思考,编写出版了一部系统论述堕胎真相的科普书《生命之痛》。志在借文学之笔修正"我见",弘传圣贤教育。

特别声明:

本文为人文传媒网平台“人文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人文号”立场无关,“人文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人文传媒网。

联系邮箱:www_rwcmw@163.com

评论

    0/50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未上传收款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举报此人

举报此人